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剑行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迟剑行》作者:武无吾
  文案:
  武昌城内的荒地上,星星点点的破旧棚屋,排列成阵。
  它是武昌的“脓疮”,却也是清贫小民遮风避雨的港湾。
  楚王、金玉堂主、船帮把总、衡山剑客,他们角力于这一方土地之上。
  ――为利、为情、为钱、为欲。
  而被裹挟进这场惨斗的孙大、孙二,他们最后失去了什么,又终于寻回了哪些?
  一碗素面,一把锈剑,一个江湖。
  这是两个失掉本心的孩子,重溯梦想的故事。


楔子
  孙大和孙二是兄弟。
  但生下孙大孙二的,应该不是同一对儿爹娘。
  之所以说“应该”,是因为孙大和孙二都是孤儿,谁也没见过自己的爹娘。既然都没见过,那么就不能说他们的爹娘是同一对儿,也不能说不是。
  这两个半大的孩子,一个从东面逃荒而来,一个从西面逃荒而来。到了依山傍水的孙家村后,便在村西的一个破草棚里住下。他俩都没有名字,所以就都随了村子的姓,也就成了兄弟。
  孙大爱吃,想做大明朝最好吃的面条。孙二爱闹,要当大明朝最厉害的剑客。
  白日里,孙大会去田间垄头抓蛇、田蛙、知了、耗子以及各种说不清名字,却能胡乱烤了果腹的东西。
  而孙二就拿着根木棍,出去找比自己块头大的孩子比武。
  ──打输了就滚回兄弟二人住的草棚,啃着焦糊得已经分辨不出物种的“食物”。
  赢了就要半簸箕粗面当彩头。然后蹲在草棚下那口破烂铁锅前,等着孙大和好了面,下上满满一锅面条。
  孙大从没喝过酒,不过他醉过。事实上,每当面条滚入水中,腾起的水汽扑到锅边探着头的孙大和孙二脸上时,孙大都会醉。
  而孙二会饿,饿得不由自主地伸手,朝在开水中翻滚的面条捞去。只是每次孙二的手都会在与开水亲密接触的前一秒,挨上狠狠一记藤棘。
  彼时孙二总会揉揉发红的手,开始纳闷孙大的这一招,怎么都比号称孙家村第一剑客的孙虎头还要迅捷。
  一锅冒着热气的面条出锅不久,便被两个半大小子风卷残云般地分食殆尽。
  草棚外的枯井早已被封死。吃完面的孙大舀起一瓢面汤,学着孙二的样子坐到井沿上。
  天上冷月高悬,四围风鸣虫叫。
  孙大和孙二,坐在井边,一人一口面汤,月下对酌。
  两人谁也不说话,只是有时看看月亮,有时看看对方。
  直到抬不起眼皮的孙二靠向孙大,直到抬不起眼皮的孙大,也靠向了孙二……
  十一二岁的孩子,如同春雨过后的野草,一天天的疯长着。
  来孙家村的第三年,孙二成了村子里最好的剑客,孙大也做出了村子里最好吃的面。
  于是爱做面的孙大改名叫孙面,爱练剑的孙二改名叫孙剑。
  也只是在一个与往常别无二致的月夜里,坐在井沿儿上的孙面捧着半瓢面汤,也不去看身侧的孙剑,只是静静地说道:“西边有最好吃的面,我要去西边。”
  接过水瓢的孙剑砸吧砸吧面汤,语气里带上股淡得不能再淡的落寞。
  “东边有最好的剑客,我要去东边。”
  两人一起无言抬头望月,手中的水瓢传来传去,瓢中的面汤却始终也不见少。
  直到墨黑色的天边挤出一抹鱼肚白。两人拍拍屁股上的泥土,一个向西,一个向东。
  而最后被弃在水井边上的葫芦瓢,里面的面汤,还是没有喝完。


第一章
  五年后,武昌城。
  城北辞家巷后的荒地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破烂的棚屋。
  骤起的寒风将盖在一个个棚屋上的毡布吹得噼啪作响,却吹不走空气中弥漫的腥臭。荒地上连绵起的座座棚屋,就蜷缩在武昌城内一角,却没有人将这里称为“武昌”。人们似乎只将它视作独立于城内的一块脓疮,随时都会被狠心剜去。
  人们给这个脓疮起了个名字,就叫“麻子城。”
  在辞家巷访云楼租住一间雅阁的高行周,此时就倚靠在窗边,闻着从“麻子城”飘来的酸臭味,遥望荒地上星星点点的棚屋发着呆。
  五更未过,门外就传来了有节奏的敲门声,高行周似乎早料到有人深夜造访,悠悠地喊了声“进来。”
  一个劲装男子推门而入,他进了门,也不看倚在窗边的高行周,就径直走到桌子旁,拎起桌上的茶壶对着壶嘴牛饮。
  高行周蹙起眉头,不悦道:“明前的龙井,你就这么喝?”
  “渴。”男子几口就将茶水喝尽,这才望向说话的高行周,“还有吗?没喝饱。”
  “没有!就你这样子,打口井都得让你喝干了。”高行周不自觉地瞄了一眼男子腰间那块代表着“鬼影子”的鬼面玉佩,心中涌起一丝凉意,“让你杀的人,杀了吗?”
  “没有。”
  高行周双目圆睁,讶然道:“没有是什么意思?”
  “没有就是没杀。”劲装男子打个哈欠,语意慵散道,“马纪来武昌前,也算是江湖中成名的剑客了,功夫还在我之上。要杀他,总要找个合适的机会。”
  高行周狠狠跺脚,怒道:“三天之内,我一定要看到马纪的尸首!他三番五次坏我好事,若不是他,‘麻子城’早就得以重建,也不会时至今日,还像个烂疮般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