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小之外,中班和大班的孩子混在一起玩。

“大江,你给我当马!”

“大江,过来,这次该你背我了!”

一说玩骑马打仗,几十个小男孩里,立马就冒出几个比较横的,吆喝着让大江给他们当马,其他小孩其实心里也想,但是胆子小一些,只能放弃了争夺最好战马的权利。

“一边去!今天我当大江的马,有谁不乐意的吗?”这时洪涛站了出来,走到一脸傻笑的大江跟前,扶着膝盖一哈腰,等着大江上马,那些孩子都愣了,不光孩子愣了,一边负责看着孩子做游戏的老师都愣了。

洪涛有这个本事镇住托儿所里的这些孩子吗?回答是肯定的,必须有!这倒不是因为他是穿越过来的,而是他用自身实力换来的,算是威望吧!一个4岁多的孩子,有个屁的威望?洪涛还真有,这得从他进入托儿所那天说起。

这个时代的托儿所,对于每个孩子的入托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都是硬性条件,第一点就是户口必须在托儿所所在的街道,第二点就是必须够3岁,太小了托儿所不收,没法照顾。

洪涛的户口肯定是在北新桥街道,他的家就住在托儿所北边,穿过一条胡同就是,距离200米,走着几分钟就到。他从小在姥姥家里长大,姥姥家就住在他们家旁边几十米的地方,是个大杂院。这到不是洪涛的父母不管他,一是因为洪涛的父母是双职工,两个人都要上班,二是因为他父母的工作稍微有点特殊。

洪涛的父亲是位大学老师,在首都钢铁学院教高等数学,也就是现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而洪涛的母亲是位医生,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工作。从表面上看,洪涛算是知识分子家庭了,父母的工作都很好。不过这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要是放在70年代,尤其是76年以前,洪涛的父亲就是一个标准的臭老九。

事实上他父亲还就是臭老九,教书肯定是不可能了,从洪涛记事起,父亲就被下放到首钢去劳动改造,每天天不亮就得蹬着他那辆二八加重自行车从东城区一直骑到石景山去,来回要50公里左右。你还别迟到,迟到了就是改造态度不好,说批斗一下就得批斗一下,土飞机一坐就是1小时。

而洪涛的母亲由于他父亲的缘故,也被派到农村去当赤脚医生了,专门到北京的郊区去给当地农民看病,那时候的交通不发达,从密云农村赶回城里,需要坐着往城里送菜的马车一大早就出发,然后再换乘长途车,再倒公共汽车才能到家,所以他母亲一周只能回来1、2次,家里就没人照看洪涛了,只能托付给洪涛的姥姥。至于洪涛的爷爷奶奶呢,他们都死得早,从小洪涛就没见过。

洪涛的姥姥就是一个小脚老太太,大字不识一个,看到一叫扁担,所以也教不了洪涛什么文化知识。姥姥家孩子比较多,他有2个姨2个舅舅,最小的舅舅只比他大8岁,所以老太太也没法整天看着他,基本就是放养。洪涛从小就跟着他这个小舅舅一起玩,而且小舅舅还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调皮捣蛋都出了圈了,是他姥姥家这几条胡同里年龄差不多孩子的头,结果洪涛这个性子也就跟着玩野了。

这些情况洪涛的父母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是一点辙都没有。他们自身都顾不过来,总不能天天背着自己儿子上台挨批斗去吧,更不能让他母亲天天背着他上山下乡去。

但是当洪涛刚3岁之后,洪涛的父亲就坚决要把洪涛送到托儿所去。为了这件事儿,洪涛的父亲还和洪涛的姥姥姥爷吵了好几次,按照姥姥姥爷的观念,自己家孩子还是放在自己家里看着放心,送到托儿所里怕洪涛受欺负。但最终还是没说服洪涛的父母,他还是被送到了托儿所里。

不过洪涛很给他的姥姥姥爷争气,在第一天入托的时候,打死也不去托儿所,抱着床脚就不松手啊,哭得满楼的人都出来劝他父亲,以为他父亲大早上的正打孩子玩呢。

这一天洪涛的母亲没回来,就剩洪涛父亲一个人,眼看自己上班就要迟到,想一想在台上坐着土飞机挨斗的情景,洪涛他父亲也顾不上什么说服教育了,直接把洪涛捆了起来,然后拿自行车驮着就送到了托儿所里。

托儿所的老师估计还是头一次看到被家长捆着送来的小孩,她们倒也没说什么,那时候的人大概都知道谁家里是个什么情况,毕竟都住这一片。她们把洪涛弄进了院子,连哄带劝带吓唬,结果愣是没把洪涛镇乎住,当她们松开洪涛身上的绳子后,洪涛撒腿就往院门跑,他要破门而逃。

这下老师们没辙了,只好把他抓回来,锁在教室的里屋,让他一个人反省反省,而老师们则带着其他小朋友在外屋玩游戏。洪涛在里屋越待越急,然后就把和他小舅舅学来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二百五劲头儿拿出来了,抄起一把小椅子,用椅子腿照着屋门就是一下。

那时候的门都是用木头做一个框架,中间在搭上两根木梁,然后用一种纤维板糊上的。也加上那种纤维板不太结实,洪涛这一椅子腿就把纤维板给砸漏了,把外屋的老师吓了一跳,很多小孩也被吓哭了。老师一看门都砸漏了,赶紧就把门给打开了,准备教训教训洪涛,谁想到门刚开开,一个小椅子就从里面飞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椅子很准确的砸到了老师的腿上,洪涛清楚的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