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
分类: txts3
                    的孔上。他上去之后,又找到一块岩石的棱角,用早就预备好的长绳子绑好了垂下去。
上边风大,但狄喻等人一上来却几乎就要欢呼起来:这座山的另一面果然是个缓坡!
欧阳适笑道:“行了行了!这山坡缓得很!一定可以下去的!”
狄喻道:“用眼睛看似乎没有问题,但一切还有待勘查。这样吧,彦冲、欧阳你们先下去,把情况和应麒说说,商量一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和阿鲁蛮、阿猴去探探路。”
下了山,欧阳适把上面的情况跟杨应麒说了,杨应麒沉吟了片刻道:“这路多半能走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对大伙进行动员了。”。
狄喻等三人直到第二天才回来,他们出去的时候没带口粮,但在路上打了一只野兔充饥,回来的时候只是疲惫——他们在外面不敢睡觉,在这大冷的天,没有炉火的话只怕一觉睡下就醒不来了。
狄喻喝了几口热水,说道:“我知道大家很急,不过我现在真的很累,等我睡上一觉再说。别担心,是好消息。”
这个草棚中有一块向上部分十分平坦的石头,两个月前狄喻发现后特地找人搬进来的。他醒来之后,便拿起炭条在石头上画了一个简略的地形图:“我们已经找到出路了,而且沿途作了标识。”
杨应麒在狄喻睡前听他说是“好消息”已经猜到一些端倪了,但听到这句话还是忍不住欢呼。
狄喻道:“燕云一带我往来得多了,大路小路都很熟悉。因此一走出到这个地方……”他在地图上一点:“我就确定了我们的位置。”
杨应麒道:“具体的路我不懂,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我们能去什么地方。”
狄喻道:“你想去什么地方?”
杨应麒道:“这一天我想了很多,虽然我说过不喜欢赵家,但中原毕竟是我们的故乡。再说我们这一走,在契丹就变成了逃奴,是没法在北方立足的,因此只好南下了。”
狄喻点了点头,在地图上一指,说道:“我们的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现在辽国防务废弛,远不如当年严密。我知道有一条小路,如果顺利的话,四天内可以到达雄州。”
杨应麒道:“四天是指步行的时间吗?”
狄喻道:“我把我们气候以及五百众的体力都计算在内了。”
杨应麒道:“我们五百个人攀上这峭壁要费半天时间,走到你说的这个路口,怕也要半天时间,那么一共要五天以上。”
欧阳适道:“契丹人十天发放一次口粮,我们完全可以瞒过他们。不过问题是,雄州的守将会放我们过去吗?”
杨应麒道:“若雄州不行,别的边关只怕也一样。若不能南下,还能往哪里走?”
欧阳适道:“能否到海边去?”
狄喻奇道:“海边?”
欧阳适道:“我有个叔父……”说到这里忽然摇头道:“不行,不行,没人通信息,他如何能来接应!再说,他会不会接纳我们也难说得很。”
狄喻道:“除了南下,就只有北上了。仍然是走小路,避开大道,过紫荆岭,从僻道偷过蔚州,渡过桑干河,绕过大同府,翻过长城,就可以进入草原了。”
第五章 出谷(上)
杨应麒听了狄喻的话,骇然道:“出长城?这么远!我们哪里能过去!别的不说,饿就把我们饿死了。”
狄喻道:“外面和这个死谷不同,林木荒野间兽类还是有些的。实在不行,只能到富裕的村庄‘借’点粮食——不过边境一带村寨坚牢,只怕没那么容易借。”
杨应麒道:“若出了大漠我们又能如何呢!草原大漠无遮无掩,契丹人要是发现了,出动一队骑兵就能把我们全杀了!”
欧阳适道:“现在南北两朝都不太平,盗贼四起,我们是不是考虑落草为寇呢?”
杨开远叫道:“不行!一旦为寇,不但这辈子的清白毁了,连祖宗也要蒙羞!”
欧阳适哈哈笑道:“本朝太祖、太宗两代,开山立寨作过大王的将领多了去!”
杨开远道:“总之一开始就立志要作盗贼,那是万万不可的!”
欧阳适笑道:“行行行,等我们不得已了再落草,这总可以了吧。”
杨开远瞪眼不知如何回答。
杨应麒道:“好了好了,先不要吵,总之现在我们有人有兵器,总有一条活路的。北上那是迫不得已,最好还是能南下。不过眼下第一要务,是这五百人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我们。”
欧阳适道:“作为逃奴,在这边境上落单了是很危险的。别说被契丹人捉了回去,就是随便遇到一个强盗也能要你的命!让他们逃散,他们是不大敢的,但若说乖乖听话去做奴才就会留下一条性命,嘿,只怕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做奴才吧。”
杨应麒道:“若是几个月前,情况或许如你所说。但我看这些日子来众人士气已高,大多数人当不愿再为奴婢!”
折彦冲道:“在这里讨论也没用,我们召开祭礼跟大家说吧,让大家决定去向。”
狄喻大惊道:“不可!这种事情怎么能由众人来决断!”
欧阳适也道:“那样非大乱不可!”
折彦冲问杨应麒:“你怎么说?”
杨应麒沉吟道:“如果动员把握得好,我觉得大部分人会跟我们走。就是有一两个胆小的,在群情高涨的情况下也会把自己的话吞下去——这就是从众的心理。我就不信我们这几个月来的努力半点没有半点用处!”
杨开远道:“我也相信大家不会愿意再去做奴隶,不过……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
阿鲁蛮可没想那么多,说道:“这事不是要大家一起干的吗?干嘛不能让人知道?”
