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个澡。
  重生了就要洗心革面,把身上的污秽都洗干净,然后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生活。
  正常情况下,上午九点多钟河边是没有什么人的,妇女们洗衣服通常都是午饭后到河边来。
  但是今天的小河边却出现了两个姑娘的身影,而且还是梁凉不认识的人。
  两个姑娘长相不错,估计应该是马戏团的。
  “两位美女!洗衣服呀?”梁凉蹲在河边说了一句后,两手捧水搓了两把脸。
  九十年代初期美女这个词还是一个没怎么开始使用的词汇,城市里现在流行叫小姐先生,北方农村则是姐妹哥哥的称呼。
  美女这个称呼可能让两个姑娘有点没适应,因此她们只是笑没有回答。
  “美女!有毛巾借用一下呗?”
  一个瓜子脸的姑娘把一条毛巾扔了过来。
  “哎呀姐!你这是有意见咋地,怎么像扔手榴弹一样。”
  两个姑娘咯咯笑。
  梁凉擦完脸把手巾还给瓜子脸,然后蹲到瓜子脸身边。
  “姐!马戏团的?”
  “是呀!”瓜子脸斜着眼睛看梁凉。
  姑娘长得挺好看的,看样子应该不超过二十岁,只是脸上的风尘气稍微浓了点。
  跑江湖的吗,这很正常。
  瓜子脸两只洗衣服的手臂非常的白,像墙上的大白一样,另一个圆脸姑娘的皮肤与她相比就差了不少。
  “你们从哪儿来呀?”
  “从东沟县那边一直溜过来的。”
  “你们是马戏还是歌舞呀?准备在我们这里演几场?”
  “歌舞!我们是纯歌舞团,正常情况像你们这种地方也就是演一场。”
  “一场多少钱?”
  “三块!”
  握草!这个票价可不便宜,现在看场电影也才一块多。
  不过歌舞梁凉还是有些兴趣的,总比看马戏团掉毛的动物有意思。
  歌舞团是什么歌曲好听就唱什么,什么舞蹈吸引人就跳什么,在文化生活匮乏的九十年代还是有很大市场的,特别是农村。
  “妹子!我晚上要去看能不能蹭张票啊?”
  瓜子脸歪头看了梁凉一眼,这个小哥模样还行,身体不错,胸前和手臂上隆起的肌肉让她的心有点心动过速。
  “刚才还叫姐怎么一转脸就变妹子了?”始终光笑没说话的圆脸姑娘这时插了一句。
  “先叫姐后叫妹这不很正常吗!”梁凉笑嘻嘻。
  “是不是叫来叫去叫媳妇啊?”
  到底是跑江湖的人,说话一点不矫情。
  “圆脸姐!看来你是有经验呀!被人家叫过?”
  两个姑娘又哈哈哈。
  “你多大呀就管我们叫妹子?”瓜子脸问。
  “十八了!”梁凉把自己的岁数长了一岁。
  “才十八呀!兰芝都比你大一岁。”
  这么说圆脸姑娘叫兰芝。
  “这意思是你更比我大了呗?你老今年有三十吗?”
  瓜子脸刷地对着梁凉甩了一手水过来:“人家才二十好不!”
  “看来这妹子是叫不成了,那还是叫姐吧,你甩了我一脸水是不是应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不告诉你!”
  “呵呵!那我是不是也应该往你身上甩水?我数三个数,你要是不告诉我...”
  梁凉两手就捧了一捧水,威胁意味十分严重。
  “一!二!...”
  “她叫明红玲。”圆脸提瓜子脸回答了。
  “姓明?真的假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姓明的。”
  “你没见过不一定没有。”明红玲白了梁凉一眼。
  “明姐!像你们这种规模的歌舞团,应该在公社级别演才对,怎么跑到下边大队来了?”
  这个歌舞团看大棚的规模应该有二十人上下的规模,在民间这应该算是大型歌舞团了,最低也应该在公社级别的地盘演出,而到大队级别就有些屈才了。
  到大队这一级别演出的通常都是十个人以下的小团队。
  “唉!”瓜子脸长长地叹口气。
  “我们歌舞团的男女头牌在前些日子被别的团撬走了,我们团的档次就一下掉下来了。原来我们是不到大队这一个级别来演出的,现在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走到哪儿演到那儿。”
  原来如此。
  其实他们选择平山大队这里也不错,这里属于三个乡镇的交界处。
  往东是白岛乡的同辉大队,往西北是莲山乡有两个村:沈堡村和下家河村。
  这几个大队的人口可是有好几千的,如果宣传到位,一场进个二三百人也不是难事儿,就看有没有人舍得三块一张的票钱了。
  “你们歌舞团的男头牌被撬走了?你看我到你们团当头牌怎么样?”
  梁凉没经过大脑就整出这么一句。
  明红玲和兰芝停下手里的活计齐齐看着梁凉。
  “你?你都会啥呀就想到我们团当头牌?”
  “不就是唱歌吗?我唱歌老厉害了。”
  “真的假的?唱两句听听。”
  “在这里清唱呀?这多没情绪呀。”
  “先听听你嗓子怎么样,都会什么歌?”
  “那可老了,流行歌曲就没有我不会的。”
  “你这张嘴倒是挺能吹的,还啥都会?那唱个《站台》听听。”
  梁凉以为她们能点出什么歌曲,整了半天整出首站台。
  他从河岸边折了两个六条,弄成架子鼓鼓槌长短,然后把明红玲的塑料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