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
分类: qsxs
发现素梅的妈妈,手拎着一个花布包裹,站在北面很高的土岭上。
“来了!”素梅一面答应着,把她手里拿着的,才削好的“箭”递给了赵匡胤。
“香哥!这是俺昨晚上给你做的。以后就再也不能给你做了!”说完回头向岭上跑去。
“箭”是用小柳枝截的条条,弓是用麻绳拉弯的竹竿。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武器就是他们威风八面,不可战胜的精神支柱。素梅手巧心细,削的箭又光又直,所以,夹马营这位“骑兵大元帅”用的箭,几乎都出自素梅之手。可是她现在要走了,她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这突然的事变,使他一下子愣住了。他站在那里,望着素梅远去的身影,那频频回头留恋的目光,却一动不动。
不知道什么时候,素梅和她妈妈的身影在山坳里消失了。赵匡胤这才如梦方醒。他撒开双腿,飞也似地跑上岭去。可是这时,只见山岭逶迤,草木莽莽,哪里还有半点踪影。他怔怔地看了一会,忽然憋足一口气,大声喊道:“素梅!将来我一定去看你!”接着,他把手中的箭,向前天空,向着素梅去的方向,一支接一支地射了出去!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又过去了十年。在瞬息万变、更迭频繁的五代时期,这十年又整整跨越了一个朝代,更换了三个皇帝。石敬瑭的后晋王朝,随着他儿子石重贵(出帝)被契丹从汴京掳去,算是翻过了最后一页。如今的汴梁,已经是后汉王朝的国都了。后汉皇帝刘知远登基以后,大封功臣,其中尤以宰相苏逢吉最为显赫。
这一天,高祖刘知远临朝。文武百官参拜已毕,当驾官传宣: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未落,就见宰相苏逢吉迈步出班,撩衣跪倒,口呼:“万岁,臣有本奏。”
高祖道:“爱卿何事?快快奏来。”
苏逢吉道:“万岁,昨日城隍庙大会,京城百姓齐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竟有狂徒,妖惑百姓。把城隍的泥马骑出庙门之外,惹得谣言四起,风雨满城,说什么‘泥马出庙,贵人来到’。使得许多庸夫俗妇,沿途下拜,通衢为之受阻。简直比当初迎接万岁圣驾进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高祖闻听一惊:“啊!有这等事?”
苏逢吉道:“臣不敢妄奏。”
高祖道:“那泥马果真跑到庙门之外?”
苏逢吉道:“确实如此。不过,城隍庙里不仅泥马可以行走,就是城隍老爷、小鬼、小判,均能坐、立、移动。”
高祖问其缘故。
苏逢吉道:“此乃按当年诸葛孔明先生的木牛流马仿制而成。庙中主持藉此可以多得香客布施。愚民哪知其中底细?然而,那狂徒不知怎晓个中机关,趁机作崇,蛊惑人心。百姓信以为真,而且越传越奇,如今已沸沸扬扬传遍全城了!”
高祖大怒道:“这一狂徒他是何人?就该缉拿问罪才是!”
苏逢吉道:“此人姓赵,名匡胤。乃是禁军飞捷指挥使赵弘殷将军的大公子。臣不便妄动。故而启奏圣裁。”
苏逢吉奏言刚毕,鹄立在殿侧武官班中的赵弘殷,早已吓得汗透朝服了。待高祖转向问他“可知此事”时,他急步出班向前,伏俯金阶,奏道:
“万岁,臣教子不严,罪在不赦。不过犬子骑泥马上街一事,臣至今确实还一无所知。”
高祖也相信他未必知道,就不再问他,转向苏逢吉道:“苏爱卿,此举依律,该当何罪?”
苏逢吉先瞥了赵弘殷一眼,用深沉的音调答道:“妖孽惑众,该明正典刑!”他故意把“典刑”两个字说得份量很重。
高祖向两班文武看了一眼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这时文武两班,你看我,我看你。一边是炙手可热的宰相,一边是战功赫赫的将军,谁也不肯先开口。稍一冷场,只见左班走出一人。此人姓杨名,原籍冠氏,就是如今的山东冠县人,官居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也是个宰相衔。只见他不慌不忙,上前奏道:
“万岁,赵匡胤戏骑泥马,实当治罪。不过,嬉戏不规,年轻幼稚通病;恶果所及,并非出自本心。事由弄假,无意成真。刑以法定,情以理循。依臣看来,还应从轻发落才是。”
苏逢吉素与杨意见不合,今见他出来替赵匡胤辩护开脱,忙奏道:
“万岁,杨大人之言差矣!赵匡胤年已及壮,何谓幼稚?恶果既成,安非本心?事虽弄假,势已成真。怪异不经,积久难扼。决今怪乱于一人,绝后狂恶之妄举。依法量刑,理当严惩不贷!”
杨一看苏逢吉,就知道他今天是非把赵匡胤置于死地不行,心中暗想,待我把你的好儿子也拉出来吧!于是微微一笑道:
“苏大人,既然量刑依法,何谓严惩不贷?”
苏逢吉道:“恶大罪重,从严量刑!”
杨道:“泥马闹会,难道比驽马闯街,冲毁大人的仪仗,撞翻大人的肩舆,十里天街,一片混乱,沿街百姓,伤残多人的罪还大么?”
苏逢吉道:“这怎能混为一谈?”
杨道:“本来就是一样的么!”
苏逢吉道:“一个是驽马失控,一个是妖孽惑众,这怎能一样?”
