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
分类: qsxs
《春秋公羊传》全集
作者:佚名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
《春秋公羊传》也同《春秋左氏传》一样,是阐释《春秋》的一部著作。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此之前阐释《春秋》的有五家,即《左氏
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汉书・艺文
志》还说:“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意即《邹氏传》后来没有人传下来,
《夹氏传》只是口耳相传,没有成书。因此后世相传的只有《左氏传》、《公
羊》、《谷梁》三传,也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的传授源流,按汉朝人的说法,是先由孔子的学生子夏传给
公羊高,公羊高传给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
都是口耳相传。到西汉景帝时,公羊寿才与其弟子齐人胡毋子都写在竹帛上。
据后世特别是清代人的研究,子夏传公羊高一说,并不可靠。清代《四库全
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更具体论证,《公羊传》也并非只公羊一家
相传,其他一些经师在讲授过程中对全书也陆续有所增补。
《左传》在战国时即已成本,用当时的文字写成,因此汉时称为古文。
《公羊》与《谷梁》先是师徒用讲课的方式传授,至西汉初才用当时流行的
隶文写成,称为今文。按照当时的规定,《公羊》和《谷梁》是立为官学的,
也就是在中央国立大学作为正式学课,由博士向生徒传授的。
《公羊传》的写法与《左氏传》不同。《左氏传》主要是阐述史事,补
充了《春秋》未曾述及的不少历史事实,是一部史书;而《公羊》与《谷梁》
则主要是解释《春秋》的旨意,即阐发其“微言大义”,一般用自问自答的
方式对《春秋》的词语进行解释,确实像经师讲课时所编的教材。
《公羊传》是极力主张大一统的,主张君臣等级观。这种思想符合于西
汉帝王为稳定政权、尊王攘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需要,这也是《公羊
传》被立于官学的重要原因。《公羊传》所阐述的道理很多穿凿附会,十分
勉强,但其中也包含儒家文化的不少深层内容。后世一些思想家,特别是清
代后期某些主张改革的学者,多从《公羊传》中汲取理论资料,为当时的现
实政治服务。因此《公羊传》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史著作之一。
《公羊传》采取问答的方式,在汉语修辞学、词汇学、语法学上也有一
定的价值,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东汉时何休作《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是第一次把经文与传文合在一起
并进行注解的著作。后来唐朝徐彦有《公羊传疏》,进一步对《公羊传》作
了注释。这次整理,用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作底本,通校《四部丛刊》
影印宋刊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并参考阮元所作的《十三经注疏》校勘
记,对一些讹误之处作了校正。凡有校改,例出校记。
本书由中华书局顾馨、徐明校点整理。
<br />
《新世纪万有文库》缘起
我们正在做一件好事情。先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还要老老实实地做
下去,力争好起来。
当年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风靡一时,至今余响不绝。我们照抄原
名,冠以“新世纪”,以示时代差异,但承继之意是不言自明的。
要设计一个所谓世纪工程,选编一些人人当读的书,“万有”一词再恰
当不过。这就像把物体间的引力称为“万有引力”一样,它无所不包,无处
不在,不叫“万有”,还叫什么!我们只能赞叹王云五和他的友人、同人的
聪明才智,并且乐于承继。
要承继的,不仅是一个名称。当年编辑《万有文库》时,据传得到了一
大批顶尖人物的支持,有蔡孑民、胡适之、吴稚晖、杨杏佛、张菊生、高梦
旦等三十余人。我们这一代人,得失与短长都是显然的,无论是“比不得”
还是“不可比”,专家都非请不可,于是也有了陈原、王元化、李慎之、顾
廷龙、金克木、董乐山等三十多位海内外的大家出任总顾问或学术指导,还
有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担任策划。当然,聚合这样一些顶天立地的人物,不是
我们的功劳,我们也无此能力;他们是冲着“新世纪万有文库”这一富有使
命感的大名而来的。这只能增加我们的责任,使我们感到,无论对时贤或是
对先人,我们的工作都只能做好或不能做坏。
在出版、发行方式上,也有不少承继。六十年前,商务的《万有文库》
在廉价筒装上作文章,而其销售则以图书馆作为主要对象。我们今天大体仿
此,只是销售对象适应今天的情况更加展开一些。在这“豪华本”和奢侈消
费盛行的时代,向读者提出“你的简装书来了”,不免悖时。但看到当年的
“万有文库”本在今日旧书肆里依然受到欢迎,也就有了信心。做出版,原
是要做“长命”的事。“商务”诸前贤,当年筹划种种,又何曾想到身后的
声名会如此流芳多年呢?!
