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信对岸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突然变出一个营埋伏在江面上,不过他还是按照预案向上级发出警报,同时带着哨所的几个战士去看情况。

接到报警的警察和武警很快就赶到江边,同时江边的探照灯照向冰面。

一个大喇叭开始播放:“这里是中国武警,这里是中国武警!请冰面上的不明武装人员立即表明身份,放下武器,否则你们的行为将被视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力挑衅,勿谓言之不预!”通报用中朝语言循环播放,武警战士们以装甲车为掩体在江边展开,数十支191式突击步枪指向江上的不明人员。

这时,正趴在江面上握着波波沙冲锋枪的志愿军连长胡边蒙圈了,本来他带领着连队在冰上渡江,结果背后突然出现一座大城市,他按照条例立刻吹哨,全连迅速展开战斗队形,但是江边却聚集起一股人群,然后人群又散开。

这之后不久,一个车队出现在江边,一群穿的黑乎乎的兵拿着枪出现在江边和他们对峙,之后他就听到了大喇叭里传来的声音。

中国武警?国内有这样的部队吗?

不明武装人员?是指我们吗?

他们是谁?这座城市是怎么回事?我那么大的一个安东市去哪里了?

他站起身来,警卫员立即喊道:“连长,不要起身!”

胡边答道:“我得去看看,既然讲的中国话,应该是自己人。”

他随即站起身来,走向几十分钟前刚刚离开的河岸,但是原本的河滩消失不见,灯火通明的堤岸上越来越多武警战士就位,好几把88式狙击枪瞄准了他身上各处要害。

“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三兵团39军xxx师xxx团x营1连连长胡边,你们是什么人?”他站在离堤岸一百多米处大声喊道,同时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冲锋枪。

岸上的武警战士立刻蒙了,他们原以为是朝鲜人发了疯要武装偷渡,结果这群人的指挥官一来就用略带胶东口音的的汉语报上了他们完全没有想象过的头衔。

“该不会是穿越了吧?”

战士们面面相觑。

此时,坐在临时指挥部的武警边防连连长赵德志也听到了胡边连长的喊话,他是一个从军十年入党八年的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眼前的一幕实在太过魔幻,超清摄像头将胡边全身形象细致地呈现在指挥部屏幕上。

白披风,土黄军装,雷锋帽,还有手里那把原汁原味的波波沙冲锋枪,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七十五年前的志愿军战士,比电影画面上的还要真的多。

朝鲜人也看穿越小说?所以打扮成志愿军的样子打算突袭?

赵德志把这个扯淡的想法从脑子里赶出去,走出指挥部。

“带我去江边,我去看看。”他穿上防弹衣,戴好头盔,在战士的引导下向江边走去。

此时本该是2025年10月20日凌晨两点,他在两个多月前突然被通知开始补充额外弹药和应急物资,加强战斗训练,军中传言在这个月“大的要来了”,所以军队和武警都以即将打三战的标准开始准备。

难道是为了这事?

十分钟后,胡边连长和赵德志连长分别带着两名警卫员在江面上见面了。

赵德志对胡边的第一印象是:老兵,百战老兵。这个魁梧的军人眼神中的杀气不是没上过战场的雏儿能装出来的,他参加过两山轮战的父亲也有这样的眼神,父亲也说过,从未上过战场的的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杀气。

“你好,志愿军胡边连长是吗?”赵德志首先问好。

“我是胡边,请问同志你是?”胡边疑惑地问道,同时打量着这三个奇装异服的军人,还有他们手里的“冲锋枪”。

“我是中国武警XX部连长赵德志。”

赵连长答复后,双方冷场了,他们都完全没敢相信对方自报的身份。

他们到底是谁啊?

第2章 75年

1950年10月20日2时沈阳市,辽宁省政府某会议厅。

边境上的那一幕正在会议厅的大屏幕上实时展现,辽宁省主要领导已经齐聚一堂,应对这一莫名奇妙的突发状况。

一把手省委书记吴铭首先发言:“这就是边境上的情况,部队那边已经确认,江对岸的朝鲜城市全部不见了,无人机发现朝鲜境内隐藏有不少类似军服的军队。”

二把手省长何仁补充说到:“接到各市紧急通报,和省外的网络连接丢失,省界上的道路像激光切割一样断开,两列火车紧急刹车,更多火车和普通车辆在铁路公路上发生堵塞和停摆,中央也联系不上,紧急专线和卫星联络全都不通。”

众人哗然,他们除了少部分通宵工作的人之外都是在睡梦中被紧急叫来开会,完全没想到情况已经如此严重。省政府和中央的紧急通讯线路是绝密的,由深埋地下的光纤和卫星通讯构成,不太可能被同时阻断。

“应急部门的工程师已经检查过两遍了,我们这边的机器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省界上,光纤在那里断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