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
分类: qsxs
又十年,她今年年初整理书房重温这段话,心中五味杂陈,思来想去决定卖掉房子。
总价逾千万的独幢洋房并不容易脱手,看房的多,愿意买房的少,她昨晚才从中介那儿接到好消息:一位外国人的代理律师选在今天看房。
言下之意是外国人不差钱。
林喝完咖啡,在客厅里稍坐片刻,门铃被中介按响。
和以往的接待流程相同,她向代理律师介绍洋房的建筑面积、格局、周边配套等等内容。代理律师看完房子,问道:“林小姐的房子装修得很奢华,为什么舍得转卖?”
面对买家最关心的问题,林出奇地沉默。
最终她平静地回答了一句话:“其实我舍不得。”
代理律师没有其它问题,拍完几张照片就走了,中介也随即离开。
林原以为看房结果又不了了之,岂料晚上七点接到中介的电话,通知她明早去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办理过户。
长期卖不出去的老洋房突然在一天之内售出,她的心底充斥着说不出的难过,如同被刀刃从心口狠狠地剜掉一块肉,会疼,更多的感受则是一波继一波如潮水般涌上来的抑郁和慌张。
临床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可以概括这种症状:相对剥夺感。
林和自己说必须冷静。
但她很难冷静,她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从楼下走到楼上,来来回回走了很久很久,走累了,脑子也清醒了,才搬把椅子坐到露台。
两年前种植过花花草草的露台,如今只剩下刺骨的冬风。
她静静地凝视着不远处的居民楼,万家灯火,灯光璀璨温暖,脑海里完全能够想象到邻居们正在做什么……吃饭,洗碗,品茶,谈天。
她对于这样的日常生活相当熟悉,可是转过脸看一眼身后,偌大的洋房空荡荡的,没有一丝人气,白晃晃的灯光十分刺眼。
林伸手关灯,一盏继一盏。
灯光渐弱,当最后一盏灯熄灭,无边无际的黑暗包围了她。
她连影子都没有。
她一无所有。
*
天灰蒙蒙亮时,林离开露台回到卧室睡了一会儿,醒来头晕沉沉的,像是感冒,嗓子又干又涩异常疼痛。
她强打精神吃了点药,有条不紊地换衣服化妆,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精神奕奕而不是萎靡不振。
半小时后,林抵达房产中介的办公大楼。
房屋买卖合同早就准备好,代理律师已经签完买家姓名,就等她签字。
感冒药令她精神不济,她慢腾腾提笔,刚写下“林”字的第一道笔画,余光瞥见房屋买卖合同里的购房者姓名。
买售人(乙方):萧淮
萧淮?
林的瞌睡劲霎时消下去。
无论买房的“萧淮”是不是昨天送她回家的“萧淮”,购房者姓萧,这真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
林放下笔,费力地从嗓子里挤出一句话:“对不起,房子不卖了。”
代理律师没说什么,给委托人萧淮拨打电话。
中介指望着过户之后抽取佣金,哪能同意林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马上反问:“林小姐,你对成交价格不满意?”
林摇头,走出办公大楼。
中介追出去,追着她走到大马路,见她伸手扬招出租车,顿时着急了:“林小姐,我们再谈谈?”
这时驶来一辆出租车,林打开车门,中介用身体挡住她不让上车,朝马路对面挥手,语气异常激动:“萧先生!”
林应声回头,看见一个人从黑色商务奔驰车里走下来。
他身形修长,侧脸的线条深刻明朗,仅仅挺拔地站着,气势便完全显露出来,沉稳内敛又散发出成熟男人的压迫感。
林立在原地,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他。原以为绝对不会有交集的陌路者,毫无预兆再度与她相逢。
萧淮走近,停步。
中介张口就说:“萧先生,林小姐对成交价不满意,有意和您再商量下。”
林微微一张嘴,想要解释,萧淮从中介身上收回目光来看她,微凉的视线落在她的眉眼,淡淡道:“可以。”
摒除中介律师,没有其它地方比奔驰车里更适合进行短暂的交谈,况且助理们也不在。
车子的中间区域有两个VIP专座。萧淮坐在左座,旁边还空着一个。林没有坐到他的身旁,而是和昨日那样轻轻拉开车门,坐在离他最远的副驾位。
她静默一瞬,转过身体,抬眸望向萧淮。
视线交汇的刹那,她偏下脸,顺手将一缕垂下来的长发捋在耳后:“萧先生,我对房屋售价没有异议。”从她发出第一个音开始,便是极其吃力地扯着嗓子说话,其中“异议”两个字沙哑得几乎变成“一一”。
她自觉表述不清,停顿会儿再开口:“由于个人原因,我不打算卖……”
“请稍等。”萧淮唤住她,递过来笔和记事本。
这是高级助理的记事本,特别厚实,用德文和日文写满各式各样的金融数据、前景预测、行程安排之类的内容,密密麻麻的,其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林翻到最后一页,用笔写字。
车里本就安静,她不开口,他也不说话,气氛愈发沉寂下来。
车窗对着喧闹的马路,不时有几位行人匆匆忙忙地经过,也有急躁的私车司机按响喇叭,然而萧淮极有耐心等待着,时间流逝的速度似乎变得缓
总价逾千万的独幢洋房并不容易脱手,看房的多,愿意买房的少,她昨晚才从中介那儿接到好消息:一位外国人的代理律师选在今天看房。
言下之意是外国人不差钱。
林喝完咖啡,在客厅里稍坐片刻,门铃被中介按响。
和以往的接待流程相同,她向代理律师介绍洋房的建筑面积、格局、周边配套等等内容。代理律师看完房子,问道:“林小姐的房子装修得很奢华,为什么舍得转卖?”
