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刘建网低头看了看表,听着有些人撕第二张纸的声音,无奈摇了摇头,没人让他们画电路图,就算画了刘建网也看不懂,搞技术的人,毕竟是有些迂腐与钻牛角尖。

他不禁又望向了刚刚特别关注的张逸夫,这小子倒正好相反,最晚下笔,最早停笔,也不知道是肚子里没水儿还是一下参透了考核的目的,一会儿可得好好看看他的卷子。

整五分钟的时候,刘建网不再顾及那些埋头苦写的同学,朗然道:“好的,没写完也没关系,这不是考试,只是稍微了解一下大家。”

话罢,他直接提出了下一个问题:“请听好第二个问题――假设一个城市面临缺电的问题,请提出解决方案,并简述理由与优劣。”

大家的思维还未跳出发电基础的框子,第二个问题已经迎面而来。与第一个问题不同的是,第二个问题课本里好像根本没有,与其说是专业题,倒不如说是常识题,管理题。这个问题也许你一天课没上都可以答出来,相反,你天天玩命学习也有可能答得很一般。

有些人很快提笔,有些人则陷入迷茫之中。

表面上看,张逸夫好像也是迷茫众之中的一员,但他其实是在思考更多的东西。这个时代的人比较老实,别人出题后,他们只会尽力思考解题步骤。而张逸夫清楚,刘建网是搞人力的,不像是死钻技术的人,解他的题,更应该从出题者考核的出发点进行思考,而非技术细节。

第一题,刘建网的目的是看看你懂不懂基础,脑子是否明白,仅此而已。

第二题,则是看你常识过不过关,书本上没交代到的实际应用知识能否轻松解决。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这里面还藏着一道暗题。刘建网话说得清楚,在最后提到“请简述理由与优劣。”优劣是比较而出的,也就是说,解决缺电问题的方式绝对不止一种,需要综合几种方式互相比较,做出判断。

到这个层面,其实已经是一道专业题了,而且是实际工作上的专业题,管理方向与大局观上的专业题,即便是电力专业的学生,要答得完美也十分困难;相反,一个小学毕业的老电工也许答起来游刃有余。

张逸夫忽然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都在电厂工作那么多年了,回来跟愣头学生们一起回答这种问题,算不算作弊啊?

【常规解决方式有三】

【其一,加大供电能力,建设新电厂以弥补用电缺口。优势是一劳永逸,直接地提高了发电量,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并入电网解决其他城市的燃眉之急;劣势是电厂建设周期太长,无法立刻解决眼前问题,会耽误缺电城市的生产与生活。】

【其二,区域输电。优势是见效快,架起高压输电线后可以立刻从周围电厂获得电能;劣势是全国电力供给都都处于紧张状态,恐难厚此薄彼。】

【其三,有序用电,通过错峰用电、拉闸限电来均衡电力供给,特别要平抑高峰时段用电;优势是无须外部力量,城市内部即可立刻解决;劣势是治标不治本,对经济发展不利,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与生活秩序。】

【综上,单一的解决方式总有不妥之处,可三种方式并用,一面兴建电厂,一面增加输电,同时限制一部分用电,直至新电厂落成,即可平稳地解决缺电问题。】

张逸夫一题答完,距离规定用时还有很久,已经开始自恋了,他只怕用上了太多精髓的专业性词汇,逼格太高,让领导看不懂了。

第004钢铁侠与闪电侠

台上的刘建网其实一直关注着他这边,见这次答得更快,不禁笑道:“那位同学这种题答得倒是很潇洒。”

“呵呵,正常。”老教授也无奈摇了摇头,“不谈专业知识,论纸上谈兵的话,张逸夫倒不会输。”

“陈教授,纸上谈兵也是门本事。现在工程大,工程多,开工之前都要在纸上设计个一年半载的。”

“那也必须要有技术不是?哪个参数不是呕心沥血算出来的?”

“是是。但在落实技术问题之前,先要确定正确的规划方向。”

“没有技术基础,很难提出正确的方向。”

“陈教授说的是,还是技术重要一些。”刘建网见老教授一副顽固的样子,也不好再争,自己虽然在部委担当要职,级别上比老教授高一些,但轮起学问与根基,还是老教授更胜一筹,现在他带出的学生们不少已经与自己平起平坐了,陈教授门生遍天下不敢说,至少门生遍系统。

刘建网显然不是个太有耐心的人,几分钟后便宣布了下一个问题。

“最后一题很简单――请推测一下20年后的电力系统概况,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列出一些数据,大家天马行空即可,发散思维,无需有压力。”

大家听到这道题都松了口气,这个简单,主观题么,随便答随便想就是了。

可对于张逸夫来说,着实尴尬……这已经不是作弊了……自己才是这道题的权威泰斗好不好。他抬头看着天花板,大脑开始飞速运转,回忆那个时代的电厂数目,发电量等等……虽然在感性上他有充足的认知,但那些数据,真的非一介值班员能够烂熟于心的,那些数据他绝对看到过,但只是看过而已,根本不可能背下来。

也正在这是,他脑子一麻,感受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触击。

这感觉他太清楚了,不就是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