论语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

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

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勿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

其亲,非惑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

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

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第十三

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

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矣。”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

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

用稼?”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

奚以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

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

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

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

丧邦乎?”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

大事不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

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

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

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

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