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春光
分类: qsxs
姨娘也不用太担心,纵是我成了老死不嫁的老姑婆,也自是我那兄弟养我――呦,怕是姨娘为我兄弟抱屈,觉得他不该为我这个姐姐操心受累?”
如玉嘴角抽搐,虽然心里一百个恨,却不能真个这样答,只是转同陈氏,低喃道:“娘子是知我的,我不过是担忧静哥儿的前程。我――咱们林家满门女子,可全都指望着他了。”
“我知道你担心静哥儿,我这个嫡母又何尝不担心他呢?”陈氏捏着帕子,轻拭眼角,“就是因为有静哥儿在,我们才更不能做出被人看轻了的事来。十金虽然重,却重不过静哥儿的品性。如果,被静哥儿知道做长辈的昧下人家的金子不还,以后怕是要耻笑你我了。”
如玉张了张嘴,却没有再说话。她也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早就已经无法挽回。说这么多,也不过是为了:“娘子,这些天,我心里总是不安定,恍恍惚惚地总是怕――如今更是心里没底,慌得很……”
相处七、八载,陈氏又怎么会听不出她的话外之音呢?目光低垂,她静默片刻后,打开手下的匣子,取了一锭十两重的银锭,“这十两银子,你且收下,只当是为静哥儿存下吧!”
见着银子,如玉立刻露出欢喜之色,没有客气半句,她快步上前,接了银子在手。又矮身一俯,“娘子,那我先回去看着静哥儿了,上午才吃了药,也不知这会儿可好了些没……”
冷眼看着如玉返身出去,林贞不禁有些抱怨,“娘,姨娘的月例钱也不过一月半两银子,您这突然给她这么多钱,岂不是太便宜了她。”
“都是自家人,什么便宜不便宜的?!”陈氏低叹一声,招手唤她过去坐,“贞娘,娘知道你对姨娘多有怨意,可你要知道,从今以后,咱们林家就只咱们一家四口。没有你爹照拂,我们只能互相照顾,要不然以后……”说着话,陈氏眼角又渗出泪水。
“都怪娘不好,没有生下个儿子来……”话说到一半,她就收了声,掩饰地笑道:“静哥儿是你的兄弟,是娘的儿子,将来,他一定会照顾娘、照顾你的。”
“将来?!谁又说得准!”林贞冷笑着,还待说话。陈氏已经拥住她的肩,就那样把她揽入怀中。
林贞的肩膀一僵,只觉这一刹那,连脑子都空了。
这样的记忆,她现在有,可是这种感觉,她却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被妈妈抱,前世孤苦无依的林贞做梦都想得到――这样温暖的怀抱,这样毫不掩饰的关爱……
忽然间,她有些鼻酸。为自己,也是为那个心伤丧父之痛,又遭退婚,在迷梦中被她占据了身躯的少女。
“娘,”她低声唤着,把头抵在陈氏的怀中,柔声道:“我会照顾好你,照顾好这个家……娘,我是你的女儿,是你的女儿――林贞娘!”
从此以后,她不再是林贞,而只是那个生活在北宋山东定陶的少女林贞娘。
“这丫头……”陈氏低笑着,轻轻拍着林贞娘的背,只是不过两声,就带出哭腔。
母女俩相依相偎,俱是无声地哭泣,直到外头传来叩门声。
那是东伯,现在林家现在唯一的劳动力,却并非奴仆,而是林父的救命恩人。
那一年,林父落弟返乡,却路遇山贼,多亏得东伯出手相救。一半为了报恩,一半是因为东伯自言无处可去,所以林父就带了东伯回家,自此后,成了林家的一员。
平时看看门,扫扫院子,喂喂驴,买买菜外,就是林父收租时会跟着下乡,年过四旬的东伯,一年年的,几乎就是窝在林家小院里,比大家娘子还要深居简出。
林家人没有人把他看作奴仆,他却总是在被人问及姓名时,淡淡说“随主家姓,姓林名东”。可其实,林父何曾赐过姓?又不是大家豪门。更何况自林父起,所有人都把东伯视作半个亲人。
整整三年,都没有人知道东伯到底姓甚名谁,是从何处而来,只是隐约猜测着东伯应该是军伍出身。
“娘子,前院的灵棚已经拆好了,现在是不是过来拆后院的灵棚?”
小小的两进院子,依着习俗前后都搭了灵棚,可其实后院并没有多少女客来歇的。
林贞娘坐直身,看着陈氏湿润的眼,不由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娘,我去看着人拆灵棚好了……”迟疑了下,她又道:“不论是什么,都会过去的――是,拆了灵棚后,一切就都成为过去了!我们还有更好的日子要过……”
声音低哑,林贞娘甚至没有去看陈氏到底有没有听到她说的话。她只是握紧了拳头,在心里道:“既然活着,那就要好好活着……”
无论多苦、多痛,这一年,这一月,终究会成为过去,成为记忆中的那一年、那一月……
第一卷春色渐至第四章出门
第四章出门
秋高气爽,九月的阳光,温暖而灿烂。
林贞娘眯起眼,仰望头顶横枝密叶间洒落的阳光,嘴角不觉露出笑意。
院子里没了那座白得怵人的灵棚,也显得开阔起来,连同一直压抑着的心情也为之轻松起来。虽然这两进的小院,在时人看来,也不过是小家小户的格局,可在林贞娘眼里,这简直就是一栋别墅外带小花园啊!
