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怪探之连环报》
分类: txts3
出现,我发现只有你和我心意相通,算是一路人,所以特来关照你。
天啊,我听了这话不由得头皮一阵发紧,嘴唇一阵发紫,心想,这位祖宗别是想干什么吸血剜心、借尸还魂的勾当。
那声音立刻洞察到了我身体的轻微颤抖,更加靠近我的耳朵,轻柔地说:别害怕,小子。我只是想借你的笔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让我们家族的后人知道,我们独孤家还曾有人这样活过。
啊?我古文不好,作文也没及过格!
不用你写,我用心意默示你,你记录就行。
我,我最近有点忙……
你不要盘算得失了,我虽然没钱给你,但可以允许你把我默示你的故事挂到你们那个什么网上,我相信你从此不会发愁饭辙了。
真的?这倒是很对我的心思,不过……
你在奇怪我怎么能知道你在想什么?
啊!?
因为我是大唐长安城最出色又最奇怪的探子,揣度人心是我的看家本领,我所谓的故事就是关于我和我的案子的。这是我们独孤家族的一笔精神财富,我选了一千多年才选中你记录它,难道你还要推辞吗?
不得不承认,虽然看不见他,我确实感受到了他惊人的洞察力。事到如今我还能怎么办?
除了当好这位祖宗的孝子贤孙加笔杆子,我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所以你们下面要看到的所有故事都不是我编造出来的,而是我受这位神奇先祖的心灵默示而写下的。不要太突出他个人,而是把他和另外两位怪怪的长安探案者拉在一块儿说事,也是他的主意,我只是照录而已。其实我本人没什么文化,总写错别字,统共没看过几本小说,更别说创作了。因此郑重声明,文责自负,哪些内容您看着不顺眼,我就把我这位祖宗的联系办法告诉你,你找他算账好了。
最后再说说署名的事,本来我作为我们家族唯一被独孤仲平先祖选中的后人来记录他的事迹,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署上我独孤小西的大名的。但近来忽然发现西字颇不当时令,我又不想改名叫小东,所以还是不惹麻烦为好。好在仲平先祖的神断本事我在记录的过程中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如索性就充了他的门下,也好将来打他的旗号出来混。这就是我现在署名得来的因由。
列位看官,现在就请随着我的笔一起来吧,我们不玩穿越,我们只是一起回想……
楔子
这时已是晚唐文宗年间,连空气中都散发出奢靡和罪恶的气息。
白日将尽时分。
北风掠过几乎半人高的连绵荒草,泛着幽微而惨淡的光。廓落的原野很快将被黑暗笼罩,这时的乐游原本该是没有人的,但他却已经在这里伫立了许久。
位于朱雀大街以东,升平坊、新昌坊一带的乐游原,本是一片隆起的高坡,自先汉起便是皇族显贵游乐之所。经过隋唐两朝扩建,尤其自开元以来诸王公主的悉心经营,每逢上巳、重阳之日,冠盖云集、车马拥塞,即便赶不上曲江之盛况,也不啻是长安士庶赏玩的胜地。
这么多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曾多少次登上这片高耸的冈原。
开阔的地势总能满足那些终日被高大城池拘束的人群渴望自由的心境,而真正让他相看不厌的,既不是草长莺飞、菊香枫浓,亦不是米酒醇厚、红幄风流,而是每逢冬日黄昏,乐游原上这萧索荒芜的景致。那时候她还在他的身边,也曾冒着寒风陪他来过许多次,但她从来就不懂他为什么如此执着。说实话,那时他自己其实也弄不清楚,不过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心底蠢蠢欲动罢了。
然而,就在今天——
就在今天,当他又一次登上原野举目四望,那一直说不清道不明又始终盘踞在心里的东西就这样突然活了起来,毫无预兆却又难以抑制,让他的胸口忍不住胀痛。
他们必须死——
而我,将亲手杀了他们!
只一刻,他几乎不能自已地想要大喊,却又发现任何音调、词句都不足以表达此刻他内心的澎湃。他知道他要哭了,而这场恸哭注定将和那一天一样是喑哑的!
风很冷,很硬,瞬间已吹干他眼角的泪痕。
暮色中有梵唱隐隐传来,那是山坡下青龙寺的僧侣的晚课。“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尽管他算不上通晓文采,白乐天的诗句依然情不自禁地在他脑海中浮现,虽然诗人吟咏的并非这眼前的乐游原,但在此刻的他看来,却是无比的恰如其分。
野火烧不尽的到底是什么呢?他忍不住这样想,而当春风降临,又真的会再次复苏吗?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神,可他即将要做的却是只有神明才能做的事。他也知道这么做是不被允许的,但既然已经有了成为神的觉悟,这世俗的力量又怎么能够阻止他呢?
此时,如果刚好走过乐游原下的独孤仲平抬头仰望,视线或许会穿透冥冥暮色,与他的目光交接。那么独孤仲平也许能从那一双焦灼而狂热、饱含按捺不住的狂喜与决绝的眼神中读出迫在眉睫的危险。也许这世间只有独孤仲平才具有这样的能力,但命运没有给予这样的机会,独孤仲平低着头,匆匆穿过乐游原下的街道,赶往刑部大牢,那里有个故人更牵动他的心绪。
夜幕低垂,原野更显苍茫。
他俯瞰着山坡下渐渐明亮起来的城市。具体的计划已然在脑海中成形,很快,他们就将以复仇的名义被一一杀死,那是对他们所作所为应有的惩罚。而且,决不能让他们毫无知觉地轻松死去,一定要让他们在赴死之前感受到无尽的痛苦和恐惧。
他深深吸了口气,忽然觉得已有春天的气息在
天啊,我听了这话不由得头皮一阵发紧,嘴唇一阵发紫,心想,这位祖宗别是想干什么吸血剜心、借尸还魂的勾当。
那声音立刻洞察到了我身体的轻微颤抖,更加靠近我的耳朵,轻柔地说:别害怕,小子。我只是想借你的笔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让我们家族的后人知道,我们独孤家还曾有人这样活过。
啊?我古文不好,作文也没及过格!
