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升级避难所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破坏不会比陨石整体撞击蓝星来得低,所以各国在讨论过程中更倾向于炎国所提出的方案。
  不过考虑到炎国方案的实施难度,这个方案还是予以了保留,作为必要的PLANB。
  至于第三个方案则由露西亚人提出。
  露西亚人的方案很简单也很直接,粗暴的十分有战斗民族的特色,那就是直接动用蓝星五强现存的所有核武器对这颗陨石进行饱和式核打击,把它炸成碎片。
  虽然碎片进入蓝星大气层之后依旧会对蓝星表面造成撞击,但已经被炸碎的陨石所能够带来的破坏至少是人类文明所能够承受的,而且绝大部分碎片都会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燃烧殆尽,并不会有太多的碎片落到蓝星上。
  只是这个计划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现有的核弹发射技术,并不足以让核弹在太空中飞行太远,所以必须要等到陨石距离蓝星足够近的情况下,才能够发射核弹。
  而且为了保证核弹的命中率,需要派出一艘飞船对核弹进行引导。
  但这艘飞船在核弹击碎陨石之后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陨石碎片,极大概率是不会幸存的。
  这就好比战场上的激光制导,如果来的是一枚巡航导弹,那么地面上的士兵还能够和目标保持安全距离,但如果射来的是一枚云爆弹或者干脆是核弹,那别说是这名士兵,整个战场上所有的士兵都很难幸存。
  然而考虑到这事关人类生死存亡,各国并不觉得为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存续进行崇高的牺牲是一件很难选择的事情。
  事实上虽然三个方案的执行难度和成功概率各不相同,但执行任务的航天员都是在冒着生命危险,他们都很有可能会因此而牺牲。
  在经过了激烈的争吵和讨论之后,最终各国决定实施饱和式的应对计划,三个方案同时进行。
  炎国和联邦将先行登陆陨石表面,分别安装推进器和核弹,然后尝试用核弹和推进器来改变陨石轨道或者把它炸开。
  而露西亚的方案则作为最后放手一搏的准备,如果前两个方案都失败了,那这就将是人类应对陨石的最后努力。
  除此之外,各国也将采取积极的自救措施,建设地下掩体,储备物资,同时尽可能多的挽救民众,争取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在全人类的共同灾难面前,世界各国这一次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即便是再怎么不对付的国家,此时也在通力协作。
  联邦主动为炎国提供了猎鹰号火箭,这种时候每一分努力都能够使得人类幸存的机会增大一分,技术封锁不是这个时候该干的事情。
  而露西亚人也敞开了自己的核武库,数枚索维亚时代秘密留存下来的沙皇炸弹被全部贡献出来,其中两颗将被用于联邦人的计划,运上陨石进行爆破作业。
  与此同时蓝星五强也集合了全球所有的航天资源,投入到了三个计划的执行当中。
  不过除了积极的自救计划,各国也在准备着万一计划失败,陨石撞击蓝星的备用方案。
第4章 第二手准备,广积粮
  炎国将当年挖的防空洞全部重新清理出来,并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了检修和维护,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行了升级和扩建,确保躲入其中的避难者能够有更大的几率幸存下来。
  同时各大城市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也在迅速的被改造,备用线路启用、地铁站改扩建、地下交通网连通……
  一系列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国家实施了宵禁等一系列强力管控的情况下,虽然陨石撞击蓝星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但整体社会情况却还算稳定。
  至少陈新的避难所得以顺利开挖,而他也因为见机得早,得以储备了足够他一个人吃上至少两年的应急食物。
  不过饮用水方面他能够储存的就比较少了,即便在避难所里设计了大型水箱和污水处理循环,但考虑到接下来人类将要面对的是长达一百年的极寒长夜,他对此还是感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但是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他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收集耐储存的瓶装饮用水了,多存一点是一点。
  只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抢购物资,瓶装饮用水和应急食品已经成了最紧俏的东西,所有的供货渠道都已经供不应求,陈新就连想要再多补一点货都十分困难。
  幸亏之前陈新加入过一个由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组建的小群,陨石撞击的消息传播开来之后,群里的群友便纷纷利用各自的资源在进行着自救,不少人都像陈新一样准备自己挖避难所。
  而群里的群友提出可以用桶装水的空桶装自来水来进行储备的建议,让陈新得以又多储备了不少淡水资源。
  虽说桶装自来水肯定比不上瓶装纯净水耐储存,在饮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极端条件下连尿都得喝,甚至要从粪便里柞水,一点不干净的自来水又算得了什么呢?
  陈新所在的城市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沿岸,人口密度并不大,而且他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并没有住在市里,而是一个人住在了城郊,住所附近就是山林,想挖个地洞什么的还是十分方便的。
  在有工程机械帮助的前提下想要挖一个足够容身且能够防御天灾的地下避难所其实并不困难,加上承接陈新这个工程的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工程团队,在使用小型挖掘机作业的情况下避难所很快就挖好了,而陈新也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