哪怕之前也曾抱怨过,可这会儿站在院子里,享受着阳光,倒也觉得其实上天还是对她不薄的。至少,有瓦遮头,有衣保暖,有食填腹,最最重要
如玉嘴角抽搐,虽然心里一百个恨,却不能真个这样答,只是转同陈氏,低喃道:“娘子是知我的,我不过是担忧静哥儿的前程。我――咱们林家满门女子,可全都指望着他了。”
“我知道你担心静哥儿,我这个嫡母又何尝不担心他呢?”陈氏捏着帕子,轻拭眼角,“就是因为有静哥儿在,我们才更不能做出被人看轻了的事来。十金虽然重,却重不过静哥儿的品性。如果,被静哥儿知道做长辈的昧下人家的金子不还,以后怕是要耻笑你我了。”
如玉张了张嘴,却没有再说话。她也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早就已经无法挽回。说这么多,也不过是为了:“娘子,这些天,我心里总是不安定,恍恍惚惚地总是怕――如今更是心里没底,慌得很……”
相处七、八载,陈氏又怎么会听不出她的话外之音呢?目光低垂,她静默片刻后,打开手下的匣子,取了一锭十两重的银锭,“这十两银子,你且收下,只当是为静哥儿存下吧!”
见着银子,如玉立刻露出欢喜之色,没有客气半句,她快步上前,接了银子在手。又矮身一俯,“娘子,那我先回去看着静哥儿了,上午才吃了药,也不知这会儿可好了些没……”
冷眼看着如玉返身出去,林贞不禁有些抱怨,“娘,姨娘的月例钱也不过一月半两银子,您这突然给她这么多钱,岂不是太便宜了她。”
“都是自家人,什么便宜不便宜的?!”陈氏低叹一声,招手唤她过去坐,“贞娘,娘知道你对姨娘多有怨意,可你要知道,从今以后,咱们林家就只咱们一家四口。没有你爹照拂,我们只能互相照顾,要不然以后……”说着话,陈氏眼角又渗出泪水。
“都怪娘不好,没有生下个儿子来……”话说到一半,她就收了声,掩饰地笑道:“静哥儿是你的兄弟,是娘的儿子,将来,他一定会照顾娘、照顾你的。”
“将来?!谁又说得准!”林贞冷笑着,还待说话。陈氏已经拥住她的肩,就那样把她揽入怀中。
林贞的肩膀一僵,只觉这一刹那,连脑子都空了。
这样的记忆,她现在有,可是这种感觉,她却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被妈妈抱,前世孤苦无依的林贞做梦都想得到――这样温暖的怀抱,这样毫不掩饰的关爱……
忽然间,她有些鼻酸。为自己,也是为那个心伤丧父之痛,又遭退婚,在迷梦中被她占据了身躯的少女。
“娘,”她低声唤着,把头抵在陈氏的怀中,柔声道:“我会照顾好你,照顾好这个家……娘,我是你的女儿,是你的女儿――林贞娘!”
从此以后,她不再是林贞,而只是那个生活在北宋山东定陶的少女林贞娘。
“这丫头……”陈氏低笑着,轻轻拍着林贞娘的背,只是不过两声,就带出哭腔。
母女俩相依相偎,俱是无声地哭泣,直到外头传来叩门声。
那是东伯,现在林家现在唯一的劳动力,却并非奴仆,而是林父的救命恩人。
那一年,林父落弟返乡,却路遇山贼,多亏得东伯出手相救。一半为了报恩,一半是因为东伯自言无处可去,所以林父就带了东伯回家,自此后,成了林家的一员。
平时看看门,扫扫院子,喂喂驴,买买菜外,就是林父收租时会跟着下乡,年过四旬的东伯,一年年的,几乎就是窝在林家小院里,比大家娘子还要深居简出。
林家人没有人把他看作奴仆,他却总是在被人问及姓名时,淡淡说“随主家姓,姓林名东”。可其实,林父何曾赐过姓?又不是大家豪门。更何况自林父起,所有人都把东伯视作半个亲人。
整整三年,都没有人知道东伯到底姓甚名谁,是从何处而来,只是隐约猜测着东伯应该是军伍出身。
“娘子,前院的灵棚已经拆好了,现在是不是过来拆后院的灵棚?”
小小的两进院子,依着习俗前后都搭了灵棚,可其实后院并没有多少女客来歇的。
林贞娘坐直身,看着陈氏湿润的眼,不由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娘,我去看着人拆灵棚好了……”迟疑了下,她又道:“不论是什么,都会过去的――是,拆了灵棚后,一切就都成为过去了!我们还有更好的日子要过……”
声音低哑,林贞娘甚至没有去看陈氏到底有没有听到她说的话。她只是握紧了拳头,在心里道:“既然活着,那就要好好活着……”
无论多苦、多痛,这一年,这一月,终究会成为过去,成为记忆中的那一年、那一月……
第一卷春色渐至第四章出门
第四章出门
秋高气爽,九月的阳光,温暖而灿烂。
林贞娘眯起眼,仰望头顶横枝密叶间洒落的阳光,嘴角不觉露出笑意。
院子里没了那座白得怵人的灵棚,也显得开阔起来,连同一直压抑着的心情也为之轻松起来。虽然这两进的小院,在时人看来,也不过是小家小户的格局,可在林贞娘眼里,这简直就是一栋别墅外带小花园啊!
哪怕之前也曾抱怨过,可这会儿站在院子里,享受着阳光,倒也觉得其实上天还是对她不薄的。至少,有瓦遮头,有衣保暖,有食填腹,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