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先生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的笑了,作为评书艺人,神怪书他也会一些,不过当下的年代听众太少,所以还是袍带书和短打书听众更喜欢一些。
你竟然能佩玉,想来也不是一般老百姓的孩子。刘豫博看着做工精致的襁褓和肚兜,也不知道丢弃这孩子的父母家里到底是个什么复杂的情况。既然你的父母将你留在我的门前,我便代父养你,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刘豫博看着坐在床上依旧看着他傻笑的孩子,心想这孩子会不会是个只会傻笑的傻子啊。
“小孩儿,你只会傻笑吗?”刘豫博被他看着笑心里有些发毛,便试着看看这小孩能不能听懂人话。
傻笑的孩子听到刘豫博的话,摇摇头,不过脸上的表情依旧是傻笑状态,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
“行,能听懂就行。”刘豫博心也是宽,想来以后要一起过,那就慢慢教吧。
……
一晃七年过去了,刘豫博每时每刻都在为当初自己怎么会冲动想将这个捡到的孩子养大培养成徒弟接班的这个念头后悔不已。
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就是云璞的写照。明明不到十岁,饭量已经超过了自己这个步入中年的师父了。哦,对了,云璞这个名字是刘豫博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既然你身怀有玉,又是自己看到流星之后捡到的,那就姓云叫璞吧。当时还为自己想的这个名字开心了一阵。
可是很快便开心不起来了,云璞到了三岁才会说话,六岁才认识第一个字,好像干什么都比别人学的慢。干活也不行,基本都是帮倒忙,为这事儿刘豫博没少揍玉璞,不过每次云璞挨了打也不哭闹,嘿嘿傻笑了一阵之后便又师父长、师父短的凑过来了。有时候刘豫博回想这些年,云璞从来都没有负面情绪,别说哭了,好像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生气的。唉,憨憨的世界刘豫博不太懂,不过这也算是长处了吧,挺好,刘豫博这么安慰自己。
至于为什么这么早就将云璞的表字起好了,因为他怕自己天天跟着傻徒弟过日子看不到他二十岁成年的那一天了,便提前将“静修”二字起为表字,希望他能像诫子书中所说“静以修身”那样要求自己。
现在看来别说静修了,这孩子就是一个铁憨憨。刘豫博叹了口气,既然收下他,那就养着吧。

2.化作孩童身世谜
同和轩茶馆。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随着师父刘豫博的定场诗以及醒木啪的一拍,今日的书馆晚场评书算是开场了。
云静修坐在场边的小马扎上看着师父说书,说的是袍带书《三国演义》,讲到马谡大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一段。这一段可不好说,不像其他三国的段落,要么是武将大开大合的打斗,要么是文臣相争口若悬河,这种体现人文情怀的戏最难说,也最考究评书艺人的文化功底。
云静修认真的听着师父说,试图强行记住一些下来,自己以后挑活儿单干的时候也能像师父说的这么好。
“那马谡被军士推走之后,诸葛亮拭干眼泪,又宣布一道命令:对力主良谋,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化险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奖,破格擢升为讨寇将军。至于军师诸葛亮自己对自己有什么处罚……”刘豫博绘声绘色的学着军师孔明的语气,接着便是醒木啪的一声,闭口不言。
这时候,刘豫博对台下徒弟云静修使了个眼色,云静修立刻将怀中的烟袋锅子拿出来,一路小跑的来到台上,熟练的给师父点火抽烟。
这时候云静修知道,师父需要抽袋烟休息一下,书客也需要休息一下去趟茅房什么的,而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拿着从家里带来的小笸箩在书客中来回穿梭看看有没有书客愿意给个一毛两毛的,这个在评书行业中叫零打钱。
“刘先生,下面呢?”有的书客虽然知道这是该零打钱的时候了,但是还想接着听,看到已经走过来的云静修,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银角丢在笸箩里、
“谢张三爷赏!”云静修看到自己走过来第一个书客就丢了一毛钱进来,十分开心的给这位书客鞠了一躬,开门红。
转了一圈下来,小笸箩里装了不少钱,不过大多还是给铜子儿的多,也有几个出手大方是熟客给的银角,大概估计了一下,接近一块钱了,挺好。
云静修美滋滋的对着师父点点头,师父和自己定下一个规矩,零打钱一次不能低于五毛,不然说出去太丢人了,只要不到五角钱,自己就要多转几圈要到五毛为止。
今天倒好,一圈转下来就不用再跑腿了,云静修将小笸箩里的零钱都装到同和轩茶馆的一个木盒子里,这个现在还不算师父和自己的,要等到几次零打钱之后散场了和茶馆三七分账,茶馆拿三成,师父和自己拿七成,那才是今天一天师父说书挣的钱。
……
同和轩晚场的评书散场,今日收获颇丰,云静修看着师父从同和轩掌柜的手里接过了两块大洋和一把铜子。以往一天最多也就一块大洋,云静修的小心思就动了起来。
“师父,我想吃个糖人儿。”云静修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开口对悠闲地走在前面的师父刘豫博说道。
刘豫博抬头看了看天上一轮明月,又看了看说完糖人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