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凡门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不再提供任何奉养,必须自己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后来龚天佑禅位,他制定的这条规矩顺理成章的成了一条祖训,每一位皇帝都以龚天佑马首是瞻,在位的时候,都会做出类似的规定。这条制度极大的减少了皇室成员的数量,减轻了国库负担,备受大龚王朝臣民们的赞许。

龚怀明就生在这样一个被排斥在宗人府之外的皇室支脉中,虽说有皇家血统,但是跟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任何的差别,他的祖上自从失去了皇家嫡系身份之后,就从都城搬了出去,四处寻找生计,数百年来,迁来迁去,最后搬到了一个距离都城千余里之外的小山沟中,那里民风淳朴,山清水秀,与世隔绝,只要勤劳一点,无论是上山打猎,还是开垦梯田,都足以养活自己。

龚怀明所在的这一脉就这样传了下来,一晃一百多年过去,一切都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波澜。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在龚怀明三岁那年,天下大旱,就连龚怀明一家所在的小山沟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情。这场旱情足足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他家的存粮耗尽,山上也没有什么猎物可打了,全家都开始饿肚子。

为了能够活下去,龚怀明的父母商量过之后,决定到都城认亲。龚天佑当初一共立了两条规矩,除了不再由国家奉养那些血脉淡薄的子孙之外,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恩泽,还规定这些子孙们只要在宗人府每年登记报到,每报到一次,就可以领米粮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的粮食。

这点粮食在丰收之年,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大灾之年,却显得弥足珍贵。龚怀明父母实在是无招可想了,只能把主意打在这个宛若嗟来之食的恩赐上。

龚怀明的父母带着龚怀明,一路乞讨,跋山涉水,最后赶到了都城,此时他们一家三口不比叫花子强多少,他们费了不少周折,才进了宗人府的大门。宗人府在查验过他们的身份之后,很爽快的给了他们两袋粮食,不过这两袋粮食除了掺了不少沙子之外,分量也严重不足,别说一百十二斤了,就连一百斤都没有。

就靠着这点掺了沙子的粮食,龚怀明一家三口硬挺过了持续了整整三年的旱灾。

PS:新书上传头一个月,每天三更,每章2000+。

第003章 疑问

原本到都城认亲领粮食只是一个小插曲,谁也没想到这个小插曲却成了改变龚怀明一生命运的导火索。wwW。

在几个月前,龚怀明家突然闯进来几个自称是从都城过来的皇差,这些人锦衣怒马,为首的是一名宦官,手捧圣旨,让龚怀明跟他们前往都城。龚怀明父母有心不让自己的儿子跟着他们走,但是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和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差相抗衡,无奈之下,只能妥协。

那些皇差不让龚怀明的父母跟着他们一起走,龚怀明的父母千般不舍,万般不愿,最后还是胳膊拗不过大腿,眼睁睁的看着皇差带着龚怀明扬长而去。

到了都城之后,当朝宰相代表大龚王朝皇室、满朝文武向他宣布老皇帝宾天,驾崩之前,留下传位诏,决定立他为皇帝,由他来继承皇位,管理大龚王朝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龚怀明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他的活动范围除了自己那个小山村之外,最远也就是到过三十多里外的镇上,可以说龚怀明的见识非常的浅薄,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也觉得宰相说的话无比的荒诞不经,大龚王朝皇帝以及文武百官是不是出现了集体神志不清,怎么会让他做皇帝。

皇室有多少成员,龚怀明并不清楚,但是老皇帝有好几个儿子,而且在世的时候,还立了四子为太子,就算是老皇帝不喜欢太子,还有大把的儿子供他选择,由他们当中的某一个来继承他的皇位。

就算是退一万步讲,老皇帝的儿子们全都忤逆不孝,不讨老皇帝的欢心,老皇帝不想立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当皇帝,那他还有一奶同胞的兄弟,还有一大堆的侄子等着当皇帝?不管是怎么轮,也轮不到他龚怀明这个已经从皇室嫡脉中删去了几百年的人来继承皇位。说句大白话,龚怀明和老皇帝是一个祖宗不假,两人却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由他来继承皇位,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直觉告诉龚怀明,一旦他登上皇位,就是往火坑里面跳,但是不管他如何解释,如何对皇室以及满朝文武的决定提出质疑,都没有办法改变文武百官的决定。他在皇宫之中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而且他只有十六岁,虽说年轻力壮,脑子还算聪明,却是没有办法跟满朝文武的力量相抗衡的,在他们的一口咬定之下,在他们的操办之下,龚怀明还是稀里糊涂的被大臣们的义正严词的说辞弄晕了脑袋,之后又糊里糊涂的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为了大龚王朝的皇帝。

与此同时,还有几位忠于老皇帝的大臣,根据老皇帝的遗诏,被立为顾命大臣,辅佐龚怀明治理国家。

既然当了皇帝,少不更事的龚怀明就认了命,决定好好的做一名好皇帝,他跟着大臣们学习朝廷法纪,学习如何处理军政要事,学习如何管理国库,维持国库的收支平衡……

自从登基之后,龚怀明废寝忘食,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除了必要的用膳、如厕等事情之外,剩下的都用在了学习上。龚怀明是一个肯用心,也能够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