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史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且末郡(治所在今新疆且末),北到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五原南),东达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北),南抵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史称"隋氏之盛,极于此矣。"②十一年正月初一,大宴群臣,"遣使朝贡"者有: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20 余国③。终隋之世,以此最为盛况空前了。
  ① 详见《隋书》卷81《流求国传》、卷64《陈稜传》。
  ① 《隋书》卷82 卷《赤土传》。
  ② 《资治通鉴》卷181 炀帝大业五年六月。
  ③ 《隋书》卷4《炀帝纪下》。疑断句有误,姑从之。
  (三)隋室乱亡隋朝到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 年),可谓鼎盛。持续不到二、三年,社会积弊便陆续暴露出来。
  1。逞欲无厌炀帝执政14 年,第一大弊政是"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④。他凭借着社会安定积累起来的民力和财富,穷极侈靡,主要表现在游玩和夸示上。
  大业元年开通济渠的同时,命人往江南采伐木材,建造龙舟、楼船等。
  八月,下江都(今江苏扬州)。炀帝乘4 层龙舟,最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的两层有房室120 间,下面一层为内侍们住处。皇后乘翔螭舟,规模较龙舟小些,仍为4 层,金玉装饰。另有"水殿"9 艘,皆高3 层,设浮景。以朱鸟、白虎等命名的大船数千艘,为后宫妃嫔、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外邦使者等分乘。挽船的民工多至8 万人。又有平乘、青龙等名号的船数千艘,乘载十二卫甲士及兵器帐幕。整个船队,前后200 余里,两岸还有骑兵护卫。所过州、县,500 里以内"皆令献食,极水陆珍奇"。吃不完,"将发之际,多弃埋之"①。
  大业三年二次出游。五月发河北10 余郡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今山西太原)。六月猎于连谷,至榆林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御北楼观鱼于河套,宴群臣。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河套一段,八月入楼烦关(今山西宁武境内),至太原。又上太行山,开直路90 里。九月游济源(今河南济源),返回洛阳。
  四年第三次出游,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一带)。四月置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起汾阳宫。七月发丁男20 万筑长城。八月赴北岳恒山祭祠。第四次出游向西,时在大业五年。四月猎于陇西,继而渡河至西平郡(今青海乐都),陈兵讲武。五月猎于拔延山,围场2000 里。六月至张掖,亲临观风行殿,盛陈文物,设鱼龙鳗宴,招待高昌王、伊吾吐屯设。
  第五次出游为二下江都,时在大业六年三、四月,住至第二年年初。
  七年二月第六次巡游,自江都乘龙舟入通济渠,达于涿郡(今河北涿州),准备用兵高丽。以后的3 年,主要在督促对高丽的征战上。
  十一年五月第七次巡游,至太原,避暑汾阳宫。八月至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30 多天,整天抱着幼子啼哭,不知所为。
  一年以后第八次出游,三下江都,就再也没能够生还。
  巡游的种种耗费,已经无法统计。下面,仅举几件"夸示"的实例,以见其侈靡之费。
  大业三年北巡,命宇文恺造观风行殿,由"六合板"组合而成,上面可容侍卫数百人,下面有轮轴,能够移动。又作行城,周围2000 步,以"六合板"等木板为骨架,以布帛等为外面的装饰。巡幸五原时,"行宫设六合板城",高36 尺,上加女墙,总计42 尺,开南北门。这种"观风行殿"、"行④ 《隋书》卷4《炀帝纪下》"史臣曰"。
  ① 《资治通鉴》卷180 炀帝大业元年八月。
  城"、"行宫",在西游张掖时,也曾带去,或另行制作。此外,还有"六合殿、千人帐,载以枪车"。用兵高丽时,也曾"夜中设六合城,周回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士,立仗建旗。""高丽旦忽见,谓之为神焉。"①六年正月初一,已有自称"弥勒佛"的数十人冲入东都皇城,夺取卫士兵仗。正月十五,仍然尽集各国酋长及使者,在皇城外端门街盛陈百戏。演奏乐舞者多达18000 人,声响传于数十里之外。灯光照耀如白昼,从黄昏到天明。整个演出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底。各国商贾都希望到东都的东市进行贸易,炀帝下令东市家家整饰店面,广积珍货,商人要衣饰华美,卖菜也得用龙须席铺地,再摆菜蔬。外邦商客经过酒食店,店主须得盛情邀入,醉饱出门,不取分文,并要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值。"外商中也有明白人,指着用绸帛缠饰的树问:"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①一句话,问得国人无颜对答。
  2。用兵高丽炀帝的第二大弊政,是三次对高丽用兵。其结果,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反隋浪潮。
  文帝开皇十八年用兵高丽,失利退回。著名学者刘炫"以为辽东不可伐",作《抚夷论》以警世,可惜"莫有悟者"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