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之七·孔子世家》
分类: txts3
                    死前的叮嘱,至死,他的心里对颜征在母子都充满了愧疚。
颜征在哭了,哭得很伤心,自己的男人死了,而自己的儿子永远不会见到父亲了。她没有去孔家,也没有参加叔梁纥的葬礼,只是在叔梁纥下葬之后,偷偷地去墓上祭祀了自己的男人。
孔家,对颜征在来说,已经不复存在。
【孔丘上学】
时光荏苒,很快,孔丘八岁了。
按照周礼,士以上级别的孩子享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内容就是六艺一一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又分为小艺和大艺,书、数为小艺,属于基础教育;礼、乐、射、御为大艺,是用来报效国家的。士以上的阶层,到了八岁就要开始学习小艺,也就是书数两艺。
按《大戴礼记·保傅篇》,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因此,孔丘八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公立学校,学习小艺。公立学校学费免费,住宿免费,但是吃饭不免费,必须家里定期送粮食到学校。
那么,孔丘作为士的身份怎样确定?叔梁纥生前为他注册了士籍。因此,孔丘是名正言顺的士。
孔丘上学在颜氏家族引发轰动,就像如今穷山沟出了一个大学生一般。颜征在很有面子,颜征在的爹娘也都很有面子。
孔丘却没有觉得有面子,因为学校里的同学一个个都比他家富有,很多人上学是坐车来的,有的人还随身带着奴仆,住的条件也远远好于孔丘。孔丘吃得最差、穿得最差,同学们瞧不起他,连老师也懒得理睬他。
攀比成风,孔丘极度自卑。
极度自卑,孔丘成绩极差。
上学不到一个月,孔丘就几乎要崩溃了,于是他请了假回家。
“丘,在学校还好吗?”看见儿子回来,颜征在十分高兴,将儿子揽到怀里,摸着他的头,轻轻地问。
“娘,我不想上学了。”孔丘在娘的怀里说,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什么?”颜征在吃了一惊,她抓住孔丘的两个肩膀,将他从自己的怀里推到了眼前,两眼狠狠地瞪着他:“你再说一遍。”
孔丘有些害怕,他从来没有见娘这样生气过,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惹恼了娘,犹豫了一下,他又说了一遍:“娘,我不想上学了。”
“啪!”一个耳光打了过来,孔丘就觉得脸上热辣辣地痛。
为什么?为什么娘要打我?孔丘愣住了。
“你,你太让娘失望了。”颜征在恶狠狠地说,她的眼睛似乎要冒出火来,“你知不知道你姓什么?你姓孔。你是贵族,你是士。你跟外面的那些野孩子不一样,你能上学,他们不能。他们一辈子就要过这样下贱的生活,像狗一样活着。你不一样,你还有机会成为大夫,你还有机会富贵,你还有机会光宗耀祖。为了你,娘起早贪黑,从来不让你做那些低贱的事情,因为你比娘高贵。娘以为今后能跟着你享福,能跟着你过上贵族的生活,能有车坐有肉吃。可是,你竟然说你不想上学了,你,你,你不配是孔家的儿子。”
孔丘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他明白娘的意思,娘想要自己过上好日子,娘也想跟自己过好日子。可是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好好上学。
“我要让娘过上好日子。”孔丘这样想,他爱自己的娘。
“娘,我错了,我要好好学习。”孔丘说,说着,扑进了娘的怀里。
“孩子……”颜征在说不出话来,因为她哭了。
在娘的怀里,孔丘也哭了。
那天晚上,颜征在把叔梁纥的故事,把叔梁纥祖先的故事都讲给了孔丘听。
“孩子,不要辜负了你的姓啊,不要玷污了你爹的名声啊。”颜征在哭着说。
“娘,我知道了。”孔丘也哭着说。
从那之后,孔丘开始认真学习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端正了学习态度。孔丘天资聪明,学习又很努力,经常向老师提问。渐渐地,孔丘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
可是,好景不长。家里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姥爷和姥姥先后去世,娘到处给人做工,养活孔丘。家里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娘每次送粮食去学校,都显得很憔悴。
终于,孔丘决定放弃学业,他要帮衬母亲一同撑持这个家。
“唉。”颜征在叹了一口气,她知道靠她自己是无法供得起孔丘上学的,她觉得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叔梁纥,更对不起孔家这个高贵的姓氏。可是,她实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忍痛同意了孔丘放弃学业的想法。
孔丘从学校搬回了家。
风遗尘整理校对。
【孔子的第一份职业】
从那之后,小小的孔丘就跟在娘的身边,帮着娘一起干活。
再大一点之后,孔丘跟着街坊邻居们在外面打零工,摆地摊、扫大街等等都干过。还好,那时候还没有城管。
就这样,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苦苦生存。孔丘彻底放弃了学业,颜征在也只能认命,对这个儿子不再抱有任何期望。
孔丘家有个邻居专门从事“助祭”、“助丧”的营生,就是从事各种祭祀丧葬活动,当然只是充当下手,譬如打扫卫生、抬棺材、帮人哭丧这一类的活计。这一类的活除了看上去不太有面子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可取之处。第一,这不需要太多的技能,很容易上手;第二,这样的活挣钱比较容易,毕竟祭祀丧葬都是大事,事主出手会比较大方;第三,这个行当没有旺季淡季,因为人总是要死的;第四,参加这类活动,基本上都是管饭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孔丘跟着这个邻居参加了一次助祭,结果不仅得到了报酬,而且有好吃好喝。
