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良婿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腹拼死救他离开。
  沈括就是其一。
  那是三月的夜晚,下着瓢泼大雨。分明是春日,天却像今日这般出奇得冷。
  沈括领了二十余骑落了城门死守,他才逃出彤郡。城内熊熊烈火,兵器厮杀,见血封喉的声音让人齿寒。
  ……
  分明是才闭眼的事,清楚得历历在目。
  若不是沈括,他恐怕连彤郡都逃不出去。
  但他只要回到怀洲城,一切就尚有转机。
  这一路逃亡,随行的侍从死得死,伤得伤,等逃出彤郡,几十人的队伍只剩下了四五人。临到怀洲城,他终于摆脱了宫中暗卫和南蛮死士的追杀,却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亲信手中。
  他眼前一沉,意识在大雨的冲刷中慢慢消散……
  再睁眼,看到的却是眼前年少时的沈括。
  如同一场梦。
  ……
  沈yi辰只觉脑中昏昏沉沉,眼前的幕幕不知是错觉还是噩梦。
  “现在什么时候?”他沉声问。
  “戌时。”沈括会错了意。
  从“仁和”医馆出来,在路上又行了些时候,当是过了酉时,是戌时。
  沈逸辰没有应声。
  他脑中浑浑噩噩,额头微微有些发烫,唇边干涸。他伸手,掀起马上的帘栊,马车疾驰,映入眼帘的除了满眼的漆黑,便是官道。
  他蹙了蹙眉头:“这是哪里?”
  沈括应道,“侯爷,才出元洲城大半个时辰。”
  元洲城……沈逸辰垂眸。
  记忆中,他只去过一次元洲城。
  当年奉召入京,他途径过元洲城,探望旧识的恩师和同窗,还在元洲城呆了几日。
  那是弘德十九年二月的事。
  ――整整十年前!
  他之所以记得清清楚楚,是因为他在那里遇见了方槿桐。
  沈逸辰警惕的目光柔和下来。
  其实那个时候的方槿桐是何模样,个子有多高,他已经记不太清了。只依稀记得那时的她不过是个刚及笄的丫头,他对她的印象,只是方三叔的女儿。
  祖辈时候,方家同沈家曾是世交,他的祖父同方槿桐的祖父是袍泽之友。他幼时在祖父身边见过方世年,祖父让他唤过一声‘三叔’。后来祖父去世,沈家同方家的走动便少了。他也听说方世年在朝中任大理寺卿,却没想到会在元洲城遇到。
  他礼貌得唤方世年一声“三叔”。
  方世年也待他热忱。
  他同三叔在书房内说话,方槿桐就躲在屏风外偷听,虽然他不知道她那时在偷听什么,最终却是将那扇屏风推倒了,整个摔了个人仰马翻出来。
  窘迫至极。
  他记住了这个丫头。
  ……
  再后来不过一两年光景,他听到风声,大理寺卿方世年惹怒了圣意,方家被抄。听闻抄家时,竟然还搜到了方世年当年参与谋逆时的证据。
  听闻证据确凿,方世年被判秋后问斩,方家亦受牵连。
  方家男丁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女眷卖为罪奴,官/妓。偌大一个百年世家,忽然间倾覆。
  那时正逢先帝弥留,急下圣旨让他入京,他恰好在进京路上救下了方槿桐。
  他救方槿桐,是认出她是方三叔的女儿,动了恻隐之心。
  那时候的方槿桐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稍加修饰也算明艳动人。
  那也是他第一次认真看她。
  后来先帝薨逝,京中暗波涌动,他要留在京中助景王上位,便让沈括将她带回怀洲城暂避风头。
  彼时天下初定,随便一件小事在朝堂上都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掩人耳目,他娶方槿桐为妻。
  他也并非喜欢她,只是那时方家已经没有旁人了。而怀安侯府也盛极一时,他娶谁都会遭景帝猜忌,只能等待指婚。干脆捏造了一个小家碧玉的身份,她既可以在怀安侯府有个栖身之地,他也因此少了景帝的猜忌,两全其美。
  于是方槿桐在怀洲一待就是几年。
  有人的喜欢是一见倾心,有人的喜欢则是朝夕相处。
  他同她名义上夫妻做了几年,习惯了日日有她的身影,餐餐有她布菜。晨间她在苑中下棋,困了就倚在苑内的花亭内午睡,他经过时会给她披衣裳。
  年关时,会一同守岁。春日里,便一起踏青。
  怀洲的冬日不会下雪,她说想看下雪,他知道她是想念家人了,却从来不说。
  他也越发护短。
  他遣人暗中追查方家的事,结果矛头直指曾与她订婚的孟锦辰。
  方家出事后,孟锦辰便也忽然失踪了,成为谜团。
  除此之外,方家的事再查不到旁的信息。
  再往后,每当他离开怀洲,就会时常挂念起她,见了好玩的东西,还会让人捎回怀洲给她。他身边惯来没有旁人,却不知从何时起,眼中不能少了她。
  大约是弘景四年,趁他入京,南蛮细作潜入怀洲城生乱,听说还闯进侯府伤了不少人。消息传到京中,他一路快马加鞭,跑死了足足五六匹马,两个月的路程,他只用了不到三十日就赶回。
  槿桐在侯府门口迎他。
  他一跃下马,只字未语,揽她到怀中。
  此生都不想再放开。
  ……
  弘景五年,他和她有了一个儿子,生在六月。
  肉嘟嘟的,白嫩嫩的,仿若糯米丸子一般。
  槿桐取名‘小宝’。
  怎样都好!
  他和她的儿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