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

分类: txts3

从书架移除
,仅仅一棵,因此便不会结果。银杏是需要雌雄互相授粉的,这棵据说是雄树,没有雌树,就如同一个男人,没有女人,便产生不了后代。经过专家考证,树已经300多年了。在它身上,挂了个牌子,写着树龄和价值。近到树边上看,其实上面刻了一些名字。没有一个是完整的,都是一两个字,或者是两个人的名字的组合。这其中的寓意,除了当初刻下字的人知道外,怕谁也难以弄明白。
银杏到了深秋,叶子发黄,这个时候,它扇形的叶片就经常被一些年轻的教师们捡起来,藏到书本里,或者在上面写上一段话,传给自己想传的人。周天浩第一次给祁静静写信,就是用的银杏叶。上面摘录了席慕蓉的一首小诗,其中有一段是: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
祁静静看了,脸色绯红,从此……
党校这两天开始忙碌了。
县干班即将开班。县干班是党校的主体班,市级党校重点就是培训县级干部。3月底,妇干班结束后,党校一下子安静了。上周,康宏生书记和王伊达书记来视察后,马国志专门召开了一次二级机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会上,马国志传达了两位领导对党校工作的指示,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也提出了要求。丁安邦副校长主持了会议。马国志讲话结束,临时加了一小段,说:“我因为身体原因,到学校来得少。我已经正式向组织上提出来了,要求提前退下来。康宏生书记和王伊达书记,也已经批准了我的请求,并且对党校下一步的班子人选进行了考察。我希望同志们正确对待,正常工作。”
下面没有掌声。这是党校每次开会不同于其他地方开会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党校内部会议是从来没有掌声的。按照某些教授的说法就是,党校工作讲的就是辩证,岂能随便给予掌声?掌声就是一种肯定。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来都要求,首要作出正确的判断,然后才能给予值得的掌声。马国志当常务之前,常务校长秦书成是一个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干部,在部队听掌声听习惯了,第一次开会,讲完话竟是鸦雀无声,禁不住有些生气。马国志事后汇报说:“这习惯已经好几十年了。没有掌声,不代表反对。在党校,如果真的反对,立即就会有人站出来的。没有掌声,已经是一种起码的肯定了。”
秦书成当然不高兴,但后来也就认同了。因为部队作风,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他还是端着部队首长的架子,结果在会议上,立即就有教授站出来,当头狠批,根本就不留情面。这一下子,他明白了马国志话的意思。吴旗就曾经有一次,直接抓住秦书成说话中的一个小问题,站在会场上,一口气发挥了20分钟,弄得秦书成似乎成了个小学生。这以后,他再也不提掌声之事了。
丁安邦喝了口茶,茶味有点浓,他皱了下眉头。县干班教学是吕专分管的,此刻,他正在通报这一期县干班工作的安排。这对于党校来说,也是老生常谈了,程式化,经验化。但是,吕专特别提出了一条,就是从这一期县干班起,“重点加强对学员的经济理论培训。特别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对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处理的应变能力。这方面,请经济学部延主任延教授要好好准备。以后,经济学在党校培训中的比重还将进一步加大。”
吕专这话,与康宏生书记来视察时他所汇报的内容是相关的。
丁安邦听着,他并不太在乎县干班到底培训些什么。都是县级干部了,真要说培训,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人家来学习,是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你可不能把他们当做小学生一样,一点点地灌输。他这几天,一直到现在,还在想的是那天吕专怎么就和马国志一道,怎么就坐在马国志的车子里呢?吕专后来又和康宏生书记,以及王伊达书记说了些什么?在三个副校长当中,丁安邦觉得周天浩目前还基本不具备竞争的条件,那么只有吕专了。依吕专平时的个性,他似乎也对位子不太感兴趣。更严格些说,吕专是典型的学者性格。当年,吕专提拔副校长时,凭的就是几大本厚厚的专著。在全国党校系统,吕专的学术影响是很大的。他的研究面十分广,观念新。目前南州市委党校,唯一的一个获得了带硕士生资格的教授,就是吕专。这样一个学术型干部,难道也会……
那天下午,康宏生书记和王伊达书记跟周天浩谈完话后,又找了汤若琴和延开辉等几个二级机构的负责人谈话。到吃饭时,已经是6点多了。党校食堂,因为面对的对象不同,与一般的高校食堂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如其说是食堂,不如说是饭店更确切些。除了一个大厅外,大厅后面又特别修建了一座小楼。这里全是雅间,也就是包间,一共有12个包间。平时不开班的时候,这包间看似闲着。可是一到开了班,包间就忙不过来了。特别是县干班,不论是中午还是晚上,总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在包间里吃饭的。还有企业班,中午也是爆满。王伊达对这里情况当然熟悉,但康宏生是第一次来。一进了包间,康宏生就笑着对王伊达道:“跟我们的大酒店也差不多了嘛!”他指的是装潢。这是装潢得最考究的一间,平时一般为校长们预备着的。就是县干班学员吃饭,也得先请示了校长才能动用。因此,这间包间在党校内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