“哇噻,这个生意好啊。”孔
                
                
                
                    颜征在哭了,哭得很伤心,自己的男人死了,而自己的儿子永远不会见到父亲了。她没有去孔家,也没有参加叔梁纥的葬礼,只是在叔梁纥下葬之后,偷偷地去墓上祭祀了自己的男人。
孔家,对颜征在来说,已经不复存在。
【孔丘上学】
时光荏苒,很快,孔丘八岁了。
按照周礼,士以上级别的孩子享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内容就是六艺一一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又分为小艺和大艺,书、数为小艺,属于基础教育;礼、乐、射、御为大艺,是用来报效国家的。士以上的阶层,到了八岁就要开始学习小艺,也就是书数两艺。
按《大戴礼记·保傅篇》,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因此,孔丘八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公立学校,学习小艺。公立学校学费免费,住宿免费,但是吃饭不免费,必须家里定期送粮食到学校。
那么,孔丘作为士的身份怎样确定?叔梁纥生前为他注册了士籍。因此,孔丘是名正言顺的士。
孔丘上学在颜氏家族引发轰动,就像如今穷山沟出了一个大学生一般。颜征在很有面子,颜征在的爹娘也都很有面子。
孔丘却没有觉得有面子,因为学校里的同学一个个都比他家富有,很多人上学是坐车来的,有的人还随身带着奴仆,住的条件也远远好于孔丘。孔丘吃得最差、穿得最差,同学们瞧不起他,连老师也懒得理睬他。
攀比成风,孔丘极度自卑。
极度自卑,孔丘成绩极差。
上学不到一个月,孔丘就几乎要崩溃了,于是他请了假回家。
“丘,在学校还好吗?”看见儿子回来,颜征在十分高兴,将儿子揽到怀里,摸着他的头,轻轻地问。
“娘,我不想上学了。”孔丘在娘的怀里说,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什么?”颜征在吃了一惊,她抓住孔丘的两个肩膀,将他从自己的怀里推到了眼前,两眼狠狠地瞪着他:“你再说一遍。”
孔丘有些害怕,他从来没有见娘这样生气过,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惹恼了娘,犹豫了一下,他又说了一遍:“娘,我不想上学了。”
“啪!”一个耳光打了过来,孔丘就觉得脸上热辣辣地痛。
为什么?为什么娘要打我?孔丘愣住了。
“你,你太让娘失望了。”颜征在恶狠狠地说,她的眼睛似乎要冒出火来,“你知不知道你姓什么?你姓孔。你是贵族,你是士。你跟外面的那些野孩子不一样,你能上学,他们不能。他们一辈子就要过这样下贱的生活,像狗一样活着。你不一样,你还有机会成为大夫,你还有机会富贵,你还有机会光宗耀祖。为了你,娘起早贪黑,从来不让你做那些低贱的事情,因为你比娘高贵。娘以为今后能跟着你享福,能跟着你过上贵族的生活,能有车坐有肉吃。可是,你竟然说你不想上学了,你,你,你不配是孔家的儿子。”
孔丘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他明白娘的意思,娘想要自己过上好日子,娘也想跟自己过好日子。可是要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好好上学。
“我要让娘过上好日子。”孔丘这样想,他爱自己的娘。
“娘,我错了,我要好好学习。”孔丘说,说着,扑进了娘的怀里。
“孩子……”颜征在说不出话来,因为她哭了。
在娘的怀里,孔丘也哭了。
那天晚上,颜征在把叔梁纥的故事,把叔梁纥祖先的故事都讲给了孔丘听。
“孩子,不要辜负了你的姓啊,不要玷污了你爹的名声啊。”颜征在哭着说。
“娘,我知道了。”孔丘也哭着说。
从那之后,孔丘开始认真学习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端正了学习态度。孔丘天资聪明,学习又很努力,经常向老师提问。渐渐地,孔丘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
可是,好景不长。家里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姥爷和姥姥先后去世,娘到处给人做工,养活孔丘。家里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娘每次送粮食去学校,都显得很憔悴。
终于,孔丘决定放弃学业,他要帮衬母亲一同撑持这个家。
“唉。”颜征在叹了一口气,她知道靠她自己是无法供得起孔丘上学的,她觉得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叔梁纥,更对不起孔家这个高贵的姓氏。可是,她实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忍痛同意了孔丘放弃学业的想法。
孔丘从学校搬回了家。
风遗尘整理校对。
【孔子的第一份职业】
从那之后,小小的孔丘就跟在娘的身边,帮着娘一起干活。
再大一点之后,孔丘跟着街坊邻居们在外面打零工,摆地摊、扫大街等等都干过。还好,那时候还没有城管。
就这样,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苦苦生存。孔丘彻底放弃了学业,颜征在也只能认命,对这个儿子不再抱有任何期望。
孔丘家有个邻居专门从事“助祭”、“助丧”的营生,就是从事各种祭祀丧葬活动,当然只是充当下手,譬如打扫卫生、抬棺材、帮人哭丧这一类的活计。这一类的活除了看上去不太有面子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可取之处。第一,这不需要太多的技能,很容易上手;第二,这样的活挣钱比较容易,毕竟祭祀丧葬都是大事,事主出手会比较大方;第三,这个行当没有旺季淡季,因为人总是要死的;第四,参加这类活动,基本上都是管饭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孔丘跟着这个邻居参加了一次助祭,结果不仅得到了报酬,而且有好吃好喝。
“哇噻,这个生意好啊。”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