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皮箱》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壁上的铁路地图。
  “筑丰本线是哪一条啊?”兼原警部问道。
  主任离开电话,走到墙边说道:“这里是以输送煤炭著名的若松港①,筑丰本线以此地为起点,在折尾站与鹿儿岛本线交会,贯穿筑丰煤田一带,再回到位于鹿儿岛本线的原田车站,以此为终点站②。若松车站与折尾车站之间,有藤之木与二岛两座车站,二岛是比较靠近折尾的那一座。”
  ①现在的福冈县北九州港。
  ②书中的事件发生在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十二月。在此之后,发生了多次火车站点的增减与废线等变动。目前此处已新增了奥洞海车站和本城车站两座车站。
  兼原警部点了点头,转身面向主任说道:“原来如此。对了,若松这个地方,好像是知名作家火野苇平①的出生地吧?我记得他的作品里经常出现这个地名:
  ①作家,明治四十年(1907年)一月二十五日生.为福冈县若松港码头工人老大——玉井金五郎——的长子,实际的出生日期,其实是前一年的十二月三日,但由于年后才申请出生登记,户籍上就变成明治四十年生了。火野苇平从小仓中学毕业后,进入早稻田英文学部,后来因为从军而中途辍学。昭和十三年(1938年),作品(粪屎谈》获得芥川奖,听到消息的时候,他正随军驻扎在中国杭州,于是在军中接受特派员小林秀雄的颁奖,其自选的《火野苇平选集》共八卷,从昭和三十三年(1958年)开始,由东京创元杜依序出版,其中有许多短篇小说,是以“码头工人与赌徒”为主题的作品。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一月二十四日去世,多年以后,才公开了其自杀的真相。
  “没错,我也想起来了。我曾经读过他以若松的码头工人与赌徒为主题的短篇小说。”
  主任在短短的三十秒里,暂时忘记了那件阴森恐怖的黑色皮箱,但兼原警部很快又将他拉回到现实世界。
  “那么,接下来,我想利用这段等电话的时间,请你回答我几个问题。首先,这只皮箱是几号到这里的?”
  “请稍等一下。”
  主任伸出结实的手臂,再次拿起刚才的资料夹。他舔了一下指尖,开始翻阅小型货物的到货通知书。
  “是在七号中午送到的。”
  “如果是七号的话,那就是大前天吧!那个时候,还没有看出异状吗?”
  “是的,我们完全没有发现,皮箱有任何异状,除了收件人迟迟不来领取。另外,今天早上,发现了收件者的姓名与地址,都是捏造的这两件事,不过,只让我们觉得有些古怪。直到刚才,有一只跑进仓库的流浪狗,对着那个皮箱狂吠,等到我们凑近一闻,发现皮箱正散发出恶臭,才惊觉这件事情非比寻常。”
  “二岛车站是四号受理这只皮箱的,对吧?当时,内容物写的是什么呢?总不可能写上‘尸体’二字吧!”兼原警部打趣似地说。
  “是的,名称那一栏上头写的是‘古董’。”
  “哦!……”
  那肿胀又半腐烂的尸体,与古董之间,有着绝妙的可比性,想到这里,兼原警部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呻吟。
  “重量七十三公斤,寄件人是近松千鹤夫。”
  主任刚说完,电话就响了。他飞快地拿起听筒。回答了几句之后,他按住话筒上的洞,向警部使了个眼色。
  “对方的站长在线上,还有,签收皮箱的站员也在……”
  “好的,请把电话交给我。”
  接下话筒的兼原警部,报出自己的职称后,仅告诉对方皮箱有可疑的地方,并没有提及尸体。站长只说,自己从未接触过那只皮箱,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然后,便将话筒递给了年轻站员。
  “十二月四号,有人寄送一只要送往汐留车站的大型黑色牛皮皮箱,对吧?是……就是放了古董的那个。可以告诉我你在签收那只皮箱时的情形吗?”兼原警部问道。
  “好的,没问题。那只皮箱,我是在十二月四号的晚间处理的。”站员如此答复道。
  “大约是什么时候呢?”
  “你问处理的时间吗?大概是十八点三十分左右吧!当时,我请同事帮忙,把皮箱搬到最后一班货运列车上。”站员回答。
  “寄件人是个怎么样的人?”
  “我记得是个住在鸭生田,叫做近松的人。”
  “你跟这个叫近松的人熟识吗?”
  “不好意思,电话的声音太小,听不见……”
  “我问你,你认不认识近松?”
  “是的,我虽然跟他不熟悉,但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这位近松先生,是经营美术品的人吗?”
  “不是……”
  “那他的职业是?”
  “职业嘛……这倒是没有……他是归国侨民①。”
  ①日本战败以后,大置侨居原日本殖民地的日本国民,陆续撤回到了日本。
  “那么,他是无业游民喽?”
  “算是吧,不过,他好像是个掮客,还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兼原警部虽然还想再多问一点,但又怕引起近松的警觉,于是决定,将后续的事情,交给二岛当地的警方处理。他吩咐那名职员“刚才的话除了站长之外,绝不能透漏给其他人”,然后就挂上了电话。
  那个叫做近松的男人,因为与掮客同伙起了冲突而痛下杀手,并将对方的尸体装在皮箱里,托运到了汐留车站,这个案子就这么简单。
  只是没有想到,对方居然敢如此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