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晋当太子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原来是他,对于张华,司马y曾在史书上了解过,此人能在门阀政治盛行的晋朝以一介布衣官至司空,爵封郡公,自有其出众的地方。

而且他还是朝中少有正直有才能的官员,在武帝司马炎去世后,晋朝之所以在傻子当皇帝、贾后专权的情况下依旧维持平稳的局面,就是全靠张华在掌控朝局。

惠帝即位初,以张华为太子少傅,但他因有德望被杨骏嫉妒,不得参与朝政。

杨骏被杀后,贾后将废黜皇太后杨氏,群臣会集于朝堂,议者都顺承皇后旨意,以为“《春秋》贬绝文姜,今太后自绝于宗庙,也应废黜。”

只有张华仗义执言,认为“夫妇之道,不涉于父子关系,皇太后并没有得罪先帝。今杨骏为其亲,只能说不能为天下母仪,应仿效汉废赵太后为孝成后的例子,贬太后称号,仍称武皇后,居于别宫,以成全终养之恩”。

楚王司马玮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F等,内外兵乱繁起,朝臣恐惧,手足无所措。

张华告诉惠帝说:“司马玮以假诏书擅自杀害二公,将士仓促行事,认为是国家旨意,故听从司马玮。今陛下可派特使持幡使外军解除戒严,事件即可平息。”

惠帝采纳了张华的意见,司马玮的兵果然失败。及司马玮被杀,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张华辞去开府仪同三司。

随后贾谧与贾后共同商量,认为张华出身庶族,儒雅有谋略,上无威逼君主的疑虑,下为众望所归,打算依靠他总摄朝政,大事咨询于他。

此后张华遂受重用,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虽当惠帝昏弱贾后肆虐之朝,而天下安定,这都是张华的功劳。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张华后来在诸侯王叛乱时,判断错形势,导致其死于非命。当时贾后企图废立太子,赵王司马伦想要联合张华一举废掉贾后,但是被张华拒绝。原来张华想要坐收渔翁之利,他隐瞒下来赵王的阴谋,想要借司马伦之手除掉贾后。

可惜司马伦狼子野心,在掌握政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杀掉张华,并夷其三族。想到这儿,司马y倒是有点明白了,眼下还真只有张华比较合适。

此人比较受贾后重视,说的话贾后也许能听得进去,由他出面,司马y的计划成功的概率就大一些。

再说历史上张华还是太子支持者,在司马y被废时,也只有他仗义执言,只是贾后势大,太子最终还是被废。打定主意,司马y打算找机会见见这个西晋名臣。

第六章刘渊离京

白天。远在长安的赵王府。四个黑衣人鱼贯而入,惶恐下跪,不住用衣袖擦着冷汗。赵王司马伦带着心腹谋士孙秀随即进来。

四名黑衣人当即有些不安的请罪道:“臣等拜见王爷,辜负了王爷的重托,请王爷降罪。”

司马伦一脸暴怒:“你们不是对寡人说没有任何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太子为何没有被除掉?知不知道为了你们寡人甚至花大价钱买通了东宫侍卫,就这你们竟然连一个半大孩子都收拾不掉,实在太让寡人失望了。”

四名黑衣人满脸惶恐,赶紧跪下磕头:“这……臣等有罪。臣等辜负了王爷期望,耽误了王爷的大计……”

“行了,别废话了!请王爷息怒,虽然这次没有除掉太子,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可以增加太子跟贾后之间的仇恨。”

司马伦有些厌恶的看了一眼四个黑衣人,但是就是这帮无能的家伙,破坏了他早就筹谋好的计划:“你们这帮废物!要不是看在你们多年辛苦的份上,寡人早就让侍卫将你们拖下去剁了喂狗。还好这次先生处理的及时,没有让朝中大臣知道,否则的话不知又要酿成什么风波。”

四名黑衣人:“谢王爷不杀之恩,我等愿为王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伦扫了他们一眼吩咐道:“从今天起你们要给本王一步不离的紧盯着太子,只要他一离开东宫,你们就找机会干掉他,明白吗?”

“遵命!”

“老老实实给寡人卖命,将来少不了你们的荣华富贵,下去吧!”

“是!”

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外戚杨骏辅政。杨骏便任命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自去年刘渊带着两个儿子进京之后一直留在京都洛阳,这段时间他亲眼目睹了晋室官员的腐化堕落。

朝中大臣不思尽忠保国,反而争权夺利,大肆掠夺普通百姓的财富。尤其是权臣杨骏被杀,皇后贾南风更是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政治风暴,在这期间,辅政大臣司马亮被杀,楚王司马玮被杀,总之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他。

最近一年整个洛阳都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受到牵连者多达几万人。刘渊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晋室内部发生的争权夺利行动,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地在一旁观察着,亲眼看着武帝司马炎建立的江山一步步滑向深渊。

刘渊是个有野心的人,否的话当初他也不会留在洛阳积极的学习汉人文化,由于表现出众更是得到当时汉人文人的推崇,最后被王浑推荐给司马炎。在大晋灭亡东吴过程中,刘渊差点被任命为先锋大将,只是最后被大臣所阻。

司马炎死前最后一年,刘渊被任命为北部都尉,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