较多不同前人的,大概是内容。《新世纪万有文库》大别为三:传统文
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传统文化书系重在
作者:佚名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
《春秋公羊传》也同《春秋左氏传》一样,是阐释《春秋》的一部著作。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此之前阐释《春秋》的有五家,即《左氏
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汉书・艺文
志》还说:“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意即《邹氏传》后来没有人传下来,
《夹氏传》只是口耳相传,没有成书。因此后世相传的只有《左氏传》、《公
羊》、《谷梁》三传,也称《春秋三传》。
《公羊传》的传授源流,按汉朝人的说法,是先由孔子的学生子夏传给
公羊高,公羊高传给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
都是口耳相传。到西汉景帝时,公羊寿才与其弟子齐人胡毋子都写在竹帛上。
据后世特别是清代人的研究,子夏传公羊高一说,并不可靠。清代《四库全
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更具体论证,《公羊传》也并非只公羊一家
相传,其他一些经师在讲授过程中对全书也陆续有所增补。
《左传》在战国时即已成本,用当时的文字写成,因此汉时称为古文。
《公羊》与《谷梁》先是师徒用讲课的方式传授,至西汉初才用当时流行的
隶文写成,称为今文。按照当时的规定,《公羊》和《谷梁》是立为官学的,
也就是在中央国立大学作为正式学课,由博士向生徒传授的。
《公羊传》的写法与《左氏传》不同。《左氏传》主要是阐述史事,补
充了《春秋》未曾述及的不少历史事实,是一部史书;而《公羊》与《谷梁》
则主要是解释《春秋》的旨意,即阐发其“微言大义”,一般用自问自答的
方式对《春秋》的词语进行解释,确实像经师讲课时所编的教材。
《公羊传》是极力主张大一统的,主张君臣等级观。这种思想符合于西
汉帝王为稳定政权、尊王攘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需要,这也是《公羊
传》被立于官学的重要原因。《公羊传》所阐述的道理很多穿凿附会,十分
勉强,但其中也包含儒家文化的不少深层内容。后世一些思想家,特别是清
代后期某些主张改革的学者,多从《公羊传》中汲取理论资料,为当时的现
实政治服务。因此《公羊传》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史著作之一。
《公羊传》采取问答的方式,在汉语修辞学、词汇学、语法学上也有一
定的价值,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东汉时何休作《春秋公羊经传解诂》,是第一次把经文与传文合在一起
并进行注解的著作。后来唐朝徐彦有《公羊传疏》,进一步对《公羊传》作
了注释。这次整理,用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作底本,通校《四部丛刊》
影印宋刊本《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并参考阮元所作的《十三经注疏》校勘
记,对一些讹误之处作了校正。凡有校改,例出校记。
本书由中华书局顾馨、徐明校点整理。
<br />
《新世纪万有文库》缘起
我们正在做一件好事情。先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还要老老实实地做
下去,力争好起来。
当年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风靡一时,至今余响不绝。我们照抄原
名,冠以“新世纪”,以示时代差异,但承继之意是不言自明的。
要设计一个所谓世纪工程,选编一些人人当读的书,“万有”一词再恰
当不过。这就像把物体间的引力称为“万有引力”一样,它无所不包,无处
不在,不叫“万有”,还叫什么!我们只能赞叹王云五和他的友人、同人的
聪明才智,并且乐于承继。
要承继的,不仅是一个名称。当年编辑《万有文库》时,据传得到了一
大批顶尖人物的支持,有蔡孑民、胡适之、吴稚晖、杨杏佛、张菊生、高梦
旦等三十余人。我们这一代人,得失与短长都是显然的,无论是“比不得”
还是“不可比”,专家都非请不可,于是也有了陈原、王元化、李慎之、顾
廷龙、金克木、董乐山等三十多位海内外的大家出任总顾问或学术指导,还
有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担任策划。当然,聚合这样一些顶天立地的人物,不是
我们的功劳,我们也无此能力;他们是冲着“新世纪万有文库”这一富有使
命感的大名而来的。这只能增加我们的责任,使我们感到,无论对时贤或是
对先人,我们的工作都只能做好或不能做坏。
在出版、发行方式上,也有不少承继。六十年前,商务的《万有文库》
在廉价筒装上作文章,而其销售则以图书馆作为主要对象。我们今天大体仿
此,只是销售对象适应今天的情况更加展开一些。在这“豪华本”和奢侈消
费盛行的时代,向读者提出“你的简装书来了”,不免悖时。但看到当年的
“万有文库”本在今日旧书肆里依然受到欢迎,也就有了信心。做出版,原
是要做“长命”的事。“商务”诸前贤,当年筹划种种,又何曾想到身后的
声名会如此流芳多年呢?!
较多不同前人的,大概是内容。《新世纪万有文库》大别为三:传统文
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传统文化书系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