不用你写,我用心意默示你,你记录就行。
我,我最近有点忙……
你不要盘算得失了,我虽然没钱给你,但可以允许你把我默示你的故事挂到你们那个什么网上,我相信你从此不会发愁饭辙了。
真的?这倒是很对我的心思,不过……
你在奇怪我怎么能知道你在想什么?
啊!?
因为我是大唐长安城最出色又最奇怪的探子,揣度人心是我的看家本领,我所谓的故事就是关于我和我的案子的。这是我们独孤家族的一笔精神财富,我选了一千多年才选中你记录它,难道你还要推辞吗?
不得不承认,虽然看不见他,我确实感受到了他惊人的洞察力。事到如今我还能怎么办?
除了当好这位祖宗的孝子贤孙加笔杆子,我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所以你们下面要看到的所有故事都不是我编造出来的,而是我受这位神奇先祖的心灵默示而写下的。不要太突出他个人,而是把他和另外两位怪怪的长安探案者拉在一块儿说事,也是他的主意,我只是照录而已。其实我本人没什么文化,总写错别字,统共没看过几本小说,更别说创作了。因此郑重声明,文责自负,哪些内容您看着不顺眼,我就把我这位祖宗的联系办法告诉你,你找他算账好了。
最后再说说署名的事,本来我作为我们家族唯一被独孤仲平先祖选中的后人来记录他的事迹,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署上我独孤小西的大名的。但近来忽然发现西字颇不当时令,我又不想改名叫小东,所以还是不惹麻烦为好。好在仲平先祖的神断本事我在记录的过程中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如索性就充了他的门下,也好将来打他的旗号出来混。这就是我现在署名得来的因由。
列位看官,现在就请随着我的笔一起来吧,我们不玩穿越,我们只是一起回想……
楔子
这时已是晚唐文宗年间,连空气中都散发出奢靡和罪恶的气息。
白日将尽时分。
北风掠过几乎半人高的连绵荒草,泛着幽微而惨淡的光。廓落的原野很快将被黑暗笼罩,这时的乐游原本该是没有人的,但他却已经在这里伫立了许久。
位于朱雀大街以东,升平坊、新昌坊一带的乐游原,本是一片隆起的高坡,自先汉起便是皇族显贵游乐之所。经过隋唐两朝扩建,尤其自开元以来诸王公主的悉心经营,每逢上巳、重阳之日,冠盖云集、车马拥塞,即便赶不上曲江之盛况,也不啻是长安士庶赏玩的胜地。
这么多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曾多少次登上这片高耸的冈原。
开阔的地势总能满足那些终日被高大城池拘束的人群渴望自由的心境,而真正让他相看不厌的,既不是草长莺飞、菊香枫浓,亦不是米酒醇厚、红幄风流,而是每逢冬日黄昏,乐游原上这萧索荒芜的景致。那时候她还在他的身边,也曾冒着寒风陪他来过许多次,但她从来就不懂他为什么如此执着。说实话,那时他自己其实也弄不清楚,不过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心底蠢蠢欲动罢了。
然而,就在今天——
就在今天,当他又一次登上原野举目四望,那一直说不清道不明又始终盘踞在心里的东西就这样突然活了起来,毫无预兆却又难以抑制,让他的胸口忍不住胀痛。
他们必须死——
而我,将亲手杀了他们!
只一刻,他几乎不能自已地想要大喊,却又发现任何音调、词句都不足以表达此刻他内心的澎湃。他知道他要哭了,而这场恸哭注定将和那一天一样是喑哑的!
风很冷,很硬,瞬间已吹干他眼角的泪痕。
暮色中有梵唱隐隐传来,那是山坡下青龙寺的僧侣的晚课。“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尽管他算不上通晓文采,白乐天的诗句依然情不自禁地在他脑海中浮现,虽然诗人吟咏的并非这眼前的乐游原,但在此刻的他看来,却是无比的恰如其分。
野火烧不尽的到底是什么呢?他忍不住这样想,而当春风降临,又真的会再次复苏吗?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神,可他即将要做的却是只有神明才能做的事。他也知道这么做是不被允许的,但既然已经有了成为神的觉悟,这世俗的力量又怎么能够阻止他呢?
此时,如果刚好走过乐游原下的独孤仲平抬头仰望,视线或许会穿透冥冥暮色,与他的目光交接。那么独孤仲平也许能从那一双焦灼而狂热、饱含按捺不住的狂喜与决绝的眼神中读出迫在眉睫的危险。也许这世间只有独孤仲平才具有这样的能力,但命运没有给予这样的机会,独孤仲平低着头,匆匆穿过乐游原下的街道,赶往刑部大牢,那里有个故人更牵动他的心绪。
夜幕低垂,原野更显苍茫。
他俯瞰着山坡下渐渐明亮起来的城市。具体的计划已然在脑海中成形,很快,他们就将以复仇的名义被一一杀死,那是对他们所作所为应有的惩罚。而且,决不能让他们毫无知觉地轻松死去,一定要让他们在赴死之前感受到无尽的痛苦和恐惧。
他深深吸了口气,忽然觉得已有春天的气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