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太子自辩以“重要”和“紧急”为标度,排列了奏本的顺序。但这些太子认为不重要不紧急的本子,在皇帝眼里却是国家纲常所在,用人的尺度规矩,乃是最重要的政事。因此上,崇祯帝改为从最下面的本子开始批阅,算是铁了心要扑进文臣党争的祸堆里。

朱慈R退出文华殿,刚一转身,一股热浪便迎面扑了上来。他眯起眼睛抬头看了看云层里的太阳,隐约露出了轮廓。索xìng再烈一些呢?最恨这样不晴不雨地多云天,让整个天地都显得压抑。

“chūn哥儿,回宫么?”东宫侍卫周镜见朱慈R出来了,连忙上前,一边招呼着随侍的太监打起罗素方伞、团扇,先遮住暑气再说。

因为出生在仲chūn之季,太子的rǔ名理所当然地采用了“chūn”字。而且东宫又称chūn宫,所以“chūn哥”之名,实至名归。

当然,这rǔ名也不是谁都可以叫的。除了父皇母后等亲近皇亲,只有rǔ母和宫里的两个管教婆婆可以这么叫他。自从他断nǎi之后,rǔ母便被遣散了,这也是为了防止客氏故事。后来甄选东宫侍卫,周镜领班,便又多了个人可以如此叫他。

周镜是周皇后的堂兄,算起来还是太子的舅舅。

被一团yīn凉笼罩,朱慈R总算缓过一口气来,往前走了两步,方才道:“坤宁宫。”

坤宁宫是周皇后的寝宫,世人所称的中宫。

以朱慈R十五年的生活经验看来,有些不甚重要的事,与其求皇帝陛下,还不如去求皇后娘娘。

当然,在这紫禁城里,说话最管用的其实是皇伯母懿安皇后,张老娘娘。她是天启帝的皇后,当年就是她力主选定了周皇后为信王妃,又在天启皇帝驾崩时坚定地迎信王入主大内,承继帝位,所以说话的分量很重。

张老娘娘对于朱慈R这位皇太子自然也是关怀备至,时常让人送来玩具,也常常召太子过去考校功课。不过这位娘娘为人太过于中正,远不如母后周娘娘懂得变通,诸如出宫主事这种请求,肯定会被她当做离经叛道的念头大加封杀。

――说来说去,这年龄太小还真是个大障碍啊!

朱慈R走在罗素伞下,心中不由一叹。在他看来,其实崇祯初年的时候天下还没到非亡不可的地步,崇祯四年、十一年、十五年,都有彻底消弭民乱的机会。然而究其原因,一者是崇祯的摇摆不定,再者就是能臣良将纷纷折戟,庸碌之人窃据高位。

这些年来,每每听到那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丧生,都让朱慈R心惊胆颤。等到了去年,松山大败的消息传来,洪承畴和曹变蛟也战死了,彻底让他心中麻木,寻思着最后逃亡的机会。

只要能逃出紫禁城,逃出京师,他就能去南京重整江山……只要大明的法统不断,南明内讧的惨剧起码不会接连爆发。若是南京守不住,还可以去四川、云南、海南岛或者大员。以南明那帮昏君都能撑四十年,对于自己而言,光复大明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一切的基础在于:逃出去。

在朱慈R又一次在脑海中推演光复计划的时候,大队仪仗已经穿过了乾清门,进入了内宫。这个被无数人向往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三千佳丽,也罕见鼓瑟吹笙。

只有压抑和束缚。

作为一个有着成年人灵魂的青少年,这种压抑让他自诩坚韧的神经着实受到了考验。

“皇后娘娘传太子觐见。”内侍高声诵传道。

此时,朱慈R刚刚在坤宁宫门口站定。

有时候皇宫就像是个魔法世界,有许多看不见的小jīng灵将所有的事都做完了。

朱慈R振了振大红常服,往坤宁宫正堂大步走去。

周后身穿淡素比甲,坐在正堂正椅,在看到儿子的刹那,眼角上原本看不见的鱼尾纹浅浅地浮了出来。

“chūn哥儿来了。”周后微微侧身,纤细的手落在座椅的扶手上。她的手指细白光洁,因为亲自纺纱织布,所以没有留指甲的习惯,看起来干净利索。

“长子慈R问母后殿下坤安。”朱慈R长揖作礼,见母后抬手,便顺势站直。

一本正经地做完这些无所谓的虚套,便可以一脸无所谓地说些正经事了。

第二章日日长看提众门(二)

宫女搬来了绣墩,放在皇后下首。

朱慈R稳稳地坐了上去,等母后开口询问。在这个深宫中生活了十五年之后,所有的礼仪规范已成了条件反shè。

他听说外面早已经礼崩乐坏,内衣外穿、男穿女衣,但天家乃亿兆百姓的表率,在外廷有文官盯着,在内廷也有老宫人、婆婆妈子盯着。别说自己只是个尚未成年的太子,就算是皇帝陛下,若是有些违礼的举止,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指摘出来。

说起来这些宫人阉宦都是天家的奴仆,但是在这个大内,他们早就成了dúlì的群落,只是需要借助皇权这颗大树汲取养分罢了。

而且太祖皇帝当初定下的规矩:后妃一律从小户人家中选入。

这样防止了大明重蹈汉朝外戚专权的可能xìng,但也导致了大明皇家成为一个非贵族的贵族领袖,以至于历代皇帝要么叛逆得无法沟通,要么就顺从得如同羊羔。

不过朱慈R没有资格抱怨这点。正是因为后妃帝王都有小家情节,所以大明皇帝中不乏痴情之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