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76
分类: qsxs
说着,一边咬牙切齿地拧白客的脸蛋,然后一下从炕上跳下来。
白客也跟着跳下来,两人一起向外走去了。
果然只隔了两趟房,拐了两下就到了。
看看斑驳的房门,再看看煤槽子,白客瞬间找回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刚打开门,卓玛便蹦蹦跳跳地走了。
白客也没打算邀请她进屋。
此时,白客家比卓玛家可是寒酸多了。
地上既没有水泥,更没有红油漆。
厨房里除了干硬的像石头一样的苞米饼子,没有任何可以嚼一嚼的东西。
当然,眼下看起来白客家的家具要比卓玛家高档多了。
大立柜、高低高、书桌、五斗橱一应俱全,统统都是手工实木卯榫结构。
而且家具表面用的油漆,北方人见都没见过。
叫做大漆,是西南几个地区特有的一种油漆。
40多年后,白客家的这几件家具都留了下来,油漆几乎没有任何损坏,依然光亮可鉴。
最神的是,白客家的这些异常沉重的家具,统统都是从老家搬过来的。
搬家前,白客的老爸白策不知道听哪个脑残忽悠,说东北缺木头,买不到家具。
所以,白策就买了木头现做家具,然后长途托运到东北。
这一路上,给国家贡献的运费估计也老鼻子了,连搬运工都吃的盆满钵满。
其实不光是家具,老爸白策几乎是将整个家都搬了过来。
什么缝纫机、收音机、藤椅,小孩儿的洗澡盆……
甚至瓶瓶罐罐都没放过。
三个榨菜坛子里,还装满了大米。
为了防止发霉,大米里放着花椒。
每次吃饭时,白客都抱怨吃了一嘴的花椒。
可一个月后,他便开始怀念这种花椒味的大米了。
因为在这个北方小城里,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细粮。
没有大米没有白面,顿顿都是苞米面。
白客坐在炕沿上,呆呆地打量着屋子里。
看看家具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各种照片。
最大最醒目的是父亲的军官照。
那时的父亲真是意气风发啊。
正胡思乱想之际,一阵推门的声音响起。
接着,是标志性的叹息声。
白客猛地跳下炕沿,推门出去。
又见到父亲了!
可就像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样。
军官照中的老爸和现实中的老爸完全是两个人。
此时的白策也就四十多岁,头发花白表情木讷,仿佛有六十多了。
白客鼻子根儿发酸,声音都有些哽咽了:“爸,你回来了!”
生活的重压已经让白策变得粗糙了,根本察觉不到白客身上轻微的变化。
“饿了吧?”白策从墙上拿下编织筐,“我这就买菜去。”
白策拎着筐推门出去了,白客目送着父亲的背影,内心中翻江倒海。
那一晚,白客明明听到父亲喊了一嗓子,但却懒得动弹。
结果第二天眼睁睁看着父亲再也没能醒来。
这一世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一天到来。
第三章 下一站两杠一
黑暗中,白客感到自己在不停地坠落,身下是无尽的深渊。
他拼命挣扎着醒了过来,看看身旁沉睡着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感觉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
但沉甸甸的尿泡却让他感觉到了真实。
他连忙从炕上下来,披着衣服,趿拉着哥哥的鞋子,向门外跑去。
在院子里,白客痛快淋漓地尿着。
尿裤子这事儿,白客一方面是心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生理原因。
他确实比一般的孩子尿泡子短。
白天喝水喝粥了,半夜一定会起夜。
一边尿着,白客一边想着。
既然老天给了这次重生的机会,首先就得改变家人的生活状况。
家人眼下最窘迫的是住房状况。
就这么一个一间半的破房子,还是向别人借来的。
如果白客可以早重生半年的话,他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这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大搬家。
说起来,白客全家人都算是半个当地人。
因为白客母亲秦咏梅的老家就离这个沙洲县不远,同属于蓝城市。
而白客的父亲白策也可以算半个蓝城市人。
白策18岁考取奉天炮兵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蓝城市的一个海岛上服役。
直到1970年退役,带领全家人回到南方老家。
作为一个北方人,秦咏梅不太习惯南方潮湿的天气。
于是,全家人回到老家六年后,她做了一个让白客大半辈子都不肯原谅她的举动。
她私下里拿走全家人的粮食关系、户口关系等等资料。
让她的三哥把全家人调回蓝城,落户到沙洲县。
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着。