杨道:“一样,一样!只不过,泥马是赵将军的儿子赵匡胤骑出庙门的;那驽马却是苏大人您的儿
“来了!”素梅一面答应着,把她手里拿着的,才削好的“箭”递给了赵匡胤。
“香哥!这是俺昨晚上给你做的。以后就再也不能给你做了!”说完回头向岭上跑去。
“箭”是用小柳枝截的条条,弓是用麻绳拉弯的竹竿。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武器就是他们威风八面,不可战胜的精神支柱。素梅手巧心细,削的箭又光又直,所以,夹马营这位“骑兵大元帅”用的箭,几乎都出自素梅之手。可是她现在要走了,她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这突然的事变,使他一下子愣住了。他站在那里,望着素梅远去的身影,那频频回头留恋的目光,却一动不动。
不知道什么时候,素梅和她妈妈的身影在山坳里消失了。赵匡胤这才如梦方醒。他撒开双腿,飞也似地跑上岭去。可是这时,只见山岭逶迤,草木莽莽,哪里还有半点踪影。他怔怔地看了一会,忽然憋足一口气,大声喊道:“素梅!将来我一定去看你!”接着,他把手中的箭,向前天空,向着素梅去的方向,一支接一支地射了出去!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又过去了十年。在瞬息万变、更迭频繁的五代时期,这十年又整整跨越了一个朝代,更换了三个皇帝。石敬瑭的后晋王朝,随着他儿子石重贵(出帝)被契丹从汴京掳去,算是翻过了最后一页。如今的汴梁,已经是后汉王朝的国都了。后汉皇帝刘知远登基以后,大封功臣,其中尤以宰相苏逢吉最为显赫。
这一天,高祖刘知远临朝。文武百官参拜已毕,当驾官传宣: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未落,就见宰相苏逢吉迈步出班,撩衣跪倒,口呼:“万岁,臣有本奏。”
高祖道:“爱卿何事?快快奏来。”
苏逢吉道:“万岁,昨日城隍庙大会,京城百姓齐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竟有狂徒,妖惑百姓。把城隍的泥马骑出庙门之外,惹得谣言四起,风雨满城,说什么‘泥马出庙,贵人来到’。使得许多庸夫俗妇,沿途下拜,通衢为之受阻。简直比当初迎接万岁圣驾进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高祖闻听一惊:“啊!有这等事?”
苏逢吉道:“臣不敢妄奏。”
高祖道:“那泥马果真跑到庙门之外?”
苏逢吉道:“确实如此。不过,城隍庙里不仅泥马可以行走,就是城隍老爷、小鬼、小判,均能坐、立、移动。”
高祖问其缘故。
苏逢吉道:“此乃按当年诸葛孔明先生的木牛流马仿制而成。庙中主持藉此可以多得香客布施。愚民哪知其中底细?然而,那狂徒不知怎晓个中机关,趁机作崇,蛊惑人心。百姓信以为真,而且越传越奇,如今已沸沸扬扬传遍全城了!”
高祖大怒道:“这一狂徒他是何人?就该缉拿问罪才是!”
苏逢吉道:“此人姓赵,名匡胤。乃是禁军飞捷指挥使赵弘殷将军的大公子。臣不便妄动。故而启奏圣裁。”
苏逢吉奏言刚毕,鹄立在殿侧武官班中的赵弘殷,早已吓得汗透朝服了。待高祖转向问他“可知此事”时,他急步出班向前,伏俯金阶,奏道:
“万岁,臣教子不严,罪在不赦。不过犬子骑泥马上街一事,臣至今确实还一无所知。”
高祖也相信他未必知道,就不再问他,转向苏逢吉道:“苏爱卿,此举依律,该当何罪?”
苏逢吉先瞥了赵弘殷一眼,用深沉的音调答道:“妖孽惑众,该明正典刑!”他故意把“典刑”两个字说得份量很重。
高祖向两班文武看了一眼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这时文武两班,你看我,我看你。一边是炙手可热的宰相,一边是战功赫赫的将军,谁也不肯先开口。稍一冷场,只见左班走出一人。此人姓杨名,原籍冠氏,就是如今的山东冠县人,官居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也是个宰相衔。只见他不慌不忙,上前奏道:
“万岁,赵匡胤戏骑泥马,实当治罪。不过,嬉戏不规,年轻幼稚通病;恶果所及,并非出自本心。事由弄假,无意成真。刑以法定,情以理循。依臣看来,还应从轻发落才是。”
苏逢吉素与杨意见不合,今见他出来替赵匡胤辩护开脱,忙奏道:
“万岁,杨大人之言差矣!赵匡胤年已及壮,何谓幼稚?恶果既成,安非本心?事虽弄假,势已成真。怪异不经,积久难扼。决今怪乱于一人,绝后狂恶之妄举。依法量刑,理当严惩不贷!”
杨一看苏逢吉,就知道他今天是非把赵匡胤置于死地不行,心中暗想,待我把你的好儿子也拉出来吧!于是微微一笑道:
“苏大人,既然量刑依法,何谓严惩不贷?”
苏逢吉道:“恶大罪重,从严量刑!”
杨道:“泥马闹会,难道比驽马闯街,冲毁大人的仪仗,撞翻大人的肩舆,十里天街,一片混乱,沿街百姓,伤残多人的罪还大么?”
苏逢吉道:“这怎能混为一谈?”
杨道:“本来就是一样的么!”
苏逢吉道:“一个是驽马失控,一个是妖孽惑众,这怎能一样?”
杨道:“一样,一样!只不过,泥马是赵将军的儿子赵匡胤骑出庙门的;那驽马却是苏大人您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