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
分类: qsxs
不动;右手接连抛起符咒,悬在半空,形成一条通道,至姜述头顶停下不动。通道似有极大吸力,穿越大叔魂魄待要挣扎,却被陡然吸往,刚刚成形的虚体被越拉越长,最后变成一条长长的细线,从姜述百会穴贯入,瞬间没其体内。
左慈左手相召,收回法印,右手连击,符咒开始疾快转动。只听左慈又是一声大喝:“魂安魄归!”话音刚落,只见符咒立即四散,围成一个人形模样,环绕在姜述身体四周。左慈口中念念有词,左右双手疾快挥击,空间风雷之声大作,不时有强光迸发,一刻钟之后方复宁静。左慈连续施法,体力精力损耗极大,头上腾腾冒出热汗,见姜述脸色转红,呼吸粗重,知晓见功,双手挥动数下,收起符咒,法事至此结束。
左慈收功调息一会,看姜述并无异状,长叹一声,道:“此番费尽周折,行勾魂夺舍之事,虽然救人一命,但是违背天道伦常,未来祸福难测,愿你福泽百姓,莫负了琅琊宫这番辛苦。”
此时夕阳已经落下西山,姜家早已备好丰盛酒宴,请左慈、卜怀入席。左慈并不饮酒,吃些素食,留下一封书信及一个包裹,叮嘱周氏数句,告辞众人而去。卜怀目送左慈走远,也请辞回去,周氏连忙送上谢仪,又安排车驾送卜怀回去。
客人走后,周氏急忙回到内宅,见姜述躲在床榻之上,呼吸平稳,小脸已经透出血色,稍微放下心来,上前轻声呼道:“叙儿,叙儿,快醒醒。”
听到急促焦灼的呼声,他在头痛欲裂之际,六识逐渐恢复,眼皮用力强睁,眼前终于出现光亮。适应了片刻,眩晕逐渐消失,晃动的光亮慢慢定格,眼前出现一位美妇憔悴的面容,神色显得十分焦虑,眼皮红肿,双眸流露出无限怜爱之情。
周氏见爱子终于睁开双目,喜色顿于溢于脸上,道:“叙儿,我的儿呐,你终于醒过来了……”
“叙儿?叙儿是谁?”他不禁有些迷茫,心道:“美妇是谁?怎么如此打扮?衣着为何这般怪异?”
见爱子眼神逐渐清明,美妇顿时如释重负,脸上喜色更浓,继而喜极而泣。
他想坐起身来,却发现气力全无,正在挣扎之时,美妇在旁察觉,连忙抹掉眼泪,伸出双手搀扶。起身本为简单至极之事,此时却耗尽了他的全部精力,他倚在厚厚的绵被上,喘了半晌,才恢复些精神,麻痹感逐渐消失,六识渐自清晰起来。
先嗅到一丝淡然的清香,他环视四周,黑色木凳之上放着一件镂空铜器,铜器上方小孔正冒出淡淡烟雾,里面燃烧着贵重的檀香。除了墙边堆积的竹简略显凌乱,房内布置简单明洁,室中央搁置一张古色古香的案几,案几上摆放着一张精致的古琴,案几正对的窗户是木棱菱形花窗,上面罩着薄薄的白色绵纱。案几及榻前木凳上数支红烛高照,将周围一切浸在黄红色的烛光之下。他不由有些惊讶,开始仔细回忆过去,不费心思尚无感觉,刚要认真思考,似已捕捉到一丝契机,尚未来得及感悟,大量信息猛然侵入脑海,如同一颗炸弹在头内瞬间爆炸,他只觉眼前一黑,再次昏迷过去。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再次醒来的时候,听到身旁有人小声哭泣,嘴里还有苦涩的中药味道。他没有睁开眼睛,而是悄然消化另一段记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幸运或者不幸地加入了穿越大军的行列。
“姜述,年九岁,青州姜家嫡系长房独子,周朝开国重臣姜子牙之后。父亲姜乩曾任乐安太守,三年前亡于任上,母亲周氏掌管家业。如今已是中平元年……”他从另一份记忆中解读出附身之人的身份信息。
“是福是祸呢?那一世的父母妻儿再难相见,手机手提永远成为记忆……一个战乱将起的年代,黄巾之乱会在不久的将来引燃天下烽火。身处黄巾之乱重灾区青州,应该何去何从?”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吕布……不是都在这个年代吗?建功立业过把皇帝瘾?开国之君虽然光彩眩目,但是皆历尽苦难方成正果,历劫太多,太苦太累。身为大户嫡子,身份尊贵,家境丰裕,以记忆里的历代名诗佳文,名闻天下不是难事,既能轻松取得名望,又能享受荣华富贵,或许这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让人担忧的是,张角将于中平四年举事,青州地处战乱区域,应该如何避过这场灾祸?”
