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
分类: qsxs
杭州来,如今要这鳊鱼肯定也是孝敬住在城中的长辈,因此定然与城中万家乃是一脉。万老官人与俺黄州人有大恩,便是俺家也领过万家施的粮、舍的药,不过区区一条鳊鱼,岂能赚了你的。”
说完黄牛儿便潇洒的拍拍手便走,才走的两步就听万四姐儿喊道:“嗳!后生……你……莫走,捎你一程如何?”
黄牛儿回头笑道:“俺叫黄牛儿,黄州城里赶骡车的黄老倌便是俺爹!且走且走,这碧油车俺还消受不起!”
看了那万四姐儿一眼,黄牛儿便笑着大步前行,行的十几步时马车便擦身而过,却听见万四姐儿低声道:“今日之赠,春奴儿记下了!”
待得马车远去,黄牛儿边走边瞧着快没影儿的碧油马车,脸上泛着笑意,口中喃喃道:“春奴儿?万春奴?万春奴!”
黄牛儿咧嘴一笑,迈步往城中行去。
待他入城去到舅爷家中,才是辰时末的样子,姚政见外甥提了一条鳊鱼来见,也是喜笑颜开,伸手接过鱼瞧了一瞧道:“剑∈钦骣!”
黄牛儿叉手行礼道:“母舅爷,这是一早俺随爹爹去水市上购来,本是一双,却是半道上遇见了从杭州来的万家人求购,便让与他一条,还望母舅爷勿恼。”
“杭州来的万家人?”姚政眉头一皱,却是问道:“可是出了高价?”
黄牛儿神色一愕,只得据实答道:“确是出了高价,俺却是没允,乃是平价让与,两条鳊鱼爹爹使了三百钱,俺便只要了一百五十钱。”
说完黄牛儿便从衣袋中掏出钱来,姚政也不看,再问:“却是为何让他?”
黄牛儿便答道:“爹爹常说万家老爷心善好施,俺家领过万家的米粮汤药,如今万家遭难,当知恩图报才是。”
“嗯!不错!”姚政点点头,原本脸上的难看之色当即退去,展颜笑道:“小小年纪就已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不错不错!”
随后姚政唤了家仆将手中的鳊鱼拿去打理,便领着黄牛儿进了后院书房。
姚家原本也不算是黄州大户,家中三代耕读行贾,到了姚政这一代才崭露头角,谋了一个黄州主薄。此时尚且没有异地为官的政策,姚政当了主薄也没有以权谋私,因此还住家中两进四院的老宅,再说姚家人丁也是不旺,家眷不过十人,再加上烧火打杂役使的下人和看家护院的家丁,二十来口倒也不嫌拥挤。
进了书房后,姚政铺开一张宫纸,又取了一管汴梁毫笔,便对黄牛儿考校起来。
所谓考校也即帖经,也就是考默写,姚政摘些蒙书、五经之中的句子,念了上句让黄牛儿接下句,然后再默写出来。姚政也不客气,先考了《百家姓》、《千字文》,后面又从《论语》、《诗经》抽了不少填空题,前后差不多一个时辰,黄牛儿也将一张四尺长宽的宫纸写满。
末了姚政却道:“县试也考诗赋,不若今日就以牛儿送来的鳊鱼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黄牛儿自然不敢推辞,却是问道:“母舅爷,何为真鳊?”
姚政笑答道:“鳊鱼又称团头鲂,也叫武昌鱼,乃是这长江之中的一道美味,所谓真鳊,乃是鳊鱼之异种,其味更鲜而已。”
黄牛儿想了想,便道:“有了!才饮长江水,又得武昌鱼。道旁谦相让,两家皆欢喜。
姚政听了一愣,却是击掌道:“妙!”
第五章 【拜师】
第五章【拜师】
时近中午,姚政自然让人将黄牛儿送来的真鳊整治出来,去到饭厅用膳时,黄牛儿的舅母和两个姨娘也自出来作陪,至于用姜丝清蒸出来的鳊鱼,姚政倒是客气的给黄牛儿夹了一块,剩下整条却是他一个人做下酒菜。
用罢了饭,舅母便拿了皮尺给黄牛儿量了身段,便跟两个姨娘操持起针线,将几套姚政穿旧的衣衫改小与他。姚政自己也拿出了一块玉佩和一条招文袋与黄牛儿道:“昨日下值时,舅父去往张家弘文学馆走了一着,张夫子卖了几分薄面,今日且随俺去认师吧!”
黄牛儿听的一惊又是一喜,张家的弘文学馆可是黄州城里头一号的蒙学,舍中研读的童子少年接近百人,也都是城中望族富户的子弟,黄牛儿可是从来不敢想象自己能去弘文学馆上学。
姚政见黄牛儿咋惊还喜的样子,只道他欢喜呆了,笑道:“今日去认师,自然也要考校,可要给舅父争气才成!”
“不敢让舅父丢了颜面!”黄牛儿当即压下心中激动,震袖束手行礼答道。
舅母和姨娘们手工不慢,不过一刻便将一件青色的儒生长衫改好给黄牛儿换上,这其实也是因为黄牛儿生的壮实高大,十二三岁的小童已经身高接近五尺,比舅舅矮了尺多,改起衣服自然迅速。
随后舅母又亲自给黄牛儿重新束了发,扎了头巾,将姚政给的玉佩与招文袋往腰上一系,左右打量看看,笑道:“嗳!好一个壮实的读书郎!”
