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后一步是家园》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mg/200607/1-20060G24J3Z1.jpg"/>
<blockquote><blockquote>日军龙骧号空母舰</blockquote></blockquote>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7/1-20060G24J3449.jpg"/>
<blockquote><blockquote>永健号炮舰</blockquote></blockquote>
实际上,发现神威号,已经引发了中国方面的警觉。因此,在八一三开战之后,中国空军率先发难,让日军试图“先制攻击”的计划付诸东流。
因为远离了海岸,神威号到15日才再次进入阵位,投入战斗。
只有加贺号大型航空母舰受风浪影响不大。但是,它上面的双翼舰载机马力不足,在这种天气里无法起飞,否则可能会像树叶一样被台风吞噬。
这样,8月14日全天,日军在上海地区几乎出现了空中真空。
但也不是完全的真空,日军在台湾的陆基航空兵就在号称“中攻四天王”之一的新田慎一中佐率领下,不顾风险穿越台风海区,大胆地发动了对杭州中国空军基地的“越洋爆击”。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7/1-20060G24J3L9.jpg"/>
<blockquote><blockquote>八一四空战,画面中带有IV—1字样的中国战斗机,就是第4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的座机,被他击中的是日军大串机。高共计击中大串机73弹,几乎把它打成了筛子,可惜7.7毫米机枪火力太弱,大串机终于挣扎迫降,而没有被当场击落。</blockquote></blockquote>
中国空军也面临同样的艰难,几乎所有基地都在大雨之中。但是,空军将士求战心切。这一天,中国空军冒着大风奋勇出击,猛烈攻击日军在上海的阵地和舰艇。从周家口冒雨飞来杭州参战的第4大队,恰好和新田中佐在机场上空迎头相撞。
双方都是敢在台风中奔袭的好手,但日军是对付陆军的轰炸机,中国空军是专打飞机的战斗机,结果可想而知——新田中佐对上了高志航大队长,饮弹身亡。日军最先进的18架96式远程轰炸机被击落4架(新田长机、桃崎三空曹机、三井一空曹机、小川一空曹机),重伤迫降后报废1架(大串机),负伤4架(石大尉机、大杉大尉机、井上三空曹机、福田二空曹机)。
中国空军在战斗中无一损失。
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空中则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7/1-20060G24J3B3.jpg"/>
<blockquote><blockquote>中国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高志航,满族,1937年11月11日战死于周家口。</blockquote></blockquote>
14日晨7:00,暂编第35中队许思恩部5架古老的可赛V-92式轰炸机率先轰炸了公大纱厂的日军基地,全体返航,毫无损失。他们半夜3:45分就起飞了。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7/1-20060G24J3U1.jpg"/>
<blockquote><blockquote>中国空军钱斯·沃特可赛V-92式轰炸机</blockquote></blockquote>
9:50,2大队从广德出击,谢郁青队9架诺思罗普2E轰炸机轰炸了汇山码头。
10:00,2大队龚款澄中队攻击了日军在黄浦江上的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可惜,由于上海依然浓云密布,投弹未能命中目标。
11:00,第5大队丁纪徐部第24驱逐中队9架霍克III战斗轰炸机在白龙港追炸了一条日军驱逐舰。
14:00,受炸伤日军驱逐舰的鼓舞,第24中队再次出击,由中队长刘粹刚、副中队长梁鸿云、飞行员袁宝康3机轰炸了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直到此时,中国空军的对手,只有恶劣的天气和日军的高射炮。
但是,返航的24中队3架霍克III战斗机,却突然遭到了袭击。
根据中山雅洋《沉默的航空战史》记载,发动这次袭击的,是日本轻巡洋舰川内号的舰载95式水上侦察机,驾驶员森澄夫三飞曹、机枪手藤岗与一一飞曹。
这架日机出现在这里,与龚款澄中队那次不成功的袭击很有关系。尽管这次轰炸未能命中,但有多发近弹,日军的确吓了一大跳。这种情况下,日军紧急命令出云号(驾驶员出崎三飞曹、机枪手宫田大尉)和川内号(森三飞曹)的两架舰载水上飞机冒着大风起飞,担任空中警戒,并随时给陆军提供支援。
日军飞行员的素质还是过硬的,在狂风中从水面起飞成功,随即隐入了周围的云团——出云舰和川内舰长年驻扎在上海,两舰的飞行员对当地空况非常熟悉。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7/1-20060G24J3157.jpg"/>
<blockquote><blockquote>中岛95式水上侦察机</blockquote></blockquot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