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宋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稳打,静等考试来临即可。再降低下要求,考不上状元也没问题,就算是进士,在这大宋已经很稀罕了。
且道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等多科目的,唯有进士为朝廷重视。
既然是进士科,所考着,无外乎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
如果有如果……
恐怕要到多年后,直到王安石变法,才会有了大的改变,转为以经义、论、策取士。
不过,这和他李贤又有什么干系?
他又不考!
“嗯,努力奋斗了十多年,我可是打小从地上爬,就开始监督兄长学习的。
兄长只要保持好心态,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他与苏家的联姻恐怕是不能避免了,依照时间来看,很可能是在乡试过后。
到是也算是双喜临门。”
李贤逐渐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此看来,母上大人和父亲大人均是深谋远虑之辈。
李贤又望了眼天,天空中的云朵越聚越多,太阳渐渐隐藏云后,明显是快要下雨了。
一如陕西路这边多变的官场。
父亲如能通过考核,接下来会被调往哪里,没有人知道。
可就算一切顺利,在李贤看来,单凭父亲这些年稳扎稳打的政绩,顶破天是任一地通判。
要想让上吏记住,以至于仕途更进一步,为未来仕途铺路,就必须趁着机会,于这贫困又容易出成绩的乾佑县,再做些能让朝中大佬眼前一亮的大事。
比如利用南北要道的优势,开发乾佑本地的某些原生潜力――乾佑土特产,而后形成规模化种植。
于此,李贤早有谋划,只是前两次来,待的时间太短了。
今次有近两月的时间,足够他亲自下手,打下基本盘。本打算邀请几个做生意的赵家舅舅,一起来合计合计,定下最终方案。
哪知这几个做生意的舅舅,数十日来,一直没有什么音信,显然是不想在乾佑这穷乡僻壤之所花钱。
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什么事,可连这点小事都不想做。李贤不止一次怀疑,这是不是亲舅舅?
“明日再去实地查看一下,计划基本上就能敲定了!
只是最后这前期投入,除了我自己能出一些外,还得再想想办法!”
一想到自己偷偷积攒了十多年的小金库要被消耗,李贤就有点心疼。
但为了投资老父亲,也为了自己更加富裕的后半生,算是值了。
吃午饭的时候,李贤难得安静,即使饭后,也是老老实实向父母说道报备,再为兄长嘱托几句。然后叫上二狗子,才溜出了县衙大门。
这几十日来,李贤外出的次数一巴掌数的过来,主要是乾佑县大街上太热了!
这么热的天,除了正事,那个正经人会出去,除非闲的蛋疼!

第十章 乾佑的发展机遇
天气阴凉,或将下雨,连乾佑县城的风都比平日少了几分燥热之感。
今日适逢休沐日,所以县衙内外走动的人并不多。如县内杜县尉,曹主簿都在县城内有自己的住处。
待带着呆头呆脑的二狗子出了内衙,抵达县衙大门时,李贤又与守门的门房老张聊了会。
老张将近四十岁,当了十多年的捕快。人头发已然花白,有些显老,看起来长得也是普普通通,但在介绍乾佑的风景人物上,可谓是头头道道。
也给李贤准备的乾佑崛起计划提供了不少参考。
两人正谈的起劲之时,大门口忽然落下一个阴影,接着便是一道闷声闷气的声音。
“恩……小郎君,我武征又来唠叨,这是娘让我给您还有大官人送来的谢礼!”
发声者正是武征,上次在李贤的万千叮嘱下,他学乖了,不再将这恩人叫“恩公”,却是换了颇为亲切的“小郎君”。
“你……这是做什么?”
李贤顺声望向门口大高个有些傻眼。
这武征自那日后,几乎隔两日都要来县衙一趟,前几次送的都是武大娘自己先前种的蔬菜瓜果,得父母的允许后,李贤顺势收了下来。
反正都是武大娘的心意。
但这一次,不但是武征手上提的老公鸡,还是他背上背的缂丝,那可都是十足十的贵重物品!
尤其对于武家这种普通人家而言。
这东西当然不能收,前任京兆府尹便是前车之鉴。
依照《宋刑统》规定: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要说这武征还真是个憨憨,谁光明长大的这么送礼?是想让父亲大人犯错吗?
李贤说什么都不敢收,把武征拉到一旁,好说歹说,在拿了一只鸡后,那武征才勉强转过了弯。
等武征离开后,李贤即令二狗子拿着那老公鸡送去后厨,反正兄长这段时间脑力劳动过大,每日的营养自要供的上,这鸡来的却也及时。
方才说的口干舌燥,李贤独自去了县衙对面的茶肆要了杯清茶,喝了口,只觉全身的精神都回来了。
“老丈这茶水,喝的人真是过瘾,可是乾佑本地所产?”李贤抿了抿嘴,一股茶香似在肺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