这位假姜述原本心性洒脱,又自以为悟得人生至理,方才规划人生方向,想做一名逍遥世外的才子墨客,内心欣慰之际,又省起大祸临近,内心压力倍增,优越自得之感瞬间消失,紧迫感随之沉甸甸压上心头,不由睁开双眼,想坐起身来。这一动作,顿时将在旁服侍的小婢吓了一跳。
“公子醒啦……太好了,小婢去禀报夫人去……”红衣小婢不由欣喜地嚷道。
姜述想要起身,无奈浑身乏力,挣了数次,非但效果全无,反而粗粗喘息起来。姜述无奈自嘲地笑了笑,心道这幅躯体如此虚弱,想必已是缠绵病榻多日。
周氏闻讯急趋进房,见姜述眼神清明,神智显然已经恢复正常,不由放下心来。近日整天提心吊胆,寝食不安,见姜述转危为安,压在心头的千斤巨石顿去,上前抱着姜述,泣道:“述儿,母亲只有你这根独苗,倘若有个三长两短,母亲该如何活下去?……”
姜述继承的另一段记忆,如同打开一
左慈左手相召,收回法印,右手连击,符咒开始疾快转动。只听左慈又是一声大喝:“魂安魄归!”话音刚落,只见符咒立即四散,围成一个人形模样,环绕在姜述身体四周。左慈口中念念有词,左右双手疾快挥击,空间风雷之声大作,不时有强光迸发,一刻钟之后方复宁静。左慈连续施法,体力精力损耗极大,头上腾腾冒出热汗,见姜述脸色转红,呼吸粗重,知晓见功,双手挥动数下,收起符咒,法事至此结束。
左慈收功调息一会,看姜述并无异状,长叹一声,道:“此番费尽周折,行勾魂夺舍之事,虽然救人一命,但是违背天道伦常,未来祸福难测,愿你福泽百姓,莫负了琅琊宫这番辛苦。”
此时夕阳已经落下西山,姜家早已备好丰盛酒宴,请左慈、卜怀入席。左慈并不饮酒,吃些素食,留下一封书信及一个包裹,叮嘱周氏数句,告辞众人而去。卜怀目送左慈走远,也请辞回去,周氏连忙送上谢仪,又安排车驾送卜怀回去。
客人走后,周氏急忙回到内宅,见姜述躲在床榻之上,呼吸平稳,小脸已经透出血色,稍微放下心来,上前轻声呼道:“叙儿,叙儿,快醒醒。”
听到急促焦灼的呼声,他在头痛欲裂之际,六识逐渐恢复,眼皮用力强睁,眼前终于出现光亮。适应了片刻,眩晕逐渐消失,晃动的光亮慢慢定格,眼前出现一位美妇憔悴的面容,神色显得十分焦虑,眼皮红肿,双眸流露出无限怜爱之情。
周氏见爱子终于睁开双目,喜色顿于溢于脸上,道:“叙儿,我的儿呐,你终于醒过来了……”
“叙儿?叙儿是谁?”他不禁有些迷茫,心道:“美妇是谁?怎么如此打扮?衣着为何这般怪异?”
见爱子眼神逐渐清明,美妇顿时如释重负,脸上喜色更浓,继而喜极而泣。
他想坐起身来,却发现气力全无,正在挣扎之时,美妇在旁察觉,连忙抹掉眼泪,伸出双手搀扶。起身本为简单至极之事,此时却耗尽了他的全部精力,他倚在厚厚的绵被上,喘了半晌,才恢复些精神,麻痹感逐渐消失,六识渐自清晰起来。
先嗅到一丝淡然的清香,他环视四周,黑色木凳之上放着一件镂空铜器,铜器上方小孔正冒出淡淡烟雾,里面燃烧着贵重的檀香。除了墙边堆积的竹简略显凌乱,房内布置简单明洁,室中央搁置一张古色古香的案几,案几上摆放着一张精致的古琴,案几正对的窗户是木棱菱形花窗,上面罩着薄薄的白色绵纱。案几及榻前木凳上数支红烛高照,将周围一切浸在黄红色的烛光之下。他不由有些惊讶,开始仔细回忆过去,不费心思尚无感觉,刚要认真思考,似已捕捉到一丝契机,尚未来得及感悟,大量信息猛然侵入脑海,如同一颗炸弹在头内瞬间爆炸,他只觉眼前一黑,再次昏迷过去。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再次醒来的时候,听到身旁有人小声哭泣,嘴里还有苦涩的中药味道。他没有睁开眼睛,而是悄然消化另一段记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幸运或者不幸地加入了穿越大军的行列。
“姜述,年九岁,青州姜家嫡系长房独子,周朝开国重臣姜子牙之后。父亲姜乩曾任乐安太守,三年前亡于任上,母亲周氏掌管家业。如今已是中平元年……”他从另一份记忆中解读出附身之人的身份信息。
“是福是祸呢?那一世的父母妻儿再难相见,手机手提永远成为记忆……一个战乱将起的年代,黄巾之乱会在不久的将来引燃天下烽火。身处黄巾之乱重灾区青州,应该何去何从?”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吕布……不是都在这个年代吗?建功立业过把皇帝瘾?开国之君虽然光彩眩目,但是皆历尽苦难方成正果,历劫太多,太苦太累。身为大户嫡子,身份尊贵,家境丰裕,以记忆里的历代名诗佳文,名闻天下不是难事,既能轻松取得名望,又能享受荣华富贵,或许这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让人担忧的是,张角将于中平四年举事,青州地处战乱区域,应该如何避过这场灾祸?”
这位假姜述原本心性洒脱,又自以为悟得人生至理,方才规划人生方向,想做一名逍遥世外的才子墨客,内心欣慰之际,又省起大祸临近,内心压力倍增,优越自得之感瞬间消失,紧迫感随之沉甸甸压上心头,不由睁开双眼,想坐起身来。这一动作,顿时将在旁服侍的小婢吓了一跳。
“公子醒啦……太好了,小婢去禀报夫人去……”红衣小婢不由欣喜地嚷道。
姜述想要起身,无奈浑身乏力,挣了数次,非但效果全无,反而粗粗喘息起来。姜述无奈自嘲地笑了笑,心道这幅躯体如此虚弱,想必已是缠绵病榻多日。
周氏闻讯急趋进房,见姜述眼神清明,神智显然已经恢复正常,不由放下心来。近日整天提心吊胆,寝食不安,见姜述转危为安,压在心头的千斤巨石顿去,上前抱着姜述,泣道:“述儿,母亲只有你这根独苗,倘若有个三长两短,母亲该如何活下去?……”
姜述继承的另一段记忆,如同打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