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镜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的深浅。他从崖边跳下,转眼便穿入云雾之,绝壁间横生的树枝怪石影影绰绰,从他身边流过。

各种障碍物上稍稍借力,余慈下降的速越来越慢,终窥准一处突出崖壁的山岩横梁,轻飘飘落上面。此地,虾须草的独特香气愈浓厚,只是隔着大雾,想要确认准确位置,还需要一段时间。

石梁上停留了小半刻钟,周边雾气没有任何散去的迹象,余慈却已经锁定了目标,当下也不迟疑,小腿力,身子如箭矢一般朝侧方浓雾射去。

崖壁上借力,转眼横掠过七丈距离,正如他预判的那样,间没有任何障碍物,雾气,斜立岩隙间的巨松影像越来越清晰,余慈着岩壁滑上去,轻轻落树根处,动作像猫一般轻巧。

落下的同时,峡谷吹起大风,强劲的风力卷得巨松咯吱作响,也让周边的雾气迅速流动起来。

余慈运足目力,透过变得轻薄的雾障,很是欣喜地看到,巨松树干前端,层层松枝之内,飘荡着数十根头丝般的细影,时起时落,似乎下一刻便会被大风扯断,但多的还是缠绕到树干、枝桠上面。

那便是虾须草了。

第6章采药

第6章采药

余慈必须要感谢自己的生身父母,是他们给了自己一项超出常人的天赋。即是他之前用到的超凡嗅觉。他天生嗅觉灵敏,能够将混掺一起的复杂气味一一辨别,也能注意到常人忽略的细微气息,平日里他已仰仗此天赋甚多,而天裂谷,他是全凭着这一天赋,才能无边云雾上下,准确找到虾须草的位置。

目标近眼前,余慈心神愈安定。他没有急着上前采摘,而是从袖取出照神铜鉴,激青光灵引,以之虚空画符。

符者,五色流精凝而成也,混化万真,总御神灵,通取云物星辰之势。有云篆雷、有龙章凤、有妖图鬼纹,所取者无不仿象傍势,以为通神之用。

十余年时光,余慈日日钻研符之道,而从双仙教卷出来的《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则是他唯一的系统知识来源。虽然符书上面近千种符,他如今精擅的不过十余种,但对书内种种记述,他已烂熟于心。

《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共记载了三套符系统,即云篆雷、龙章凤和妖图鬼纹。其云篆雷为摹画天地阴阳之自然,龙章凤汲纳飞禽走兽之灵动,至于妖图鬼纹,则是借鉴巫法鬼道之凶威。

这三套符系统,均可自成格局,但真正高妙的符法,无不是将三方揉合,取其菁华。

只可惜,余慈修为不到、道行不深,便是有照神铜鉴这样的上好灵引源头,也能将那些鬼画符一丝不差地画出来,却依然无法引动那些高级符的威能。他现也只能学一些相对简单纯粹的、以单系统为主的符,便如他眼下使的这个。

手指引动青光灵引,虚空划出极其抽象的图形。上者为鸟纹,下者为虎纹,周边列宿分张,央以屈折的篆籀纹路作结。当所有符绘制完毕,驻留虚空的青光纹路便是齐齐一亮,随即迅速凝结缩小,直至成为半个巴掌大小的精巧符,才凝定不动。

余慈伸手一指,此符立时飞射出去。飞行轨迹却很是奇特,乃是以余慈手指为轴,绕圈外飞,圈子越绕越大,符也越飞越远,直至完全没入浓雾之,余慈才抽回手来。

这是五方通灵符,是余慈从《上清聚玄星枢秘授符经》学到的现阶段复杂的符之一。虽是以龙章凤为主体,却也稍稍涉及云雷、妖鬼的系统。只此一符,余慈整整练习了五年,才勉可应用。

此符没有任何攻击力,却能够以本人为参照,探知方圆五里内一切生灵的剧烈活动,并反馈到施术人神魂,灵敏至不可思议,余慈以它为警戒之用。

一切准备完毕,余慈这才上前。像走独步桥似的,慢慢来到巨松上沿。

虾须草已是俯身可得。余慈却不着急,再从袖取出已经准备好的石盒,小心翼翼地放置手边一处由几根松枝交错形成的枝桠凹处,这算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稳固平台,可余慈仍不放心,再用一道符固定住,这才算完。

然后他才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采摘虾须草。

草叶只有丝粗细,缠树干上时,又与凹凸不平的树皮纠缠一起,稍不留神便会扯断。而因为药性需求,采摘时必须将根须一起拿下,因此余慈必须将交缠的草叶一根根理清、解开,直至寻到根须,才能拔出来。

这类活计完全是个水磨功夫,十分考验耐心,也怕意外。

还好,余慈今天的运气算是不错。三个多时辰,没有任何外力打扰,余慈顺利将这片虾须草采摘下来,大致保存完整,约有十来根。随摘随放,都一根根地摆放到一旁的石盒。

正如当日对玄清所说,虾须草能吸纳乙木灵气,又与金气相克,故而不能以金属或木制盒具盛装。只能用这白日府管事下的石盒。石盒,虾须草已经平铺了浅浅一层,也有个三五根,这便是他四个月来的所有的收获。

这些药草拿回到白日府管事眼前,还要根据品相、完好程细细划分,价值总要打上三两折,至于打下的折扣,自然是白日府笑纳。这便是惯例,像他这样的散人,也无可奈何。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半落的夕阳有气无力地将余晖照进云雾之,余慈将石盒收好,收去诸般法术,凭借那些横生侧枝还有道道岩隙,如猿猴般爬上这数尺山壁,等到了崖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