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刘备
分类: qsxs
备素来敬仰有加,
刘备十五离开家乡游学时,牵招还只是个拖着鼻涕的稚子,这四年不见,当年的稚子已经长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少年,比刘备也只是稍矮了几寸。
牵招一把抱住刘备的肩膀,用力摇晃了几下,刘备也用力捏住他的肩头,见少年肩膀挺拔有力,赞道:
“好个阿招,这些年可没少打熬力气!”
牵招面色一暗,勉笑道:
“苦力气而已,哪比得上阿兄――
是了,阿兄刚才诵读的,必是圣人之学问,阿招只听了一句,便已热血澎湃,不能自已。”
这小子站直身子,肃穆地吟道:“备战、备荒、为人民!阿兄,你说我念得可对?”
刘备一脸尴尬,赶紧岔开话题道:
“吾今日初归家中,当先拜母亲,若是阿招无事,不妨和我同去,夜里抵足而眠,聊些世事如何?”
牵招先是一阵喜,随即脸色又是一暗,苦笑道:
“阿兄今日方回,许是不知道村中时疫之事……”
刘备心中咯噔一声,脸色大变,
牵招忙道:“兄且安心,令堂虽染时疫,但已颇愈,
现村中男女老少皆要奉养大贤良师以求太平,故不能和阿兄多多叙旧。”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他也听过“大贤良师”的名号,知道这是一个广施符水,据说有些道行的仙师,不禁叹息道:
“但愿仙师能平定此祸。”
他虽听说母亲已经好的差不多,却仍是担心,当下便不跟牵招久叙,匆匆飞奔回家。
刘备门口有一棵高达五丈的桑树,树冠巨大如盖,不似寻常之物,
刘备小时候跟同伴嬉闹时,常说将来便要乘此羽葆盖车出游,当时众人或是嘲笑其无知,或是警惕其多言,只有母亲李进颇为欣赏他的年少壮志。
这个坚强的女人没有因为丈夫早逝家道中落而自怨自艾,而是坚强的抚养幼子,操持家务,她不想让刘备变成一个喜欢音乐犬马的纨绔,浪荡不羁的匹夫,
于是在刘备十五岁便想尽办法将其送去游学,
这一别便是四年,刘备对母亲的思念应该与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一般无二,
他匆匆跑到门前,轻轻叩门,却发现柴门只是虚掩,显然一早便已经有客上门。
他轻轻摸了摸怀中的布包,缓缓走入院中,远远地就听见屋里传来一个老媪沙哑的声音。
“李夫人,这大贤良师便施符水,周济黎民,又不收半钱,村中众人纷纷请求投效而不得,
前日大医招信男信女,家家户户都出人出丁,为何汝家便无动静。”
那老媪的声音虽然平静,却隐隐能听出几分斥责,刘备在门口竖起耳朵,良久,才听见母亲有些疲惫的叹息声:
“贱妾守寡在家,是非本多,焉能再效大贤良师?”
那老媪急切地叹了一声,道:
“大医说了,这救治时疫,须得众人诚心,若一人不诚,则顽疾难治。
李夫人,若是因汝之故让这时疫难消,岂非汝之大罪?”
李进思虑片刻,道:“那,容我三思……”
老媪渐渐有些着急,道:
“某听闻令公子刘备学成将归,不如以其为信男,先投大医门下,
汝颇通文墨,何不为令公子写信寄在大医门下,也算是一桩大幸事。”
这老媪的办法已经是折中之法,写信让刘备给大医做个挂名弟子,以后大医来村中时便执弟子礼迎接,以展现全村的诚意,也算说得过去,
不料这次李进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道:
“师者,如人之父母,焉可随意参拜?吴婆需不必再说了!”
那老媪顿时勃然大怒,道:
“李夫人,汝家破落至此,能拜在大医门下,乃天大之幸事,
汝推三阻四,若累得全村时疫难消,汝便为乱世之妖魔,到时候便想在村中久居,只怕亦是不可!”
()
第3章 张飞
东汉时医巫不分,大医者,实乃大巫也。
刘备游学回家这一路上也听过太平道大贤良师几位大巫施法治病的故事,他们画一些符纸,在上面倾注神力,烧成灰和在水中让人服下,据说可以治病。
若是不成,便是那人不够虔诚。
时疫起时,大巫便率领门徒走访村寨与人治病,若有一人不心诚则全村疾病难消,所以这老媪才如此紧张兮兮,非要让李进就范。
见那老媪就要和母亲翻脸,刘备赶紧推门而入,大声道:“孩儿学成归来,叩见母亲了。”
多年不见,刘备早就不是当年的纨绔少年,在大儒卢植门下求学及之后游学天下的岁月让他身高猛涨,气度也是非凡,竟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凛然之气,
“孩儿,真的是你吗?”
李进欢喜地迎上去,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面容熟悉的男子就是当年喜欢犬马不学无术的纨绔少年,
她快步上去,紧紧抓住刘备的手看了又看,激动地含泪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可曾用过早饭,娘亲去给你做来!”
