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袅玉腰》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昨夜,那梦又出现。
  梦中的她是十年后的模样,新帝登基后,宫里愈发寂寥了些。
  赵蘅玉不知道原委,只依稀知道新帝上位之前,干了许多手足相残的事,曾经将许多人困在殿里,用一把火烧红半面宫墙。
  赵蘅玉是活下来的漏网之鱼。
  她紧闭了长春宫门,一个寡居的公主,长久地居住在宫闱。
  一日,细雨微微,承禧殿阶上落满了梨花,赵蘅玉弯腰去扫,新帝竟然隔了梨树在后面望她。
  赵蘅玉手一抖,扫帚应声落下。
  之后,新帝时时过来看她,似乎打算在唯一活着的姐姐这里寻求一点慰藉。
  梦中新帝对她做了些什么事,赵蘅玉看不清楚,只晓得浓稠的黑夜后,她的宫女燕支会戚哀地看着她。
  赵蘅玉牛乳一般的肌肤会生一些细密的暗红痕迹。
  在梦中,她似乎总是穿着有高高领子的衣裳。
  新帝来承禧殿愈发勤了……
  新帝似乎对她这个唯一的姐姐很是依赖,大约他终于尝到孤家寡人的滋味。
  赵蘅玉后来忍不住问他,当初同室操戈,不留情面,可曾后悔。
  新帝笑道:“若当初早些遇见阿姐,朕也许不会做到如此地步。”
  每到这个时候,赵蘅玉都会醒来。
  对于梦中的情绪,赵蘅玉始终像是隔着一层雾,她对这离奇的梦也没放在心上。
  因为梦中的新帝叫赵珣,而她并没有一个叫赵珣的皇弟。
  但是她长到十岁的时候,忽然听说找到了流落在外的六皇子,父皇为他赐名,珣。
  到了赵珣回宫的那一天,赵蘅玉借口放风筝,跑到了东华门。
  羸弱苍白的小孩手上拿着她遗落的风筝,递给她,乖巧叫她:“阿姐。”
  赵蘅玉接过风筝,发现大蝴蝶风筝从中断裂成了两半。
  她不在意,忽然想起梦中的赵珣对她说的话。
  ——若当初早些遇见阿姐。
  赵蘅玉发觉赵珣秉性不坏。
  赵蘅玉不想赵珣成为梦里的那个屠戮亲族的暴君,她觉得,或许她可以拯救他、改变他,在他年幼本性良善的时候。
  赵蘅玉决心从此护住他,也因此开始了姐弟两人的缘分。
  .
  燕支走进稍间之前,在心里想了一道要说的话,要先告诉公主六殿下回来的事。
  公主见了六殿下,自然心情会好,心情好了,再烦人的事,也显得不那么烦人。
  燕支打起毡帘,露出笑模样,道一声:“公主,听人说六殿下从学堂里回来了,六殿下多日不见公主,定是想念得紧,只怕紧赶慢赶,一会儿就要来承禧殿了,公主,不如快些传膳,用完膳后,再好好和六殿下说会儿话。”
  听了燕支说到赵珣,赵蘅玉终于转过了脸。
  燕支含着笑看她们的公主,上穿玉色绉绸夹袄,下穿白杭绢画拖裙,腰肢软软从靠椅上抬起来,往她看了过来。
  端的是一个娇媚无双的美人。
  赵蘅玉道:“阿珣回来了?”
  燕支点头:“方才打听的消息,人虽已经到了后宫,应当先去要拜见皇后娘娘,公主不必着急。”
  赵蘅玉轻轻点头,片刻后说道:“若阿珣住在长春宫就好了。”
  燕支没有搭话。
  四年前,六皇子赵珣回宫,的确是住在长春宫的。
  据说公主一见了六皇子便心生喜爱,于是央求了圣上要让母妃嘉贵人收养了他。
  圣上一时没有决断,六皇子便在长春宫住下,姐弟两人更加亲近。
  姐姐对弟弟怜爱照拂,弟弟对姐姐敬慕尊重,满宫无人不称道的。
  可圣上后来却将六皇子记在皇后娘娘的名下,六皇子自此搬去了坤宁宫。
  即便如此,徽宁公主和六皇子的亲近依旧不减分毫。
  燕支伺候赵蘅玉用了膳,等了许久,六皇子还没有登门,燕支心中不由得暗自焦急。
  燕支望见廊下人影一晃,她走了出去。
  是干清宫的太监来到了承禧殿。
  太监对燕支说:“姑娘,圣上让徽宁公主快些过去,那些个公子们正在作诗呢。”
  燕支躬身见礼,道:“公公先下去喝口茶,我这就请公主过去。”
  燕支心中惴惴,待干清宫太监走远,她心神不宁地看了一眼天边。
  晌午时候的大太阳已经渐渐西斜,怎么六皇子还没有来看她们公主呢?
  燕支又打起毡帘走了进去,她说道:“公主,六殿下许是被事绊住了,现下时候不早,圣上派人来请公主去干清宫,公主便先去干清宫吧。”
  赵蘅玉轻皱了眉:“阿珣课业繁重,一月才回一天,时常一天也难待满,要我去相看那些个才子,平白耽误我见阿珣。”
  燕支见赵蘅玉拧了脾气,她不好劝,只能讪讪站着。
  赵蘅玉忽然说:“代我向那公公说一声,向父皇告一声罪,就说我病了。”
  她捏着帕子,咳嗽了两声。
  燕支无可奈何,只得照她吩咐去了。
  干清宫太监听了燕支的话,也没有摆脸子为难,他笑道:“圣上最宠爱公主,哪舍得怪罪,姑娘千万让公主养好病,莫让圣上挂心。”
  燕支道:“多谢公公。”
  燕支回到稍间,看见赵蘅玉亲自关上了窗,不再看外面的梨花。
  她说:“阿珣定会来的,每月得空,他总是急着来见我。”
  .
  暮色四合,赵珣歪在一铺条山炕上看闲书。
  听了太监的禀报,他合上书,漫不经心问道:“还在等着?”
  赵珣身边的太监李德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