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采访记》
分类: txts3
风云人物采访记
作者:奥里亚娜·法拉奇
内容简介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采访录,包括对基辛格、阮文绍、武元甲、西哈努克、甘地夫人、果尔达梅厄、约旦的侯赛因、南尼等的采访,这些人都是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世界政坛风云人物。具有见证历史的价值,是新闻采访界的经典之作。 1.世界最著名女记者的采访记录。 2.采访对象为当时政坛风云人物,可以当做对那段历史的见证记录。 3.依据意大利2008年最新版翻译,是迄今最全的译本。 4.译者从事新闻工作多年,译文生动、流畅、准确。 5.采访艺术的辉煌样板,当代最伟大的政治采访文集。 6.世界第一女记者对话世界政坛风云人物。她对这些大人物咄咄逼人,穷追不舍,她责问亨利基辛格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她声称卡扎菲偷窃了她的录音带,她认为阿拉法特的超凡魅力是由于媒体的炒作,她与美国中情局局长争吵,控诉美国以自由的名义支持所有扼杀民主的人,她迫使许多被采访者事后否认自己曾说过的话,她的发问,是整个人类对权贵的清算。
译者的话
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著名记者和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前来我国访问,我们三人中的乐华有幸陪同她,担任接待和翻译工作。在结束在华行程之前,法拉奇将其数本著作赠送给她,其中就有意大利文版的INTERVISTA CON LA STORIA,该书直译当为《采访历史》,显然,是以历史来寓义这些被采访者,不论其功过是非,都将会载入史册。后来,我们将其意译为《风云人物采访记》。
当时,我国改革开放不久,国内很少能见到国外出版的书刊,更不要说意大利文原版的图书,因此能得到这些原著实属不易,真有喜从天降、如获至宝之感。我们三人都是对外广播工作者,主要从事翻译和播音,虽不是像法拉奇那样的职业记者,但也时有采访的任务。读了她的这部作品,我们被她别具一格的采访风格深深吸引,觉得若能将它译成中文,不仅能开阔读者的眼界,而且对我们自身的业务也有借鉴作用,其他的新闻从业人员也能从中受益,于是,试着翻译该书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
凡是从事笔译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一种情况是译稿在迫于任务的情况下完成。由于时间紧迫或其他原因,译者只把它视为任务,一旦完成,译稿也就束之高阁,不再问津。另一种情况是被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所吸引或打动,于是产生了把它译成中文,向中国读者介绍的愿望和冲动。待译著出版后,有时甚至还会翻阅它,颇有自我欣赏的味道。我们翻译《风云人物采访记》可以说是属于后一种情况。
1982年,我们决定从中选择八篇译成中文,采访的对象都是当时叱咤国际舞台的风云人物,包括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约旦国王侯赛因、意大利社会党总书记南尼、德国总理勃兰特、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亚马尼、葡萄牙社会党领袖苏亚雷斯和西班牙共产党领袖卡里略。如上所述,我们将译本定名为:《风云人物采访记》。
译著问世后,销售业绩不错。读者普遍觉得法拉奇的采访确实与众不同,用辞尖锐泼辣,提问切中要害,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尤为新闻从业者推崇,甚至把它视为经典。当时,我们也经常接到询问该书何处有售的电话。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于是决定将作者对另外十个知名人物的访谈内容也译成中文,并于1984年出了该书的续集。其中有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印度总理甘地夫人、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意大利总理安德烈奥蒂、希腊抵抗军政府运动的领导人帕纳古里斯、巴西累西腓大主教卡马拉、伊朗国王巴列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派克。几年之后,我们又将该书中对其余八个人物的访谈录也一并译成中文,并按照原来的次序介绍给读者。这就是1987年5月付梓印行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全译本。
去年,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与我们取得联系,告知他们计划将法拉奇的主要作品译成中文,《风云人物采访记》也在计划之中。他们希望我们按照意大利文原书的最新版本(2008年版本)进行翻译,我们欣然接受,并于今年年初完成译稿。在本次的中译本中,我们除了对原先的译文稍加修改外,还翻译了原书旧有版本中没有的内容:法拉奇与意大利总统乔瓦尼·利昂纳的访谈录,由意大利著名记者和作家费代里科·兰皮尼为最新版本撰写的序言,以及由出版社编辑的受访人物的生平简介。<br/><br/>
2011年10月于北京
2008年版前言
“啊,要是有谁用录音机采访过耶稣基督,记录了他的声音、思想和语言就好了!啊,如果有人带着摄影机采访过拿破仑就好了!”
不乏雄心壮志的奥里亚娜·法拉奇当然要当那个“人”。在她的同时代人中,很少有人能无视她那刨根究底的好奇心和她把提问突然转变为指控、争辩和诉状的能力。那些在古代历史上不可能做到的事,她在采访20世纪下半叶的关键人物时做到了。她呈现给我们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画廊,展现了当时国际上的主要人物:当权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