面对买家最关心的问题,林出奇地沉默。
最终她平静地回答了一句话:“其实我舍不得。”
代理律师没有其它问题,拍完几张照片就走了,中介也随即离开。
林原以为看房结果又不了了之,岂料晚上七点接到中介的电话,通知她明早去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办理过户。
长期卖不出去的老洋房突然在一天之内售出,她的心底充斥着说不出的难过,如同被刀刃从心口狠狠地剜掉一块肉,会疼,更多的感受则是一波继一波如潮水般涌上来的抑郁和慌张。
临床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可以概括这种症状:相对剥夺感。
林和自己说必须冷静。
但她很难冷静,她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从楼下走到楼上,来来回回走了很久很久,走累了,脑子也清醒了,才搬把椅子坐到露台。
两年前种植过花花草草的露台,如今只剩下刺骨的冬风。
她静静地凝视着不远处的居民楼,万家灯火,灯光璀璨温暖,脑海里完全能够想象到邻居们正在做什么……吃饭,洗碗,品茶,谈天。
她对于这样的日常生活相当熟悉,可是转过脸看一眼身后,偌大的洋房空荡荡的,没有一丝人气,白晃晃的灯光十分刺眼。
林伸手关灯,一盏继一盏。
灯光渐弱,当最后一盏灯熄灭,无边无际的黑暗包围了她。
她连影子都没有。
她一无所有。
*
天灰蒙蒙亮时,林离开露台回到卧室睡了一会儿,醒来头晕沉沉的,像是感冒,嗓子又干又涩异常疼痛。
她强打精神吃了点药,有条不紊地换衣服化妆,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精神奕奕而不是萎靡不振。
半小时后,林抵达房产中介的办公大楼。
房屋买卖合同早就准备好,代理律师已经签完买家姓名,就等她签字。
感冒药令她精神不济,她慢腾腾提笔,刚写下“林”字的第一道笔画,余光瞥见房屋买卖合同里的购房者姓名。
买售人(乙方):萧淮
萧淮?
林的瞌睡劲霎时消下去。
无论买房的“萧淮”是不是昨天送她回家的“萧淮”,购房者姓萧,这真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
林放下笔,费力地从嗓子里挤出一句话:“对不起,房子不卖了。”
代理律师没说什么,给委托人萧淮拨打电话。
中介指望着过户之后抽取佣金,哪能同意林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马上反问:“林小姐,你对成交价格不满意?”
林摇头,走出办公大楼。
中介追出去,追着她走到大马路,见她伸手扬招出租车,顿时着急了:“林小姐,我们再谈谈?”
这时驶来一辆出租车,林打开车门,中介用身体挡住她不让上车,朝马路对面挥手,语气异常激动:“萧先生!”
林应声回头,看见一个人从黑色商务奔驰车里走下来。
他身形修长,侧脸的线条深刻明朗,仅仅挺拔地站着,气势便完全显露出来,沉稳内敛又散发出成熟男人的压迫感。
林立在原地,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他。原以为绝对不会有交集的陌路者,毫无预兆再度与她相逢。
萧淮走近,停步。
中介张口就说:“萧先生,林小姐对成交价不满意,有意和您再商量下。”
林微微一张嘴,想要解释,萧淮从中介身上收回目光来看她,微凉的视线落在她的眉眼,淡淡道:“可以。”
摒除中介律师,没有其它地方比奔驰车里更适合进行短暂的交谈,况且助理们也不在。
车子的中间区域有两个VIP专座。萧淮坐在左座,旁边还空着一个。林没有坐到他的身旁,而是和昨日那样轻轻拉开车门,坐在离他最远的副驾位。
她静默一瞬,转过身体,抬眸望向萧淮。
视线交汇的刹那,她偏下脸,顺手将一缕垂下来的长发捋在耳后:“萧先生,我对房屋售价没有异议。”从她发出第一个音开始,便是极其吃力地扯着嗓子说话,其中“异议”两个字沙哑得几乎变成“一一”。
她自觉表述不清,停顿会儿再开口:“由于个人原因,我不打算卖……”
“请稍等。”萧淮唤住她,递过来笔和记事本。
这是高级助理的记事本,特别厚实,用德文和日文写满各式各样的金融数据、前景预测、行程安排之类的内容,密密麻麻的,其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林翻到最后一页,用笔写字。
车里本就安静,她不开口,他也不说话,气氛愈发沉寂下来。
车窗对着喧闹的马路,不时有几位行人匆匆忙忙地经过,也有急躁的私车司机按响喇叭,然而萧淮极有耐心等待着,时间流逝的速度似乎变得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