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原承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所以孩子两岁生日那天意外摔伤,又久久无法治愈后两人的关系迅速走到头。
  罗爸净身出户,据说回了老家,那个罗超没去过的老家,从此再无音讯。
  罗妈是半年后离开的。
  罗珊的头疼断断续续,发作时却很严重――小孩子甚至会疼到边哭边撞墙,但无数检查做过,却连病因都不能确定。
  除了花钱,罗珊的病看不到希望。
  罗妈给了罗超两个选项,一是放弃罗珊,任她自生自灭――近一年的治疗全是罗超在极力要求。
  二是她走,房子和罗珊留给罗超,她是再撑不住了,谁的人生不是人生?
  罗超选了第二项。罗妈一去不返,直到原承死前都没有她的任何讯息。
  罗妈走后罗超辍学,卖房,带着妹妹辗转求医……数年求医问药,走了很多弯路,直到在北京遇到李大夫。
  李大夫是国医圣手,在他那里虽然仍未确诊病因,但针灸之后罗珊的头痛得到了控制:疼痛期有了延长,痛感也开始减弱稳定。
  只是常驻北京治疗并不现实,罗超没法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打工,更何况打小工也维持不了在京花销,所以罗珊情况好转后他只能带她回来。
  家已经没有了,妹妹又病着没法上幼儿园,罗超求到外婆门上。
  外婆和他们原本就不亲近,现在更是迁怒,尤其罗珊――虽然她和自己女儿关系不好,但女儿因为这个孩子消失总是事实。
  原承猜测罗超是承诺了给她养老送终,因为王老太太那么刻薄自私的人,最后竟收留了两人。
  就这样,罗超打工,照顾妹妹,存钱或借钱按期去李大夫那里针灸。
  几年过去,不知是针灸起了作用,还是随着罗珊长大身体免疫力增强,虽然仍未确定病因,但她的情况渐渐稳定,不会再频繁头痛,也可以上学了。
  幸运的是小姑娘智商高,哪怕一学期只有一半时间在学校,她的成绩也很好,甚至小学还跳过两级。
  这是罗超最欣慰的地方。
  想到罗超参加家长会后的小得意,想到因罗珊自残他和罗超的争执,原承一声长叹。


第7章 罗超没办法
  7、曾经
  二十岁被老妈赶出门,二十三岁遇到罗超。
  一见倾心。
  罗超坦言他负担太重不能坑他,原承却毫不在意,只是热烈追求――那时他的羊杂店生意红火,他愿意和罗超一起扛,他相信未来可期。
  心疼罗珊,原承拿出买房的首付和装修款联系医疗中介,送他们去国外看病。
  心疼罗超,他为王老太太联系养老院。公立的排不上,他给她挑得私立机构都是中高档的――他愿意分担费用。
  他想和罗超好好过日子。
  然而王老太太愤怒着不愿走,罗珊病因终究没查出,原承自己却被陷害。之后他被迫关店,被巨额罚款,失去经营资格,几年积累一朝乌有。
  是罗超帮他筹齐罚款免了刑责,是罗超在他房租到期前装修了王老太太的七楼把他接回来,也是罗超把他拉出仇恨,重新给了他一个家。
  想起当日种种,罗超的付出深爱,原承用力闭了闭眼。
  只是再想到老房子,想到王老太太,又不免一声叹息。
  老房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城市改扩建的第一批拆迁房。没有电梯的七楼,他们就在七楼,六十二平的两室一厅,冬冷夏热。
  以前王老太太和罗珊住主卧,罗超重装时专门打了半间屋的榻榻米,底层置物,上面睡觉,还算宽敞。
  那时他们住次卧,只是十平米的空间,一床一桌一柜外只有个懒人沙发,床头柜都放不下,但他们依然满足。
  原承现在还记得,搬去的那晚他曾再三测量尺寸,试图在窗边放个小书架的情形。他有一大箱书,是老爸留下的,也是他搬去的最大行李。
  当时罗超信心满满,“咱们先将就几年,等把账还掉,珊珊病再好点我们就买房,到时给你打个一面墙的书柜。”
  他相信罗超,他笑着点头,他把那箱书塞进床底。
  然而直到他死前,书依然塞在床底。
  记恨他想送自己进养老院,从他进屋王老太太就各种找茬……可他舍不得罗超啊,就只能忍。
  终于,王老太太不大找茬了――她的老年痴呆严重了:能走动却不能自理、有沟通障碍却能喊叫、被害妄想、昼夜颠倒……
  虽然她还不打人,但罗珊也不堪其扰。住进去三年后,他和罗超让出小屋,在客厅角落支了张床。
  起初罗超还想做个隔断,但王老太太叫着嚷着莫名坚决地反对家里动工。
  之后就是她走丢、找回来再走丢,再回来又生病,罗珊病情反复……终于,用掉了全部预算和时间。
  罗超焦头烂额再无暇他顾,原承拉了条布帘权做遮挡――他以为只是权宜几天的,但直到他死,布帘都没换掉。
  搓搓脸,原承苦笑起来。
  自从让出卧室,他们亲密的次数就大大减少了,并且都放在了后半夜。那样的环境原承没有一点安全感,他宁愿浪费钱在外面开间钟点房。
  又两年后,某天凌晨王老太太突然冲出还一把拽掉帘子大喊大叫……那之后他们就再没了肌肤之亲。
  虽然当时他们只是纯休息,虽然即使就是做什么以她那时的智商也不明白,但原承还是大受打击――有两次罗超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