等调令下来的时候,白策傻眼了,全家人都傻眼了。
此时,白策已经是老家的一家发电厂的副厂长了,事业小有起色,人际关系也如鱼得水。
白客也跟着跳下来,两人一起向外走去了。
果然只隔了两趟房,拐了两下就到了。
看看斑驳的房门,再看看煤槽子,白客瞬间找回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刚打开门,卓玛便蹦蹦跳跳地走了。
白客也没打算邀请她进屋。
此时,白客家比卓玛家可是寒酸多了。
地上既没有水泥,更没有红油漆。
厨房里除了干硬的像石头一样的苞米饼子,没有任何可以嚼一嚼的东西。
当然,眼下看起来白客家的家具要比卓玛家高档多了。
大立柜、高低高、书桌、五斗橱一应俱全,统统都是手工实木卯榫结构。
而且家具表面用的油漆,北方人见都没见过。
叫做大漆,是西南几个地区特有的一种油漆。
40多年后,白客家的这几件家具都留了下来,油漆几乎没有任何损坏,依然光亮可鉴。
最神的是,白客家的这些异常沉重的家具,统统都是从老家搬过来的。
搬家前,白客的老爸白策不知道听哪个脑残忽悠,说东北缺木头,买不到家具。
所以,白策就买了木头现做家具,然后长途托运到东北。
这一路上,给国家贡献的运费估计也老鼻子了,连搬运工都吃的盆满钵满。
其实不光是家具,老爸白策几乎是将整个家都搬了过来。
什么缝纫机、收音机、藤椅,小孩儿的洗澡盆……
甚至瓶瓶罐罐都没放过。
三个榨菜坛子里,还装满了大米。
为了防止发霉,大米里放着花椒。
每次吃饭时,白客都抱怨吃了一嘴的花椒。
可一个月后,他便开始怀念这种花椒味的大米了。
因为在这个北方小城里,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细粮。
没有大米没有白面,顿顿都是苞米面。
白客坐在炕沿上,呆呆地打量着屋子里。
看看家具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各种照片。
最大最醒目的是父亲的军官照。
那时的父亲真是意气风发啊。
正胡思乱想之际,一阵推门的声音响起。
接着,是标志性的叹息声。
白客猛地跳下炕沿,推门出去。
又见到父亲了!
可就像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样。
军官照中的老爸和现实中的老爸完全是两个人。
此时的白策也就四十多岁,头发花白表情木讷,仿佛有六十多了。
白客鼻子根儿发酸,声音都有些哽咽了:“爸,你回来了!”
生活的重压已经让白策变得粗糙了,根本察觉不到白客身上轻微的变化。
“饿了吧?”白策从墙上拿下编织筐,“我这就买菜去。”
白策拎着筐推门出去了,白客目送着父亲的背影,内心中翻江倒海。
那一晚,白客明明听到父亲喊了一嗓子,但却懒得动弹。
结果第二天眼睁睁看着父亲再也没能醒来。
这一世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一天到来。
第三章 下一站两杠一
黑暗中,白客感到自己在不停地坠落,身下是无尽的深渊。
他拼命挣扎着醒了过来,看看身旁沉睡着的父母和哥哥姐姐,感觉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
但沉甸甸的尿泡却让他感觉到了真实。
他连忙从炕上下来,披着衣服,趿拉着哥哥的鞋子,向门外跑去。
在院子里,白客痛快淋漓地尿着。
尿裤子这事儿,白客一方面是心理原因,另一方面是生理原因。
他确实比一般的孩子尿泡子短。
白天喝水喝粥了,半夜一定会起夜。
一边尿着,白客一边想着。
既然老天给了这次重生的机会,首先就得改变家人的生活状况。
家人眼下最窘迫的是住房状况。
就这么一个一间半的破房子,还是向别人借来的。
如果白客可以早重生半年的话,他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这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大搬家。
说起来,白客全家人都算是半个当地人。
因为白客母亲秦咏梅的老家就离这个沙洲县不远,同属于蓝城市。
而白客的父亲白策也可以算半个蓝城市人。
白策18岁考取奉天炮兵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蓝城市的一个海岛上服役。
直到1970年退役,带领全家人回到南方老家。
作为一个北方人,秦咏梅不太习惯南方潮湿的天气。
于是,全家人回到老家六年后,她做了一个让白客大半辈子都不肯原谅她的举动。
她私下里拿走全家人的粮食关系、户口关系等等资料。
让她的三哥把全家人调回蓝城,落户到沙洲县。
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着。
等调令下来的时候,白策傻眼了,全家人都傻眼了。
此时,白策已经是老家的一家发电厂的副厂长了,事业小有起色,人际关系也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