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
分类: qsxs
在苏葵她爹牺牲后经过众人的推举当了大队的队长。他和吴莲英不一样,一直是个正直的老好人,也是他叮嘱吴莲英好好谈苏葵的亲事。
苏葵扬眉:“既然是为我好,那今天的事,我就告诉二叔了?你说的每句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说什么说,我、我懒得跟你说!”吴莲英脸色变了,转头就走,还一步三回头,生怕苏葵追上来。
*
苏葵暂时没空修理她,按着脑海里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家――位于大队东边,临近村尾的一座土坯房。墙面的泥都有些脱落了,在她的记忆里这房子已经很有年头了。
院子门敞开着,一个女人正在水缸那里舀水,背影有些佝偻。正是苏葵的母亲,秦晓兰。
她一转头看见苏葵,连忙放下瓢走过来:“小葵,你回来了。”
苏葵还没回答,从屋里又走出来一个女人,比苏葵也大不了多少,是苏葵的大嫂李桂珍。
李桂珍看见她,脸上带着笑,赶紧上前来问:“小葵回来啦,相亲咋样,成了没有?”
秦晓兰也看着她。
苏葵摇头:“没有。”
“啥!怎么没成呢?”李桂珍脸上的笑没了,赶紧追问,“这都上门了,不是就差定日子了吗?”
确实,按照本地习俗,男女相亲前双方都是提前通过气的。到了上门谈这一步,只要没有什么大毛病,接下来就可以准备结婚了。
谁知道今天会出这种事呢?
见苏葵往屋里走,李桂珍就想拉住她,却被苏葵错开。
秦晓兰也急了:“小葵,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苏葵的爹苏永年早年战场上牺牲了,那会儿苏葵才几岁,家里内外全靠秦晓兰一个人,把他们兄妹两人拉扯大。四十岁的人眼角沟壑深深,皮肤粗糙,头发半白,看起来已经像五六十的人了。
“妈,你别急,我没事儿。”苏葵给自己做了很多心里建设,这会儿才能喊出这个称呼来。
苏葵让秦晓兰坐下,用搪瓷缸子给她倒了水,这才不带任何情绪地将今天的事讲了一遍。
第3章
“他家怎么能这样!”秦晓兰气得手指都在哆嗦,“小葵,这亲咱不结了,不结了!”
她又急急忙忙要来看苏葵的伤:“让妈看看,别撞出什么毛病来!”
“不结了!”李桂珍猛然反应过来,“不行啊妈,不结婚难道让小葵留在家里?咱家可供不起啊!”
苏葵看向她:“大嫂,我吃你的饭了,花你的钱了?”
李桂珍噎了噎,随即又理直气壮起来。
她说得没错啊!
虽然吃饭是在公共食堂,但家里哪样不需要花费?多一个人那就多一笔开支!
“妈,我看周家也没那个意思,就是小孩子不懂事,以后小葵嫁过去好好教就是了嘛!”
李桂珍见秦晓兰不为所动,又打起感情牌,“妈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实在是供不起小葵上学,她留在家里干活儿还不如嫁个好人家,起码过得好啊!”
秦晓兰抱着苏葵,眼泪簌簌地流:“妈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啊!”
要不是家里穷,闺女也不会主动说辍学,就不会发生今天这种事了。
“不嫁了,不嫁了,大不了妈养你一辈子!”她已经耽误了闺女的前途,怎么还能把她下半辈子搭进去。
李桂珍急了:“我和爱国还打算把这房子修一修……”
这钱可还指望着苏葵的彩礼呢。
“周家我是不会嫁的。”苏葵打断她,“至于我以后干什么,那是我自己的事。”
没等李桂珍说话,苏葵又对抱着她不放的秦晓兰说道:“妈,我去县医院一趟。”
“对对,是得去!”大队里连个卫生所都没有,只有公社才有,但苏葵想顺便去县城看看,为以后做做打算。
“妈陪你去!”
“去啥呀去,随便敷点药就好了,谁家没个磕磕碰碰的,去医院花多少钱呢,人家给的钱你还真用啊……”
李桂珍也不知道一贯内向的小姑子怎么就敢跟她呛声,但不妨碍她心头不满。
“大嫂,我没花你的钱,没用你的药,没让你送我去,你到底有什么不满?难道是怪我没把医药费留给你?不能吧?”
苏葵毫不留情地指出她的心思,而后话音一转,微笑:“最重要的是,如果我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你负责?”
好话坏话都让苏葵说了,李桂珍被堵得说不出话,只好站在一边生闷气。
秦晓兰也心疼亲闺女:“桂珍你少说两句,我陪小葵去县里看看。”
“您就待在家里吧。”苏葵拒绝了,秦晓兰还是硬要跟着,苏葵只好使出杀手锏,“妈,也不知道看多久,多一个人多花份儿钱呢。”
秦晓兰没去过县城几次,一听说花钱咬咬牙还是要跟:“妈啥也不吃不买!”
苏葵当然不能同意,带上人她怎么去考察?
