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
分类: txts3
虎狼一般扑上去将他打个半死。这天,严世藩一帮人去了南京夫子庙,参观一圈,来到正殿。严世藩对着至圣先师像三跪九叩,甚是恭敬,谁知刚起身就发了呆。这是为何?原来他瞧见正堂的楹联儿,揣摩上了。写的是: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这联儿雅正肃穆,可谓对孔圣人的至评。严世藩肚子里虽没什么墨水,也知道这两句厚重,咬着手指头,起了个歪心思:这夫子庙是名教圣地,天下的读书人在这里连咳嗽都不敢,就是皇帝来到这也得跪下磕头,如果我写副对子挂上去,每天受到万人敬仰,岂不是一桩美事?主意定了,他叫来随从,在廊下铺纸研磨,舔着笔头想了好半天,终于凑出来一副对子,深为得意。随行的文人自然是捧臀呵屁,大加吹捧:这文才,真正天下第一!公子这对子,压得整个江南的文士都抬不起头!就是李太白、杜子美在世,也只能投笔惭愧了!
“严世藩写的这对子云:
自远方来求学,仁义礼智信什么也问
抄近路去看戏,生旦净末丑每个都赏
“还自评自赞:‘自远方来’对‘抄近路去’,‘求学’对‘看戏’,‘仁义礼智信’对‘生旦净末丑’,妙的是后四字,‘什么也问’对‘每个都赏’,可谓工整至极了!还教训手下们:你们这些书呆子,净写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哪有我才思敏捷!随从们纷纷称是。
“严世藩写了这副绝世好对,命人换下原先的。随从有些发怵:公子呀,此处特殊,换这里的楹联,怕是要和南京的官儿打个招呼。严世藩怒道:‘扯淡!南京的官儿有多大?大得过我爹吗?赶紧给老子换了!’随从们无法,只好去市上找匠人刻了楹联,下午就抬了进来,登梯爬高地要换。夫子庙的官劝阻不得,远远躲开了。这当口,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站了出来。
“这汉子,生得八尺身材,浓眉长须秋水眼,方鼻大口佛陀耳,气宇轩昂,一表人才。看严世藩胡闹,上前呵斥:‘大胆狂徒!敢在夫子庙闹事!你这破对子,挂上去白白玷污了圣人的眼睛!’严世藩哪被人骂过?气得嘴歪眼斜,命随从将这汉子好一顿毒打,用绳子捆翻在地。严世藩打人时,有人赶去报了官。应天府府尹一听有人在夫子庙闹事,亲自带兵赶来,不由分说,将众人都绑了。严世藩的随从狗仗人势,早嚷起来了:‘这是严阁老的长公子!狗官,你动动试试!’一听是严嵩的儿子,府尹吓得魂儿都散了,连忙令人松绑,磕头如捣蒜,连称得罪。严世藩看府尹殷勤,也就不计较,只命他严惩那汉子。
“府尹赔笑道:‘这奴才不识好歹,冲撞了公子,下官自然好好整治他。只是,这夫子庙不比别处,楹联不能随便换,待下官往礼部递个奏本,上面准了,公子的大作才能挂上去。’严世藩啐道:‘放你娘的屁!你爷我的对子挂上去,就别想摘下来!’府尹不敢再说什么,唯唯诺诺,请严世藩回府,好酒好肉招待自不必说。私下里,府尹还是往南京的礼部上了奏本,说明了楹联的事,又命人从监狱里提出那汉子,准备亲自审问。”
说到这儿,赵敬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从牙齿间捏出一根茶叶梗:“诸位瞧瞧,这茶馆子也是看人下碟儿,见我这几天生意冷淡,就供应这种柴禾茶。”众人咯咯笑:“老赵,讲完了我们另赏你买茶钱!”“快说,别停了!”
赵敬亭清清嗓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汉子,乃是山东人氏,姓萧,名啸生,从小最爱诗词歌赋,最厌恶那时文八股,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万两银子、千来亩良田,活得逍遥自在,连个秀才都不愿意考,很有名士风范。去年来南京游玩,不慎丢了行李盘缠,也不急着回家,在市上抄书卖字过活。昨天去夫子庙拜圣人,遇到严世藩胡闹,萧公子虽然性情风流,但骨子里最崇敬圣人,山东人,心肠也热,就和严世藩做了对头。
“府尹见萧公子衣帽虽破旧,气质倒雍容,一看就是才士,便起了恻隐之心。劝他:‘你走霉运,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了严阁老的公子。本官看你也不是歹人,不为难你,你去跟严公子赔罪求情,也许他就饶了你。’这汉子重重冷笑道:‘他要是别人,我或许还能低个头服个软,可严世藩?天下谁不知道他爹祸国殃民,他胡作非为!要我向他求情,我呸!要杀要剐,只管来!’又骂府尹:‘你吃着朝廷俸禄,不主持公道,欺软怕硬,对得起祖宗父母么!’府尹本来有心宽容他,见他这样硬骨头,一时暴怒,命皂隶打了四十大板,说他在圣人庙寻衅滋事,乃大不敬,收押在监,等候判决。萧公子被打得下身血烂,在牢里奄奄一息。
“退了堂,府尹来见严世藩,点头哈腰地说:‘审了那汉子,也好生打了一顿,下官不敢擅自判罚,还请公子定个罪名。’严世藩乜着眼冷笑:‘这话奇了,你是府尹,判案子倒问我。’府尹笑道:‘下官的意思是,断他个充军一千里,也就罢了。’严世藩登时横眉竖目:‘充军?忒便宜了那下贱贼!必须砍了他的狗头,我心里才解恨!’
