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明末当皇帝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是不会放过的。安溪本来已经属于福建的纵深内陆地方了,甚至是泉州府的中心地带了,吴三桂的军队竟然能够摸到安溪城下而不被发现,那么汀州府,龙岩州是不是已经落入了清军之手?陆涛不敢再想下去了。

这时,旁边的一名亲兵小声提醒道:“将军你看,敌军中有人出来了。”

陆涛向下一看,果然有一名骑兵向着城门过来,这名骑兵身上好像只带了一把弓,陆涛对身边的亲兵说道:“传令下去,先不要射箭!”

亲兵遂将他的军令一层层传下去了,陆涛盯着这名骑兵,见他慢慢的抵近距离城门一百五十余步的距离,停住不动,然后从背后取出一张长弓,弯弓搭箭将一杆羽箭射了进来,这个距离加上从下往上射,这只箭是没有什么威胁的,早有士兵拾起那支箭,将它递过来,这只箭上面绑着一纸小笺,他随手取下信纸,打开看了起来,看完后面色阴晴不定,项玉问道:“陆大哥,这心里面写了些什么?”

陆涛将信纸交给项玉,说道:“你自己看看吧,吴三桂让我们退出安溪,他要接管这座城市。”

项玉快速的将信纸上面的内容看了一遍,吴三桂在信中说的很漂亮,说是为了避免城中百姓的伤亡,也为了之后的谈判增加便利,还请城中守军一大局为重,让出城池,守军可以带着百姓一起撤退,或者自行撤退,他们绝对不会追赶。

项玉眉头皱了起来,不明白吴三桂的这信中的谈判是什么意思,于是问道:“大哥,吴三桂说的这谈判是什么?”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这个小城,兵少将寡,万难防守,他肯定不是要跟我谈判的,你看,他们还带了火炮。”陆涛伸手指向城外的敌军说道。

项玉循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见两边骑兵方阵中间出现了数十门大炮,他心中一震,心想之前还以为骑兵缺少攻城能力,这下可好,竟然还带着火炮,安溪果真是守不住的。

“大哥你打算怎么办?”项玉边说便看向了城内,他穿越到这个时代还没几天,可不想今天就交代在这里,万一陆涛说出什么誓于安溪共存亡的话来,那可就有苦难言,于是寄希望他能看在城中百姓的份上能够慎重考虑。

陆涛显然也是极难抉择,他看着身后的城市,又看看了城外的军队,联想到吴三桂在川陕一带的所作所为,不禁全身一震,过了良久,这才艰难的做出了决定,对着身边的副官说道:“传令下去,让弟兄们收拾东西,撤出安溪,带不走的东西一律烧毁。”

那副官一阵犹豫,最后还是开口说道:“将军,城中粮仓里面还有三千石粮食,也・・・・・也要烧毁吗?”

项玉知道历史,郑成功的军队即将面临粮食紧缺的局面,这三千石粮食对于大军来说极为宝贵,可不能在这里付之一炬。

第五章弃守安溪

于是不等陆涛的话说出口,连忙说道:“大哥,这些粮食还是带着吧,国姓爷他们新败,军队里或许正缺粮草,这些粮食或有大用,况且这吴三桂信中只让我们撤出安溪,可没有规定时间,虽说不可能拖到明天,但是我们一起出力,将这些粮食装车运走,那也不是难事。”

陆涛一听之下连忙改了主意,对副官说道:“让弟兄们都去装车,将城中能用的车都征集起来,记住,不要强抢,拿别人的车要付一定的银两,粮食能装多少装多少,剩下的装不了的都送给城中的百姓,去吧!”

那副官连忙下了城墙,一面召集士兵去粮仓搬运粮食,一面派人去城中收集车辆。

陆涛又对一名亲兵说道:“取笔和纸来,我要给城下的敌军回一封信,先稳住他们,为搬运粮食争取时间。”

亲兵领命去了,不多时便取来了笔和纸,陆涛遂修书一封,派人步行送出了城,他本可以用箭射出去,相信城外的敌军自然也会前来拾走,但是他却派人出城去,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没过多久,出城送信的士兵又带了一封信回城,吴三桂在信中让城中守军尽快收拾东西,必须在日落之前完全撤出安溪,陆涛看了一眼太阳,这时正值下午,离日落时分尚有两三个时辰的时间,他忧心城中粮食的装车和搬运情况,于是对项玉说道:“项老弟,还请你在这城墙上镇守一段时间,我去粮仓那里看看,若城外军队有什么异动,你便立马派人通知我。”

说完竟不等项玉回答就带了几名亲兵下了城墙,项玉心中一阵无奈,心想我一外人你又不给我指挥权,万一吴三桂突然翻脸,那我可真是束手无策了。

虽然心里这样想着,但是还是不敢有半点马虎,于是让张聪一一安排,他身边这几人都是他可以信赖和能够用得上的人,几人分别来到东南西北四门处,其中吴三桂的骑兵大军出现在了西门处,因此项玉和张聪两人便守在了西门,许三亮去了东门,邓明去了北门,李权到了南门,刘阳速度快,于是跟在项玉身边以方便几人见的信息传递。

不过吴三桂的大军并没有什么动静,这时西门外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五千人了,看上去杀气腾腾格外威武。

项玉此时心里想着安溪的军队会撤向何地,再往东走就到了泉州府,只是依着眼下的事态,泉州府也未必能够守得住,不过好在清廷此时的水师还很弱小,不能够从海上进攻泉州和厦门两地,这给清军的进攻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