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媒·戒》
分类: txts3
大选秀陆续启动、天娱内部财务出现危机(没有项目和活动)的三大压力下,闪电启动2008“快男”,意义非凡。并且,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即将在奥运以后在长沙启动,这几届的金鹰节因为有了炙手可热的“超女”资源才有了盈利,因此只有在金鹰节前完成“快男”选秀活动,第一时间拿到金鹰节明星资源,才能创造更大的活动票房,节省更多的金鹰节艺员费用。
考虑到报纸必须提前一天编排的因素,“舞美师”博客的权威性实在应该大打折扣,因为在他的博客中对龙丹妮加盟天娱的事,居然只字未提。在这篇后来被数十家媒体广泛转载的报道中,我再一次没有看到王伟的名字。
实际上,他是最后一个从非官方、非组织、非公司、非正式渠道得到这个消息的人。
作为天娱传媒最初的两个创始人之一、作为把活动经济、节会经济做成公司的另一个重要支柱的有功之臣,我不知道王伟是否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坐上天娱传媒总经理的宝座,但龙丹妮即将空降该公司,王伟作为天娱传媒排名第二的高层领导,事先居然没有一个人找他谈话、征求意见,却无论如何不能被看成是一件正常的事。
后来我们知道,正是这一天,在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
这当然仅仅是一种巧合。
第二节 新一届“快乐男声”启动之际的“逼宫”?
对于湖南广电来说,2008年的夏季是一个微妙的时期,尽管欧阳常林是接替魏文彬的不二人选,但新官上任,工作千头万绪,怎么样先稳定、再发展,然后一出手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摆脱掉他的前任投下的巨人般的阴影,应该是这头“湖南骡子”(琼瑶对欧阳常林的称呼)间或思考的事情之一。但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却是办好金鹰节。
金鹰节是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简称,以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选颁奖为主要活动内容,是唯一以观众投票为主选方式产生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大奖,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国产电视艺术作品作为评奖和交流对象的电视艺术节庆活动。首届电视金鹰奖评选活动于1983年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自2000年第18届开始,改称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每年的第四季度固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金鹰电视艺术节的举办,不仅将吸引大量国内单位、企业、群众踊跃参加,而且愈来愈受到国外传媒的重视,其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
这是“官方”的说法。
坊间说法是这样,金鹰节的引进是魏文彬“好莱坞”、“奥斯卡”情结的产物。
首先,能够跻身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大奖的主办方队伍,等于占据了电视艺术的一个制高点,有了话语权,就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风向标和领航员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度,东道主的地位总会让自己的电视产品占一点人情分。
但从它的构架看,金鹰节对于湖南广电来说是行政资源而不是市场资源,恰恰湖南广电对它的行政掌控能力又明鲜不足,比如说他们没有权力制定金鹰奖评选的规则,甚至都不由他们主持,而且每届超过3000万元的成本,使它一开始就是一个赔钱的项目。他们以为自己抢到了一大块金子,但几届办下来,给人的感觉很有可能是捂之发烫,弃之不甘。
魏文彬是那种做事大手笔的人,他更像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为了心中的梦想,不会过于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
欧阳常林以抓项目、搞管理、执行能力极强着称,可能更加信奉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面对一副前任替他抓的旧牌,除了超水平发挥,短时间内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据我个人分析,举办本届金鹰节对他来说不利之处有三:其一,年前的冰雪灾害和五月份的地震灾害,对全国的演艺业务构成了致命的打击,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抗冰(震)救灾的大氛围,使得民众无心“放肆娱乐”;加之因编剧罢工而草草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和同样黯淡无光的香港电影艺术节的外围背景,金鹰节的社会效益将大打折扣;再加之那时奥运盛事刚过,人们的情绪处在高潮之后的平台期,没有一种极富创意的活动形式,调动电视观众的积极参与,恐怕真的前景堪忧。
其二,湖南广电参与金鹰节从功能设置上来看显然先天不足,金鹰节不能直面市场,而是通过行政协调手段配备湖南广电内部各种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各个部门、公司,它们利益、责任均不明晰,没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更像是屈从于行政权力的被动应付,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必定被其中的繁文缛节所损耗不小,欧阳常林要改变这种格局以便直拳出击,除了需要政治家的胆识、谋略家的技巧、执行者的扎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假以时日。否则,在物价指数高于上届的情况之一,金鹰节的经济前景,也实在不敢乐观。
其三,全国各种电影电视文化艺术节已经不少,同质或相似质的竞争使金鹰节本身的含金量面临着缩水,而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价值,上下波动是一种常态,不增则减。欧阳常林上台伊始,金鹰节如果办得差强人意,虽然不至于成为他仕途生涯的滑铁卢,但魏文彬抢
考虑到报纸必须提前一天编排的因素,“舞美师”博客的权威性实在应该大打折扣,因为在他的博客中对龙丹妮加盟天娱的事,居然只字未提。在这篇后来被数十家媒体广泛转载的报道中,我再一次没有看到王伟的名字。
实际上,他是最后一个从非官方、非组织、非公司、非正式渠道得到这个消息的人。
作为天娱传媒最初的两个创始人之一、作为把活动经济、节会经济做成公司的另一个重要支柱的有功之臣,我不知道王伟是否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坐上天娱传媒总经理的宝座,但龙丹妮即将空降该公司,王伟作为天娱传媒排名第二的高层领导,事先居然没有一个人找他谈话、征求意见,却无论如何不能被看成是一件正常的事。
后来我们知道,正是这一天,在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
这当然仅仅是一种巧合。
第二节 新一届“快乐男声”启动之际的“逼宫”?
