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在这个时候,已经下定了迁都的决心。
  只不过……
  朱棣手里拿着奏疏,依旧还在沉眉思索,因为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迁都事关重大,一旦开始迁都,不但要耗费无数的钱粮,更重要的是,皇帝去了北平,那么文武百官也要随之迁徙。
  可这文武百官,还有无数勋贵大臣们,可都已经在南京城安居乐业,更不必说,相比于这繁华的金陵,北平几乎可以算是苦寒之地了。
  而这个时候,朱棣刚刚登基不久,人心未定,此时若是提出迁都,只怕要天下大乱不可。
  所以朱棣和姚广孝最终采取的策略是,这件事不能急,而且此事必须保密,绝不能透出一点风声,这天下真正有这个想法的,只有朱棣和姚广孝二人,绝不能传至第三人的耳朵里。
  可现在……一个少年,居然上了这样的奏疏。
  姚广孝看着朱棣,眼里似乎带着疑窦,仿佛在说,陛下是不是将此事泄露出去了?
  朱棣也同样用狐疑的眼神看向姚广孝。
  可转瞬之间,二人却都放下了疑心,因为他们彼此是了解的,他们都是行事慎重的人,而且事关重大,绝不会泄露出只言片语。
  朱棣道:“难道是这小子……自己想出来的?”
  姚广孝则问:“此人是谁?”
  朱棣低头一看落款,又是瞠目结舌。
  他缓缓道出一个名字:“张安世……张安世是不是……是不是那……”
  姚广孝清咳一声:“陛下所言的,莫非是太子殿下的妻弟……”
  朱棣又垂头去看奏疏,奏疏里不但提出了天子守国门,而且将这理由说的一清二楚。
  朱棣忍不住道:“此人的字写的似狗爬一般,只是行文条理却甚是清晰,一个这样的浑小子,竟有此见识,他不是恶贯满盈吗?”
  话说到了这份上,姚广孝想了想道:“陛下,百闻不如一见,市井流言,不足为信。只是……此事该如何善了?”
  是啊,本来是一个摸底,结果摸出了一条大鱼。
  朱棣背着手,他拧着眉,突然龇牙冷笑道:“一个这样的小子,不该有此见识,难道是太子……”
  姚广孝听罢,顿时露出喜色:“那么,贫僧就要恭喜陛下了。”
  朱棣听罢,也觉得大感宽慰。
  他不喜欢太子,一方面是太子过于肥胖,不似人君,另一方面则是他认为太子喜欢和一群腐儒厮混一起,满口仁义,这样的人……可以做一个读书人,但是绝不会是一个好皇帝。
  做皇帝的,怎可妇人之仁?
  可若当真这和太子的教诲有关的话,太子竟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就难免教人刮目相看了。
  只见朱棣摆摆手道:“此事,不必继续过问了,再过问,难免天下要传出迁都的传言,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些事,朕知,你知,太子知心照不宣即可。”
  说罢,朱棣又禁不住露出怒容,愤愤不平地道:“其他的子弟,朕看都是混账,在里头寻几个特别混账的,给朕狠狠收拾,尤其是那张軏,朕不代他老子打断他的腿,意实难平!”
  “真打?”
  朱棣板着脸道:“打!”
  二人计议定了,姚广孝冷不丁地道:“陛下是不是忘了,不久之前,陛下有一份旨意,申饬……太子殿下……”
  朱棣的脸色骤然僵住了。


第007章 圣旨
  南京城这几日下了一场雨,江南的雨总像是前列腺炎一般,总是欲下又止,下而不尽,又如半遮面的妇人一般,总是少了畅快。
  天气骤冷了一些,东宫那边,有宦官给张世安送来了一件新衣,是太子和太子妃怕张安世不知冷热,特地命人送来的。
  虽然张安世不缺衣衫,不过却也知道,每逢变天,东宫总会赐下衣物,其实是提醒张安世加一件衣衫的意思。
  张安世又兴冲冲地去了学堂。
  只是今日,学堂里却起了变化。
  胡俨宅邸的院墙外,却见一个个穿着飞鱼衣的禁卫跨刀林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俨然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院墙里头,竟还传出了惨呼。
  张安世下了马车,两腿一紧。
  骇然瞥向随来的张三:“呀……我恩师胡俨公被抄家了吗?”
  张三眨眨眼,吞咽了口水,吓得不敢说话。
  张安世孤身进了学堂,才发现在这前院里,十几个少年跪了一地。
  朱勇更惨,耷拉着脑袋,居然还有人给他上了枷,这笨重的木枷套在他的脖子上,他一瞅见张安世,口里道:“大哥,快跑。”
  张安世打了个激灵,却又听到了惨叫。
  这一声惨叫渐渐清晰了,却见有人被按在木凳上,用皮鞭抽打。
  张安世定睛一看,不是张軏是谁?
  张軏一面嗷嗷叫,似乎也瞥见了张安世,便大吼道:“大哥,大哥,你赶紧跑,他们要来打你了。”
  行刑的穿着飞鱼服,一旁还站着一个冷面的宦官。
  张安世此时吓得两腿都有些哆嗦了。
  他是两世为人不假,可第一次见这样肃杀的场面,实在是经验不足。
  下意识的,张安世就想跑,可随即又想:这个时候跑会不会晚了?
  就怕跑了,后果更惨。
  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后,张安世很乖巧地道:“我不跑,我认罚,我也罚跪去。”
  说着一溜烟,就要往那跪了一地的少年中腾挪出一个位置。
  可那宦官却是抬头看了张安世一眼:“你是哪个?”
  张安世道:“张安世。”
  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