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影时代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弹出来。
  “你的影评写了没?这等下12点了,我要交任务的。”
  “12点了,怎么还没发?”
  “12点半了,影评呢?合作也有两次了,靠谱点啊。”
  “没有下次合作了,好自为之。”
  “嗨,你的影评被选为精华了。这篇稿费多加两百块。合作愉快。”
  前面四条是水军水母在凌晨左右发过来的,最后一条是早晨六点半发来的――从这个时间点来看,诶,水军做的也很辛苦啊。
  甘敬随手打开了昨晚即兴写出对于蔡坤主演《私人逃亡》的影评,嗯,果然是被选为了精华,反响很热烈嘛。
  一、二、三、四……这么多页的回复。
  看起来,这位青年演员还是有很多粉丝的。
  甘敬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一行行对于自己的亲切问候,如沐春风,这种感觉真是好久没有了,当真是能激发出一些激情出来。
  他略一思索,没有理那些回复,点开了这个网站的用户设置,选到了修改昵称――【我是一个假粉丝】。
  一个昵称,七个字。
  甘敬长出了一口气,不知道那位小同行能不能看到,看到了又能不能领会到自己的隔空点拨。


第八章 余波(求推荐票)
  “聊电影”论坛的名字很接地气,但实际上它是随着华夏网络时代一起成长起来有着很高地位的影迷聚集地,从最初的电子公告式BBS到现在作品信息和影评内容交互的形式,它是网络发展的一个缩影。
  不过,在最开始的情怀渐渐褪去后,聊电影论坛在探讨更多的盈利方式,当下影视圈粉丝经济的引入目前也算是一种思路,它是引入了计算数据的作品打榜,待到年终后颁发奖项。
  当然,论坛内部是有人不同意这样商业化操作的――有的人理性,也就难免有的人天真或者保持初心。
  蔡坤是近几年来曝光度相当高的一位艺人,他不单是演员,还会唱歌跳舞,人嘛,长相秀气,本身也是科班出身,倒不是完全没货。
  可是,他行走影视圈的做派更像是邻国小韩的方式,也由此是为华夏带来另一种娱乐圈的玩法――饭圈,这个词其实也就是粉丝圈的意思,但它正渐渐成为比粉丝圈更具代表性的一个指向词汇。
  九月二十二号凌晨,正当蔡坤粉丝为偶像冲榜之际,一篇内容详实、论调专业的影评文章发布了。
  文章标题“我来告诉你怎么演戏”,作者署名“人生苦长”。
  本来行走影视圈、混迹网络,明星偶像遭遇一些攻击也属正常,饭圈粉丝见到了或踩下去或踩下去或踩下去……可是这篇文章从人物性格、角色处理、表演节奏等方面对演员蔡坤的表现进行了解构。
  什么叫解构?
  一层一层剥开给你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观影体验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可是演员表现是能被分析出来的,尤其是不能对比。
  如此一篇专业程度溢于言表的文章一经发布就引起了注意,它首先是得到了深夜饭圈打榜粉丝的攻讦,随即是被论坛锁定,只是到了半夜时分,这篇影评是从被锁定无法回复状态改为了精华――这其中有什么变故就不得而知了。
  等到了白天时间,精华影评的效果进一步发酵,这篇文章很快是被系统根据数据自动推到了首页阅读。
  这个时候,影评后面的回复已经从密集的粉丝回复变为了粉、黑、路三家聚集,而其中的路人绝大部分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啧,这写的这么专业,一定是圈内人士动笔吧?”
  “没准是蔡坤的老师看他这么不上道,亲自下场呢。”
  “文笔流畅,叙述清楚,已经打赏。还望写一期蔡坤专题系列,把他的作品全部分析一遍!”
  如此路人回复让一众饭圈粉丝看的又气又急,然而,更气的还在后面。
  22号临近中午的时候,这篇“我来告诉你怎么演戏”的作者改名了,他改为了“我是一个假粉丝”!
  怎么着?
  你写了一篇黑我家坤坤的影评之后就不“人生苦长”了?
  还假粉丝!
  你不用说,我们也知道你是一个假粉丝!
  损不损啊!
  ……
  坐标于京城朝阳锦尚小区1幢1301的家里已然是焕然一新,甘敬对此很是满意。
  不过,桌上的钱在以一种微妙的速度渐渐消瘦。
  甘敬花钱的时候不喜欢还价,他考虑需求的时候也不太有经验,空调、电视、电脑、沙发、窗帘、纸尿裤、女儿衣服、桌子茶几等等,这些就是一个字,买。
  好在,虽然花钱没什么谱,可是审美还是比较过关的。
  最起码,当李早瑜再次进门的时候一度以为自己是走错了地方,多上或者少上了一层。
  “甘哥,你这家里是重新装修了一遍吗?”李早瑜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甘敬摇头道:“只是换了点电器,贴了墙纸。”
  他心情不错的冲着李早瑜眨了下眼睛:“老男人的生活也应该精致一点。”
  李早瑜目瞪口呆,这是换了点电器吗?为什么我找不到和前两天有一丝重合的地方了?唔,那股若有若无的酒味也不见了。
  看起来精致是真精致,可是,你刚才的眨眼也很骚气啊。
  女孩腹诽,小碎步挡住了沙发上父女俩看电视的眼神,恭恭敬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