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神遇上产品小白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小的病,但母亲依旧咬着牙把他拉扯成人。
  他自小懂事,乖巧听话,学习上进,成绩优秀,顺利考上Z大,进入K创,成为一名普通员工。
  茫茫人世间,江乐白和母亲相依为命,互为依靠,向着24岁的他缓步走来,又向不知结局的未来缓步走去。
  他该知足的,他有个和父亲一样爱他疼他的母亲,有个性情温良、理解他、给他自由的母亲。
  人世间富贵荣华,抵不过一纸薄命,也抵不过浓浓亲情爱意。生活再贫苦,他总有去赚的机会,可爱若丢了,人便跟行尸走肉无异了。
  回忆如潮汐退去,眼角脸颊留下浅浅泪痕。
  他给母亲发去短信:妈,我明天回家。
  江乐白背过身,将脸埋进柔软的乳白色枕头里。
  许是回忆太沉重了,他沉沉睡去。
  周日早晨,江乐白坐在大巴车靠窗的位置上,望着飞速向后掠去的房屋树影,一路向南,回到这个伴他长大的江南小村。
  这是属于杭州的一处偏远村庄,离市区大概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他下了车,踩着湿软的乡村土路,推开经历风雨摧残的木门。
  “妈,我回来了――”他喊着,迈过门槛,带起一阵风。
  门开了,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急忙迎出来,她一边甩掉手上的水一边唤道:“乐白――”,眼底是掩饰不住的喜色。
  江乐白的母亲名叫张云,年轻时也是村里出了名的俊俏姑娘,张云没读过什么书,中学毕业就在村里纺织厂帮忙。同村的青年江武凭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做彩礼,欢欢喜喜地将这个没怎么出过村门的姑娘娶回家门。后来她生下乐白,相夫教子,开始一家三口的幸福岁月,后来……她遭受变故,身体也渐渐变差。
  江乐白心系母亲,念及“父母在,不远游”,他就近读了本市的大学,找了本市的工作,为了能够常回家看看她。
  张云正在家里洗菜,她昨天傍晚收到儿子的短信,今天一大早就去菜场买了一堆儿子爱吃的菜。她能给他的不多,这是最能表达她爱意的一件事了。
  “你瘦了。”张云拉着江乐白进屋,看着自己清瘦白皙的宝贝儿子一脸心疼。
  “没有吧,我怎么看不出来。”江乐白吐吐舌头。
  “你先在屋里坐着看电视吧,我去洗菜了。”张云说着进了厨房
  “妈,我帮你吧。”江乐白跟着走进去,搬个小板凳,坐在张云对面。
  “不用,我马上弄完了。”她说着,开始洗豆角。
  地上还有几个塑料盆,一个盆里放着腌制的花白鲢,一个盆里放着刚买的排骨肉。
  江乐白插不上手,就在一旁陪着母亲。
  张云问:“第一周上班,感觉怎么样,累不累呀。”
  江乐白摇头说:“不累。”
  张云又问:“那你平时都吃什么呀?”
  “公司有食堂,我去食堂吃饭,种类很多,什么菜都有,主食有大米也有面。妈,你不用担心,我在外面过得很好。”江乐白目光定在母亲粗糙的手背上,这是一双不像女人的手。一瞬间,只觉鼻酸,他沉默了。如果自己也有能力在市区里买套房子,一定要把母亲接过去,让她再也不用亲自操劳。
  “听起来挺好的。你自己一个在外面要注意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张云如惯常那样唠叨起来。
  以前,江乐白会觉得母亲多虑了,他又不是小孩子,自然是能照顾好自己,现在听来,只觉得满心感动。
  张云洗完豆角,端起鲢鱼盆起身开灶,菜籽油下锅,滋啦一声,大蒜、姜片、花椒接连落下,锅铲划过铁锅。厨房里升起一阵油烟蒸汽,抽油烟机呼呼作响。
  江乐白也站起身静静看着她,那熟悉的忙碌背影与无数次记忆重合,却又与以往都不太相同,背有些微驼了,身形更瘦削了。
  毕竟转眼间,母亲从一个妙龄姑娘变成了中年村妇,母亲今年也44岁了。
  张云忙碌着,江乐白把今早从银行取出来的1000块钱塞到她枕下。
  中午两人围着饭桌,桌上摆着江乐白爱吃的红烧鱼、肉末豆角、糖醋排骨。母亲做的菜很香很好吃,还是熟悉的味道,他们聊着家常,度过这个难得的相聚时光。
  可他总是要走的,下午四点,最后一趟回市里的大巴会经过村口。
  两人吃过午饭,江乐白把张云赶到卧室歇息,自己去收拾碗筷,整理残局,而后,江乐白坐在床边看盘腿坐床上的苍老母亲绣着花,陪着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以前江乐白跟母亲虽然亲近但不会和她说这么多的闲话,更多的时候是把想法藏掖在心底,可如今,他突然觉得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新奇的好玩的事情说给母亲听,也并非他以为的那么难以启齿。
  儿子和母亲二十年的年龄代沟,也许就在某天江乐白心态的微小改变里悄然瓦解了。
  他看了眼已经三点四十的挂钟,起身对母亲说:“妈,我得去等车了。”
  张云听罢,放下手里的针线活,摘下老花眼睛,起身要下床。
  江乐白拦住她道:“妈,你就在家吧,不用送我,外面太阳还不小呢,太晒了,等我上了车就发短信告诉你。”
  但一个孩子怎么拦得住一个母亲为其送行的脚步呢。
  张云还是把他送到村口等车的地方,看着他上了车。
  眼看着大巴车开远,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