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开闲渔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衣服了,抓紧时间给他们俩改两套出来,明天还要忙活,总不能让他们俩在被窝里待一天吧?”
  
  一句话彻底提醒了徐寒梅,她再也坐不住了,连忙站了起来:“可不是!明天早上起来宁宁和美美就没有衣服穿啊!”
  说完,她也顾不得这边了,小跑着回屋翻箱倒柜去了。
  
  而姜晓菱则坐在了老太太的旁边。
  
  “奶奶,你明天的时候和宁宁还有美美好好说说,让他们以后改口给我爸妈也叫爸妈吧。”
  
  “什么意思?”姜老太太吓了一跳。
  待明白过来立刻不赞成的瞪了姜晓菱一眼:“你胡说八道什么?这是能混叫的吗?”
  
  “我认真的。”
  姜晓菱一本正经的看着老太太:“奶奶,你不觉得这次去宁林,对咱们一家子来说,都是一次最好的机会吗?
  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只要不出大事,家里有几个孩子谁会来查?
  咱们就说他俩是我爸妈亲生的,是爸爸走之后才生下来的,
  那边的人都是天南地北聚在一起的,之前又不认识,有谁能知道真假?”
  
  




4. 第 4 章 圆谎

  “这,能行?”姜老太太一脸的迟疑。
  “能行。”姜晓菱回答的非常笃定。
  
  能不能行都得行啊,不然又能怎么办呢?
  
  虽然姜晓菱知道,想要圆上一个谎,往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做掩饰。
  后期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事儿在等着。
  
  可这已经是她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这辈子她才回来两个多月,宁林那边什么情况还不知道。
  可上辈子,父亲在厂子里可是很有声望的。
  
  想来,爸爸一定会有办法的吧?
  
  其实有没有办法也只能走一步说一步,反正无论如何她这次一定要把奶奶还有弟弟妹妹都平安的带离老家。
  
  第二天是忙乱的一天。
  因为两个小家伙的到来,整个姜家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可与此同时,该做的事还必须要做,所以一天下来,所有人都累得人仰马翻。
  
  尽管这样,在临走的那天早上,除了小河,所有人都天没亮就起来了。
  
  姜老太太亲自去厨房热了馒头,还在里面夹好了咸菜。不仅如此,她还大方的煮了三个平日里舍不得吃的鸡蛋。
  又用儿子之前留在家里的水壶灌了满满一罐的热水,这才把东西全都交到了孙女的手里。
  
  “晓菱,这样真的能行?”她满脸担心的望向姜晓菱。
  一直到这会儿,老太太心里都觉得不太牢靠。
  
  “能行,奶奶你就放心吧。”
  姜晓菱说着,将吃的喝的往身上一背,然后和妈妈一人一个,背着刚刚醒来,还在迷糊中的双胞胎一起走出了家门。
  
  此刻是早上五点。
  地上的雪还没化完,又结成了冰,到处都又湿又滑。
  刺骨的寒风,刚一出去就把人给冻得个透心凉。
  
  可正因为此,整个小镇子都静悄悄的。家家户户都还关着灯,到处都黑黢黢,连个人影都没有。
  
  他们一行四人,找最僻静的小路,疾行走到了镇卫生院的门口。
  
  因为还没有到上班时间,这里大门紧锁,同样一片寂静。
  
  姜晓菱和妈妈一起找了一个背风的角落,这才将两个孩子放下。
  她把背着的水和吃食塞到了母亲的手里,不无担心的问道:“妈,你一个人带着他们俩,行吗?”
  
  徐寒梅看着女儿,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只觉得自己这个妈,当的实在是太失败了。
  
  女儿还差几天才满十七周岁。
  镇子上和她同龄的女孩天天除了琢磨点吃喝都在想些什么?
  要么是那些有的没的,要么就是嫁妆,工作。
  哪儿有像他们家晓菱这样,小小年纪就快要撑起一个家的?
  
  想到这儿,她伸手帮女儿捋了捋被雾水打湿的头发,温和的说:“妈妈行的,你别操心了。赶紧回去,家里的事儿别让奶奶一个人操持。”
  
  “好。”姜晓菱点了点头。
  之后将自己放在棉袄里面贴身处口袋里捂着的鸡蛋给俩小家伙一人塞了一个。
  跟他们说:“乖乖的听妈妈话,待会儿姐姐还有奶奶,哥哥坐大汽车来接你们。”
  
  宁宁和美美是被家里大人教导了整整一天的。
  虽然他们并不是真的很懂为什么要改口,要叫别人爸妈?
  可是外婆说了,如果不这么叫就把他们丢下,不带他们走了。
  想想当初妈妈千交代万嘱咐一定要听外婆的话,俩孩子就没敢再多问。
  很听话的改了口。
  
  现在听姐姐这么说,两个人同时点了点头,糯糯的应了一声:“知道了。”
  那乖巧的小模样,让人觉得为他们冒再大的风险也值了。
  
  姜晓菱到家的时候也不到七点,可她就是回屋脱了个外套的功夫,外面院子里就响起了一片喧闹声。
  然后就听到门口有人在喊:“小河妈,有人找!立南单位的车来接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