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印人2:沙漠之矛》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魔印人2:沙漠之矛
作者:彼得·布雷特
内容简介
带着对解放者的崇拜,克拉西亚少年贾迪尔和阿邦一起进入魔鬼训练营。阿邦因摔断腿,被贬为卡菲特。而贾迪尔在女巫英内薇拉的辅佐下,夺走了生死兄弟亚伦的魔印长矛,赢得了对抗恶魔的战争,成为统一克拉西亚的英雄。坐上骷髅王座之后,贾迪尔以解放者自居,伐兵来森堡,拉开了统一北方的白昼之战的序幕。 死里逃生后,魔印人(亚伦)领导了伐木洼地解放战争。附近村民、来森堡难民如潮水般涌来。强敌在前,自由城邦的公爵们仍陶醉于玩弄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带着百姓的希望,以及对克拉西亚人疯狂执念的厌恶,魔印人、黎莎、罗杰前往觐见公爵们,以上古战斗魔印作交换,竭力促成统一战线。 大战一触即发强大的心灵恶魔疯狂地吞噬着人类的人性与良知,左右他们的思想、言行腐化,分裂,刀剑相向贾迪尔能否一统天下?昔日战友黎莎、罗杰会否被分裂?自由城邦会否被攻陷?魔印人的命运如何?请阅读本卷《沙漠之矛》。

译者序

换个角度看世界

当美国新锐奇幻作家彼得·V.布雷特发表了《魔印人》的续作《沙漠之矛》时,距离《魔印人》出版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评论界对于《沙漠之矛》的前景有些担忧,毕竟对于很多一鸣惊人的新锐奇幻作家而言,第二本书其实是最难的一道坎。很多时候,作为一位新人作家,拥有一个好点子,一套好设定,写出一本被读者喜欢的处女作而一鸣惊人,这在奇幻文学兴盛的美国并非什么新鲜事。而在这个单行本奇幻越来越少,奇幻小说都在向系列化发展的时代,第二本书的难度无疑更具挑战性:一方面读者们都对于续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另一方面读者对于处女作中的点子或者设定已经没有新鲜感了。这些年,因为创意或者笔力不足,续作风评逐渐走低,继而像流星般划过的奇幻作家也不是一两位了。对于布雷特而言,他也并非专业作家。他的作品也是在手机上创作,继而被奇幻编辑发掘,加上两本作品之间如此短的出版间隔,业界对于他筹划中宏大的恶魔系列五部曲的质量表示担忧也不足为奇。

事实上《沙漠之矛》的出版,奠定了布雷特作为当代奇幻文坛几位领军者之一的地位。当然,也许从评论上和销量上来说,《沙漠之矛》相比《魔印人》是有些下降的,也有批评者说,同为第二卷的《沙漠之矛》,不如《智者之惧》出色。但是瑕不掩瑜,《沙漠之矛》还是继承了《魔印人》严谨而明快的风格,成功地拓展了《魔印人》的世界设定,让“恶魔”逐步走上了正轨。

在《沙漠之矛》中,作者布雷特增加了几个新的POV人物视角,除了第一本中的三位主线人物亚伦、黎莎和罗杰之外,还增加了贾迪尔、阿邦以及瑞娜的视角,同时还有少数新登场的恶魔王子以及西莉雅(在瑞娜失神时)的视角。除了恶魔王子之外,其他几位都是已经在《魔印人》中登场过的人物。本书名为《沙漠之矛》,人物的核心自然是前著中描述过的克拉西亚领袖贾迪尔。在本书的前半部分,采用倒述和回忆的方式,描述了贾迪尔的成长经历,并且详细描绘了克拉西亚独特的风俗文化。曾经有看过英文版的朋友向我吐槽,第二卷有点无趣,看了三分之一了,都是贾迪尔的故事,各种设定看起来头晕,而《魔印人》中广受大家喜爱的主人公亚伦则迟迟没有登场。我想在这个部分,作者也作了痛苦的抉择,毕竟采用POV方式撰写奇幻小说,相比传统的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方式,其优点就在于能够用不同的视角来推动故事的发展,让整个故事更加有血有肉。而克拉西亚的故事,在恶魔系列的续集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集中对作者设定的克拉西亚文化加以详细且集中的描述。同时,对于贾迪尔的人物塑造也是很成功的。看过《魔印人》的人也许都感觉贾迪尔是个简单的坏人或者小人,但是看过《沙漠之矛》之后也会明白贾迪尔并不是这么单纯的“坏人”——每个人物在环境的影响下会作出各自的决定,这方面作者并没有作更多的善恶判定。

除了增加新的POV人物视角之外,《沙漠之矛》也在用稳健的幅度继续拓展了提沙世界,人类的内战,领主的政治斗争,“科学时代”的遗产,新的恶魔和地心魔域,这些剧情都在徐徐展开,并不断向作者预设的奇幻世界推进。作者布雷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并不是一个随性写作的作家,而是先有大纲,继而逐渐展开并完善整篇小说,每个人物,每段情节,都做了认真的取舍。至少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在《沙漠之矛》中,作者的控制力还是非常优秀的,在展开很多设定的同时,继续保持了情节的紧张刺激,让人读起来不乏味;并没有陷入因剧情线索无限展开而导致的驾驭力不足的泥潭。这点相比于很多传统的史诗奇幻作品,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前半部分还是有些难读,作为译者也感觉很难翻,毕竟克拉西亚文化中有很多独特的名词,译成中文也很拗口,读者可以参考下本书附录的克拉西亚词汇表,看熟了之后就感觉没有太大的障碍了。只要跨过了贾迪尔视角这部分,大家就会发现《沙漠之矛》的故事依然精彩;而贾迪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