跟离家时相比,母亲这些年已经
刘备十五离开家乡游学时,牵招还只是个拖着鼻涕的稚子,这四年不见,当年的稚子已经长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少年,比刘备也只是稍矮了几寸。
牵招一把抱住刘备的肩膀,用力摇晃了几下,刘备也用力捏住他的肩头,见少年肩膀挺拔有力,赞道:
“好个阿招,这些年可没少打熬力气!”
牵招面色一暗,勉笑道:
“苦力气而已,哪比得上阿兄――
是了,阿兄刚才诵读的,必是圣人之学问,阿招只听了一句,便已热血澎湃,不能自已。”
这小子站直身子,肃穆地吟道:“备战、备荒、为人民!阿兄,你说我念得可对?”
刘备一脸尴尬,赶紧岔开话题道:
“吾今日初归家中,当先拜母亲,若是阿招无事,不妨和我同去,夜里抵足而眠,聊些世事如何?”
牵招先是一阵喜,随即脸色又是一暗,苦笑道:
“阿兄今日方回,许是不知道村中时疫之事……”
刘备心中咯噔一声,脸色大变,
牵招忙道:“兄且安心,令堂虽染时疫,但已颇愈,
现村中男女老少皆要奉养大贤良师以求太平,故不能和阿兄多多叙旧。”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他也听过“大贤良师”的名号,知道这是一个广施符水,据说有些道行的仙师,不禁叹息道:
“但愿仙师能平定此祸。”
他虽听说母亲已经好的差不多,却仍是担心,当下便不跟牵招久叙,匆匆飞奔回家。
刘备门口有一棵高达五丈的桑树,树冠巨大如盖,不似寻常之物,
刘备小时候跟同伴嬉闹时,常说将来便要乘此羽葆盖车出游,当时众人或是嘲笑其无知,或是警惕其多言,只有母亲李进颇为欣赏他的年少壮志。
这个坚强的女人没有因为丈夫早逝家道中落而自怨自艾,而是坚强的抚养幼子,操持家务,她不想让刘备变成一个喜欢音乐犬马的纨绔,浪荡不羁的匹夫,
于是在刘备十五岁便想尽办法将其送去游学,
这一别便是四年,刘备对母亲的思念应该与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一般无二,
他匆匆跑到门前,轻轻叩门,却发现柴门只是虚掩,显然一早便已经有客上门。
他轻轻摸了摸怀中的布包,缓缓走入院中,远远地就听见屋里传来一个老媪沙哑的声音。
“李夫人,这大贤良师便施符水,周济黎民,又不收半钱,村中众人纷纷请求投效而不得,
前日大医招信男信女,家家户户都出人出丁,为何汝家便无动静。”
那老媪的声音虽然平静,却隐隐能听出几分斥责,刘备在门口竖起耳朵,良久,才听见母亲有些疲惫的叹息声:
“贱妾守寡在家,是非本多,焉能再效大贤良师?”
那老媪急切地叹了一声,道:
“大医说了,这救治时疫,须得众人诚心,若一人不诚,则顽疾难治。
李夫人,若是因汝之故让这时疫难消,岂非汝之大罪?”
李进思虑片刻,道:“那,容我三思……”
老媪渐渐有些着急,道:
“某听闻令公子刘备学成将归,不如以其为信男,先投大医门下,
汝颇通文墨,何不为令公子写信寄在大医门下,也算是一桩大幸事。”
这老媪的办法已经是折中之法,写信让刘备给大医做个挂名弟子,以后大医来村中时便执弟子礼迎接,以展现全村的诚意,也算说得过去,
不料这次李进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道:
“师者,如人之父母,焉可随意参拜?吴婆需不必再说了!”
那老媪顿时勃然大怒,道:
“李夫人,汝家破落至此,能拜在大医门下,乃天大之幸事,
汝推三阻四,若累得全村时疫难消,汝便为乱世之妖魔,到时候便想在村中久居,只怕亦是不可!”
()
第3章 张飞
东汉时医巫不分,大医者,实乃大巫也。
刘备游学回家这一路上也听过太平道大贤良师几位大巫施法治病的故事,他们画一些符纸,在上面倾注神力,烧成灰和在水中让人服下,据说可以治病。
若是不成,便是那人不够虔诚。
时疫起时,大巫便率领门徒走访村寨与人治病,若有一人不心诚则全村疾病难消,所以这老媪才如此紧张兮兮,非要让李进就范。
见那老媪就要和母亲翻脸,刘备赶紧推门而入,大声道:“孩儿学成归来,叩见母亲了。”
多年不见,刘备早就不是当年的纨绔少年,在大儒卢植门下求学及之后游学天下的岁月让他身高猛涨,气度也是非凡,竟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凛然之气,
“孩儿,真的是你吗?”
李进欢喜地迎上去,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面容熟悉的男子就是当年喜欢犬马不学无术的纨绔少年,
她快步上去,紧紧抓住刘备的手看了又看,激动地含泪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可曾用过早饭,娘亲去给你做来!”
跟离家时相比,母亲这些年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