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出了心疼之色。
  要是搁在前些年,这通体雪白的野鸡算是祥瑞,能通报京城,送到宫中去。将祥瑞送到官府,少说也能弄得几百两银子。
  不过这通体雪白的野鸡即使死了,也能在镇上卖个好价钱!
  祥瑞!
  吃了能有福气!
  他都想好怎么宣传这异种野鸡了。
  先前这傻小子送来的异种野鸡,被他囫囵煮了,路过的方举人听到了这件事,大感痛惜,在看到锅里仅剩的几块鸡肉,扔下了一锭银裸子。
  那枚银裸子至少有二两半重!
  几块鸡肉就二两银子,那两只异种野鸡至少能卖三十两银子!
  “算得一千零六十三文,叔父给你算个整,就给你一两一钱。”王掌柜笑着眯起了眼睛,从褡裢中拿出一枚银锭,用手掂量分量,然后用剪刀剪了个角,放在银秤上,一两一钱丝毫不差。
  他准备将这剪掉一个角的银子递给白贵。
  白贵没有接过银子,他沉默了一会,问道:“叔父这里可有龙洋?我用这一两一钱银子换一枚龙洋。”
  “好说!这新奇的银元,想不到贤侄也知道,我这里恰好就有前些日子从城里来的食客给的银元。”王掌柜听到这句话,连忙就把伸出去的手缩了回来。
  自两鸦之后,外国银元流入夏国,因为外国银元外形一致,价格标准,使用方便,一进入后,就迅速导致夏国金融制度混乱。清国无力阻止外国银元流通,在道光十六年在法律承认外国银元的流通。
  后在光绪十五年,也就是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开设粤省钱局,制库平七钱三分的银元样币,背面为蟠龙图纹,正面为光绪元宝,故俗称龙洋。
  王掌柜笑容更甚。
  一枚银元可抵不了一两银子,更别说一两一钱了。
  这东西也就图个新奇。
  他在柜台翻翻找找,总算找到了一枚龙洋,递给了白贵。
  “贤侄,这外面天寒地冻的,要不留下来喝杯茶水再走。”瞧见白贵给他赚取的利益不少,王掌柜也无视了白贵一身破破烂烂的皮裘,好心的邀他进去做做。
  “不了!叔父,我去粮店倒腾些米粮,准备准备束。”
  白贵随口嘟囔了一声,大踏步从饭铺走出,前往白鹿镇的粮店。
  ‘读书?’
  ‘就你这幅憨傻的模样,还有能力读书?想要读书出人头地,喝!呸!’


第2章 束买粮
  ‘他这个样子读书纯粹是浪费钱哩!还不如攒钱买地,娶媳妇,读书是谁都能读书的吗?’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有前途,可是十几岁了,这个年岁读书,不堪造化,不堪造化哦!可惜了!’
  ‘……’
  背后隐隐约约传来王记食铺食客的议论声。
  他仿佛还能看到一些读书人正在掉书袋,摇头晃脑。
  嗤笑?
  嘲讽?
  “或许是我心里太过敏感!”
  走在大街上的白贵,自嘲的看了一眼身上穿的破烂玩意。
  镇上人来人往的行人,
  刻意躲避。
  兴许不是躲避,也许是他自卑心作祟,所以显得周遭人捧高踩低、嫌贫爱富了起来。
  以前他在网上看过一些穷家子自卑的新闻,还评论怒斥这些贫家子不知所谓,家贫算什么,只要内心强大,自卑就是空谈。
  可现在……
  去特么的吧,钱是胸中胆,没钱心里哪有胆气。
  “一步一步来吧,都是知根知底的,贸然露财,哪怕多上几升白面,多上一件棉花袄子,就有可能被其他乡邻认为是偷的!”
  白贵低声警醒自己。
  清末年间的乡里流动可不大,休说是清末,即使是现代,村子里谁家增添了什么物件,就立刻被村头的大妈大婶宣扬的到处都是。
  何况当下!
  家里连几个铜子都没有,怎么置办家当?
  “另外……”
  白贵眯了眯眼睛。
  他在王记食铺的时候,刻意观察过食客的反应,在他拿出白羽鸡的时候,不少食客明明露出心动的神色,可却没有出声。
  默认了王掌柜的低价收买。
  压迫!剥削!
  这时候显示的淋漓尽致!
  “所以……才要读书啊!”
  白贵不是没有想过,在这清末年间创业做生意、显神迹、服村民,可你凭什么啊,凭你是一介佃户的儿子?
  顺帝李自成那好歹也是驿站的驿吏。
  朱元璋?
  人家是真龙天子!千古年间就出了这一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可自打有科举制以来,读书永远是出人头地的捷径,古往今来,莫过于是。
  圣人门徒,就是最大的底气!
  其他行业能闯荡,但也难闯荡。他犹记得他前世看过的电影《霸王别姬》,小赖子说:“这得挨多少打,才能成角儿呀!”
  ……
  很快。
  四顺粮店。
  “灌一斗米(一斗等于十升),五升精米,用作束,五升糙米,是自己吃的。”
  白贵对店铺活计说道。
  精米,一升十五文,比他卖兔子肉还贵上两文钱,他舍不得。
  糙米,一升九文钱,成色无疑比精米差上一筹,陈米掺着今年刚打的新米,有股子陈腐气,黯淡无光。
  “好勒!”
  店铺伙计很快用两个布袋灌好了米粮,随口问道:“这给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