对于湖南广电来说,2008年的夏季是一个微妙的时期,尽管欧阳常林是接替魏文彬的不二人选,但新官上任,工作千头万绪,怎么样先稳定、再发展,然后一出手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摆脱掉他的前任投下的巨人般的阴影,应该是这头“湖南骡子”(琼瑶对欧阳常林的称呼)间或思考的事情之一。但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却是办好金鹰节。
金鹰节是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简称,以中国电视金鹰奖的评选颁奖为主要活动内容,是唯一以观众投票为主选方式产生的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大奖,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国产电视艺术作品作为评奖和交流对象的电视艺术节庆活动。首届电视金鹰奖评选活动于1983年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自2000年第18届开始,改称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每年的第四季度固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金鹰电视艺术节的举办,不仅将吸引大量国内单位、企业、群众踊跃参加,而且愈来愈受到国外传媒的重视,其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
这是“官方”的说法。
坊间说法是这样,金鹰节的引进是魏文彬“好莱坞”、“奥斯卡”情结的产物。
首先,能够跻身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大奖的主办方队伍,等于占据了电视艺术的一个制高点,有了话语权,就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风向标和领航员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度,东道主的地位总会让自己的电视产品占一点人情分。
但从它的构架看,金鹰节对于湖南广电来说是行政资源而不是市场资源,恰恰湖南广电对它的行政掌控能力又明鲜不足,比如说他们没有权力制定金鹰奖评选的规则,甚至都不由他们主持,而且每届超过3000万元的成本,使它一开始就是一个赔钱的项目。他们以为自己抢到了一大块金子,但几届办下来,给人的感觉很有可能是捂之发烫,弃之不甘。
魏文彬是那种做事大手笔的人,他更像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为了心中的梦想,不会过于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
欧阳常林以抓项目、搞管理、执行能力极强着称,可能更加信奉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面对一副前任替他抓的旧牌,除了超水平发挥,短时间内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据我个人分析,举办本届金鹰节对他来说不利之处有三:其一,年前的冰雪灾害和五月份的地震灾害,对全国的演艺业务构成了致命的打击,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抗冰(震)救灾的大氛围,使得民众无心“放肆娱乐”;加之因编剧罢工而草草举办的奥斯卡颁奖和同样黯淡无光的香港电影艺术节的外围背景,金鹰节的社会效益将大打折扣;再加之那时奥运盛事刚过,人们的情绪处在高潮之后的平台期,没有一种极富创意的活动形式,调动电视观众的积极参与,恐怕真的前景堪忧。
其二,湖南广电参与金鹰节从功能设置上来看显然先天不足,金鹰节不能直面市场,而是通过行政协调手段配备湖南广电内部各种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各个部门、公司,它们利益、责任均不明晰,没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更像是屈从于行政权力的被动应付,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必定被其中的繁文缛节所损耗不小,欧阳常林要改变这种格局以便直拳出击,除了需要政治家的胆识、谋略家的技巧、执行者的扎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假以时日。否则,在物价指数高于上届的情况之一,金鹰节的经济前景,也实在不敢乐观。
其三,全国各种电影电视文化艺术节已经不少,同质或相似质的竞争使金鹰节本身的含金量面临着缩水,而作为无形资产的品牌价值,上下波动是一种常态,不增则减。欧阳常林上台伊始,金鹰节如果办得差强人意,虽然不至于成为他仕途生涯的滑铁卢,但魏文彬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