后来她保证去县城后就去找她舅舅秦大军,才把秦晓兰劝住了。
出门要介绍信,她直奔大队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个大点的屋子,不过这屋子可是青砖瓦房,比她家强多了。
她二叔今天往公社开会去了没在,会计小王刚才也是看热闹的一员,这会儿看见苏葵,不仅给她开了介绍信,还把队里的自行车借给她。
苏葵真诚地说了谢谢,要没自行车,她就得搭牛车去了
苏葵扬眉:“既然是为我好,那今天的事,我就告诉二叔了?你说的每句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说什么说,我、我懒得跟你说!”吴莲英脸色变了,转头就走,还一步三回头,生怕苏葵追上来。
*
苏葵暂时没空修理她,按着脑海里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家――位于大队东边,临近村尾的一座土坯房。墙面的泥都有些脱落了,在她的记忆里这房子已经很有年头了。
院子门敞开着,一个女人正在水缸那里舀水,背影有些佝偻。正是苏葵的母亲,秦晓兰。
她一转头看见苏葵,连忙放下瓢走过来:“小葵,你回来了。”
苏葵还没回答,从屋里又走出来一个女人,比苏葵也大不了多少,是苏葵的大嫂李桂珍。
李桂珍看见她,脸上带着笑,赶紧上前来问:“小葵回来啦,相亲咋样,成了没有?”
秦晓兰也看着她。
苏葵摇头:“没有。”
“啥!怎么没成呢?”李桂珍脸上的笑没了,赶紧追问,“这都上门了,不是就差定日子了吗?”
确实,按照本地习俗,男女相亲前双方都是提前通过气的。到了上门谈这一步,只要没有什么大毛病,接下来就可以准备结婚了。
谁知道今天会出这种事呢?
见苏葵往屋里走,李桂珍就想拉住她,却被苏葵错开。
秦晓兰也急了:“小葵,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苏葵的爹苏永年早年战场上牺牲了,那会儿苏葵才几岁,家里内外全靠秦晓兰一个人,把他们兄妹两人拉扯大。四十岁的人眼角沟壑深深,皮肤粗糙,头发半白,看起来已经像五六十的人了。
“妈,你别急,我没事儿。”苏葵给自己做了很多心里建设,这会儿才能喊出这个称呼来。
苏葵让秦晓兰坐下,用搪瓷缸子给她倒了水,这才不带任何情绪地将今天的事讲了一遍。
第3章
“他家怎么能这样!”秦晓兰气得手指都在哆嗦,“小葵,这亲咱不结了,不结了!”
她又急急忙忙要来看苏葵的伤:“让妈看看,别撞出什么毛病来!”
“不结了!”李桂珍猛然反应过来,“不行啊妈,不结婚难道让小葵留在家里?咱家可供不起啊!”
苏葵看向她:“大嫂,我吃你的饭了,花你的钱了?”
李桂珍噎了噎,随即又理直气壮起来。
她说得没错啊!
虽然吃饭是在公共食堂,但家里哪样不需要花费?多一个人那就多一笔开支!
“妈,我看周家也没那个意思,就是小孩子不懂事,以后小葵嫁过去好好教就是了嘛!”
李桂珍见秦晓兰不为所动,又打起感情牌,“妈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实在是供不起小葵上学,她留在家里干活儿还不如嫁个好人家,起码过得好啊!”
秦晓兰抱着苏葵,眼泪簌簌地流:“妈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啊!”
要不是家里穷,闺女也不会主动说辍学,就不会发生今天这种事了。
“不嫁了,不嫁了,大不了妈养你一辈子!”她已经耽误了闺女的前途,怎么还能把她下半辈子搭进去。
李桂珍急了:“我和爱国还打算把这房子修一修……”
这钱可还指望着苏葵的彩礼呢。
“周家我是不会嫁的。”苏葵打断她,“至于我以后干什么,那是我自己的事。”
没等李桂珍说话,苏葵又对抱着她不放的秦晓兰说道:“妈,我去县医院一趟。”
“对对,是得去!”大队里连个卫生所都没有,只有公社才有,但苏葵想顺便去县城看看,为以后做做打算。
“妈陪你去!”
“去啥呀去,随便敷点药就好了,谁家没个磕磕碰碰的,去医院花多少钱呢,人家给的钱你还真用啊……”
李桂珍也不知道一贯内向的小姑子怎么就敢跟她呛声,但不妨碍她心头不满。
“大嫂,我没花你的钱,没用你的药,没让你送我去,你到底有什么不满?难道是怪我没把医药费留给你?不能吧?”
苏葵毫不留情地指出她的心思,而后话音一转,微笑:“最重要的是,如果我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你负责?”
好话坏话都让苏葵说了,李桂珍被堵得说不出话,只好站在一边生闷气。
秦晓兰也心疼亲闺女:“桂珍你少说两句,我陪小葵去县里看看。”
“您就待在家里吧。”苏葵拒绝了,秦晓兰还是硬要跟着,苏葵只好使出杀手锏,“妈,也不知道看多久,多一个人多花份儿钱呢。”
秦晓兰没去过县城几次,一听说花钱咬咬牙还是要跟:“妈啥也不吃不买!”
苏葵当然不能同意,带上人她怎么去考察?
后来她保证去县城后就去找她舅舅秦大军,才把秦晓兰劝住了。
出门要介绍信,她直奔大队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个大点的屋子,不过这屋子可是青砖瓦房,比她家强多了。
她二叔今天往公社开会去了没在,会计小王刚才也是看热闹的一员,这会儿看见苏葵,不仅给她开了介绍信,还把队里的自行车借给她。
苏葵真诚地说了谢谢,要没自行车,她就得搭牛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