“府尹犯难。斩刑可不是随便能判的,上面要层层复审,萧公子的罪,实在也不至于砍头,但又不敢反驳,只是站着不言语。严世藩也知道些国法,砍头确实不妥,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邪门的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这联儿雅正肃穆,可谓对孔圣人的至评。严世藩肚子里虽没什么墨水,也知道这两句厚重,咬着手指头,起了个歪心思:这夫子庙是名教圣地,天下的读书人在这里连咳嗽都不敢,就是皇帝来到这也得跪下磕头,如果我写副对子挂上去,每天受到万人敬仰,岂不是一桩美事?主意定了,他叫来随从,在廊下铺纸研磨,舔着笔头想了好半天,终于凑出来一副对子,深为得意。随行的文人自然是捧臀呵屁,大加吹捧:这文才,真正天下第一!公子这对子,压得整个江南的文士都抬不起头!就是李太白、杜子美在世,也只能投笔惭愧了!
“严世藩写的这对子云:
自远方来求学,仁义礼智信什么也问
抄近路去看戏,生旦净末丑每个都赏
“还自评自赞:‘自远方来’对‘抄近路去’,‘求学’对‘看戏’,‘仁义礼智信’对‘生旦净末丑’,妙的是后四字,‘什么也问’对‘每个都赏’,可谓工整至极了!还教训手下们:你们这些书呆子,净写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哪有我才思敏捷!随从们纷纷称是。
“严世藩写了这副绝世好对,命人换下原先的。随从有些发怵:公子呀,此处特殊,换这里的楹联,怕是要和南京的官儿打个招呼。严世藩怒道:‘扯淡!南京的官儿有多大?大得过我爹吗?赶紧给老子换了!’随从们无法,只好去市上找匠人刻了楹联,下午就抬了进来,登梯爬高地要换。夫子庙的官劝阻不得,远远躲开了。这当口,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站了出来。
“这汉子,生得八尺身材,浓眉长须秋水眼,方鼻大口佛陀耳,气宇轩昂,一表人才。看严世藩胡闹,上前呵斥:‘大胆狂徒!敢在夫子庙闹事!你这破对子,挂上去白白玷污了圣人的眼睛!’严世藩哪被人骂过?气得嘴歪眼斜,命随从将这汉子好一顿毒打,用绳子捆翻在地。严世藩打人时,有人赶去报了官。应天府府尹一听有人在夫子庙闹事,亲自带兵赶来,不由分说,将众人都绑了。严世藩的随从狗仗人势,早嚷起来了:‘这是严阁老的长公子!狗官,你动动试试!’一听是严嵩的儿子,府尹吓得魂儿都散了,连忙令人松绑,磕头如捣蒜,连称得罪。严世藩看府尹殷勤,也就不计较,只命他严惩那汉子。
“府尹赔笑道:‘这奴才不识好歹,冲撞了公子,下官自然好好整治他。只是,这夫子庙不比别处,楹联不能随便换,待下官往礼部递个奏本,上面准了,公子的大作才能挂上去。’严世藩啐道:‘放你娘的屁!你爷我的对子挂上去,就别想摘下来!’府尹不敢再说什么,唯唯诺诺,请严世藩回府,好酒好肉招待自不必说。私下里,府尹还是往南京的礼部上了奏本,说明了楹联的事,又命人从监狱里提出那汉子,准备亲自审问。”
说到这儿,赵敬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从牙齿间捏出一根茶叶梗:“诸位瞧瞧,这茶馆子也是看人下碟儿,见我这几天生意冷淡,就供应这种柴禾茶。”众人咯咯笑:“老赵,讲完了我们另赏你买茶钱!”“快说,别停了!”
赵敬亭清清嗓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汉子,乃是山东人氏,姓萧,名啸生,从小最爱诗词歌赋,最厌恶那时文八股,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万两银子、千来亩良田,活得逍遥自在,连个秀才都不愿意考,很有名士风范。去年来南京游玩,不慎丢了行李盘缠,也不急着回家,在市上抄书卖字过活。昨天去夫子庙拜圣人,遇到严世藩胡闹,萧公子虽然性情风流,但骨子里最崇敬圣人,山东人,心肠也热,就和严世藩做了对头。
“府尹见萧公子衣帽虽破旧,气质倒雍容,一看就是才士,便起了恻隐之心。劝他:‘你走霉运,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了严阁老的公子。本官看你也不是歹人,不为难你,你去跟严公子赔罪求情,也许他就饶了你。’这汉子重重冷笑道:‘他要是别人,我或许还能低个头服个软,可严世藩?天下谁不知道他爹祸国殃民,他胡作非为!要我向他求情,我呸!要杀要剐,只管来!’又骂府尹:‘你吃着朝廷俸禄,不主持公道,欺软怕硬,对得起祖宗父母么!’府尹本来有心宽容他,见他这样硬骨头,一时暴怒,命皂隶打了四十大板,说他在圣人庙寻衅滋事,乃大不敬,收押在监,等候判决。萧公子被打得下身血烂,在牢里奄奄一息。
“退了堂,府尹来见严世藩,点头哈腰地说:‘审了那汉子,也好生打了一顿,下官不敢擅自判罚,还请公子定个罪名。’严世藩乜着眼冷笑:‘这话奇了,你是府尹,判案子倒问我。’府尹笑道:‘下官的意思是,断他个充军一千里,也就罢了。’严世藩登时横眉竖目:‘充军?忒便宜了那下贱贼!必须砍了他的狗头,我心里才解恨!’
“府尹犯难。斩刑可不是随便能判的,上面要层层复审,萧公子的罪,实在也不至于砍头,但又不敢反驳,只是站着不言语。严世藩也知道些国法,砍头确实不妥,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邪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