狄喻沉吟片刻,道:“
                
                
                
                    上边风大,但狄喻等人一上来却几乎就要欢呼起来:这座山的另一面果然是个缓坡!
欧阳适笑道:“行了行了!这山坡缓得很!一定可以下去的!”
狄喻道:“用眼睛看似乎没有问题,但一切还有待勘查。这样吧,彦冲、欧阳你们先下去,把情况和应麒说说,商量一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和阿鲁蛮、阿猴去探探路。”
下了山,欧阳适把上面的情况跟杨应麒说了,杨应麒沉吟了片刻道:“这路多半能走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对大伙进行动员了。”。
狄喻等三人直到第二天才回来,他们出去的时候没带口粮,但在路上打了一只野兔充饥,回来的时候只是疲惫——他们在外面不敢睡觉,在这大冷的天,没有炉火的话只怕一觉睡下就醒不来了。
狄喻喝了几口热水,说道:“我知道大家很急,不过我现在真的很累,等我睡上一觉再说。别担心,是好消息。”
这个草棚中有一块向上部分十分平坦的石头,两个月前狄喻发现后特地找人搬进来的。他醒来之后,便拿起炭条在石头上画了一个简略的地形图:“我们已经找到出路了,而且沿途作了标识。”
杨应麒在狄喻睡前听他说是“好消息”已经猜到一些端倪了,但听到这句话还是忍不住欢呼。
狄喻道:“燕云一带我往来得多了,大路小路都很熟悉。因此一走出到这个地方……”他在地图上一点:“我就确定了我们的位置。”
杨应麒道:“具体的路我不懂,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我们能去什么地方。”
狄喻道:“你想去什么地方?”
杨应麒道:“这一天我想了很多,虽然我说过不喜欢赵家,但中原毕竟是我们的故乡。再说我们这一走,在契丹就变成了逃奴,是没法在北方立足的,因此只好南下了。”
狄喻点了点头,在地图上一指,说道:“我们的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现在辽国防务废弛,远不如当年严密。我知道有一条小路,如果顺利的话,四天内可以到达雄州。”
杨应麒道:“四天是指步行的时间吗?”
狄喻道:“我把我们气候以及五百众的体力都计算在内了。”
杨应麒道:“我们五百个人攀上这峭壁要费半天时间,走到你说的这个路口,怕也要半天时间,那么一共要五天以上。”
欧阳适道:“契丹人十天发放一次口粮,我们完全可以瞒过他们。不过问题是,雄州的守将会放我们过去吗?”
杨应麒道:“若雄州不行,别的边关只怕也一样。若不能南下,还能往哪里走?”
欧阳适道:“能否到海边去?”
狄喻奇道:“海边?”
欧阳适道:“我有个叔父……”说到这里忽然摇头道:“不行,不行,没人通信息,他如何能来接应!再说,他会不会接纳我们也难说得很。”
狄喻道:“除了南下,就只有北上了。仍然是走小路,避开大道,过紫荆岭,从僻道偷过蔚州,渡过桑干河,绕过大同府,翻过长城,就可以进入草原了。”
第五章 出谷(上)
杨应麒听了狄喻的话,骇然道:“出长城?这么远!我们哪里能过去!别的不说,饿就把我们饿死了。”
狄喻道:“外面和这个死谷不同,林木荒野间兽类还是有些的。实在不行,只能到富裕的村庄‘借’点粮食——不过边境一带村寨坚牢,只怕没那么容易借。”
杨应麒道:“若出了大漠我们又能如何呢!草原大漠无遮无掩,契丹人要是发现了,出动一队骑兵就能把我们全杀了!”
欧阳适道:“现在南北两朝都不太平,盗贼四起,我们是不是考虑落草为寇呢?”
杨开远叫道:“不行!一旦为寇,不但这辈子的清白毁了,连祖宗也要蒙羞!”
欧阳适哈哈笑道:“本朝太祖、太宗两代,开山立寨作过大王的将领多了去!”
杨开远道:“总之一开始就立志要作盗贼,那是万万不可的!”
欧阳适笑道:“行行行,等我们不得已了再落草,这总可以了吧。”
杨开远瞪眼不知如何回答。
杨应麒道:“好了好了,先不要吵,总之现在我们有人有兵器,总有一条活路的。北上那是迫不得已,最好还是能南下。不过眼下第一要务,是这五百人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我们。”
欧阳适道:“作为逃奴,在这边境上落单了是很危险的。别说被契丹人捉了回去,就是随便遇到一个强盗也能要你的命!让他们逃散,他们是不大敢的,但若说乖乖听话去做奴才就会留下一条性命,嘿,只怕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做奴才吧。”
杨应麒道:“若是几个月前,情况或许如你所说。但我看这些日子来众人士气已高,大多数人当不愿再为奴婢!”
折彦冲道:“在这里讨论也没用,我们召开祭礼跟大家说吧,让大家决定去向。”
狄喻大惊道:“不可!这种事情怎么能由众人来决断!”
欧阳适也道:“那样非大乱不可!”
折彦冲问杨应麒:“你怎么说?”
杨应麒沉吟道:“如果动员把握得好,我觉得大部分人会跟我们走。就是有一两个胆小的,在群情高涨的情况下也会把自己的话吞下去——这就是从众的心理。我就不信我们这几个月来的努力半点没有半点用处!”
杨开远道:“我也相信大家不会愿意再去做奴隶,不过……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
阿鲁蛮可没想那么多,说道:“这事不是要大家一起干的吗?干嘛不能让人知道?”
狄喻沉吟片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