黄牛儿被说得面上一窘,倒也知道母舅不是取笑,的确是自己身子较旁人壮实,便答:“舅母,俺爹说了,是俺老黄家的种好
说完黄牛儿便潇洒的拍拍手便走,才走的两步就听万四姐儿喊道:“嗳!后生……你……莫走,捎你一程如何?”
黄牛儿回头笑道:“俺叫黄牛儿,黄州城里赶骡车的黄老倌便是俺爹!且走且走,这碧油车俺还消受不起!”
看了那万四姐儿一眼,黄牛儿便笑着大步前行,行的十几步时马车便擦身而过,却听见万四姐儿低声道:“今日之赠,春奴儿记下了!”
待得马车远去,黄牛儿边走边瞧着快没影儿的碧油马车,脸上泛着笑意,口中喃喃道:“春奴儿?万春奴?万春奴!”
黄牛儿咧嘴一笑,迈步往城中行去。
待他入城去到舅爷家中,才是辰时末的样子,姚政见外甥提了一条鳊鱼来见,也是喜笑颜开,伸手接过鱼瞧了一瞧道:“剑∈钦骣!”
黄牛儿叉手行礼道:“母舅爷,这是一早俺随爹爹去水市上购来,本是一双,却是半道上遇见了从杭州来的万家人求购,便让与他一条,还望母舅爷勿恼。”
“杭州来的万家人?”姚政眉头一皱,却是问道:“可是出了高价?”
黄牛儿神色一愕,只得据实答道:“确是出了高价,俺却是没允,乃是平价让与,两条鳊鱼爹爹使了三百钱,俺便只要了一百五十钱。”
说完黄牛儿便从衣袋中掏出钱来,姚政也不看,再问:“却是为何让他?”
黄牛儿便答道:“爹爹常说万家老爷心善好施,俺家领过万家的米粮汤药,如今万家遭难,当知恩图报才是。”
“嗯!不错!”姚政点点头,原本脸上的难看之色当即退去,展颜笑道:“小小年纪就已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不错不错!”
随后姚政唤了家仆将手中的鳊鱼拿去打理,便领着黄牛儿进了后院书房。
姚家原本也不算是黄州大户,家中三代耕读行贾,到了姚政这一代才崭露头角,谋了一个黄州主薄。此时尚且没有异地为官的政策,姚政当了主薄也没有以权谋私,因此还住家中两进四院的老宅,再说姚家人丁也是不旺,家眷不过十人,再加上烧火打杂役使的下人和看家护院的家丁,二十来口倒也不嫌拥挤。
进了书房后,姚政铺开一张宫纸,又取了一管汴梁毫笔,便对黄牛儿考校起来。
所谓考校也即帖经,也就是考默写,姚政摘些蒙书、五经之中的句子,念了上句让黄牛儿接下句,然后再默写出来。姚政也不客气,先考了《百家姓》、《千字文》,后面又从《论语》、《诗经》抽了不少填空题,前后差不多一个时辰,黄牛儿也将一张四尺长宽的宫纸写满。
末了姚政却道:“县试也考诗赋,不若今日就以牛儿送来的鳊鱼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黄牛儿自然不敢推辞,却是问道:“母舅爷,何为真鳊?”
姚政笑答道:“鳊鱼又称团头鲂,也叫武昌鱼,乃是这长江之中的一道美味,所谓真鳊,乃是鳊鱼之异种,其味更鲜而已。”
黄牛儿想了想,便道:“有了!才饮长江水,又得武昌鱼。道旁谦相让,两家皆欢喜。
姚政听了一愣,却是击掌道:“妙!”
第五章 【拜师】
第五章【拜师】
时近中午,姚政自然让人将黄牛儿送来的真鳊整治出来,去到饭厅用膳时,黄牛儿的舅母和两个姨娘也自出来作陪,至于用姜丝清蒸出来的鳊鱼,姚政倒是客气的给黄牛儿夹了一块,剩下整条却是他一个人做下酒菜。
用罢了饭,舅母便拿了皮尺给黄牛儿量了身段,便跟两个姨娘操持起针线,将几套姚政穿旧的衣衫改小与他。姚政自己也拿出了一块玉佩和一条招文袋与黄牛儿道:“昨日下值时,舅父去往张家弘文学馆走了一着,张夫子卖了几分薄面,今日且随俺去认师吧!”
黄牛儿听的一惊又是一喜,张家的弘文学馆可是黄州城里头一号的蒙学,舍中研读的童子少年接近百人,也都是城中望族富户的子弟,黄牛儿可是从来不敢想象自己能去弘文学馆上学。
姚政见黄牛儿咋惊还喜的样子,只道他欢喜呆了,笑道:“今日去认师,自然也要考校,可要给舅父争气才成!”
“不敢让舅父丢了颜面!”黄牛儿当即压下心中激动,震袖束手行礼答道。
舅母和姨娘们手工不慢,不过一刻便将一件青色的儒生长衫改好给黄牛儿换上,这其实也是因为黄牛儿生的壮实高大,十二三岁的小童已经身高接近五尺,比舅舅矮了尺多,改起衣服自然迅速。
随后舅母又亲自给黄牛儿重新束了发,扎了头巾,将姚政给的玉佩与招文袋往腰上一系,左右打量看看,笑道:“嗳!好一个壮实的读书郎!”
黄牛儿被说得面上一窘,倒也知道母舅不是取笑,的确是自己身子较旁人壮实,便答:“舅母,俺爹说了,是俺老黄家的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