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另一个有趣之处是,传统的军事谋略家不是凭借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

战的经验来指挥作战,而是靠读书识理来完成自己使命的。看上去他们似乎因为

没有亲身打过仗而缺乏实战经验,然而他们从读书识理中积累起来的智慧,足以

使他们从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心理状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天、地、人

方面的因素,来把握、预测、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这一点在崇尚实战经验的西

方军事家看来,是匪夷所思的,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十分自然的。

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都在证明着,成功的战例是文人门智慧的杰作。他

们精心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戏,然后让担当剧中角色的将士去演出。

下一篇(齐桓公伐楚)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

——智慧是弱者的盾牌「原文」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 ),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日(2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3 ),唯是风马牛不相

及也(4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5 ),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

君大公曰(6 ):”五候九伯(7 ),女实征之(8 ),以夹辅周室。‘赐我先

君履(9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包茅不入

(11),王祭不共(12),无以缩酒(13),寡人是征(14);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15)。“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不复,君

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16)。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17)。师退,次于召陵(18)。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19)。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20),辱收寡

君(21),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22),谁能御之!以此攻城,

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候(23),准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

城以为城(24),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25)。

「注释」

(1 )诸候之师:指参与侵蔡的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的军

队。蔡:诸侯国名,姬姓,在今河南上蔡、新蔡一带。(2 )楚子:指楚成王。

(3 )北海、南海:泛指北方、南方边远的地方,不实指大海。(4 )唯是:因

此。风:公畜和母畜在发情期相互追逐引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由于相距遥远,

虽有引诱,也互不相干。(5 )不虞:不料,没有想到。涉:淌水而过,这里的

意思是进入,委婉地指入侵。(6 )召(shao)康公:召公爽(shi ),周成王

时的太保,“康”是溢号。先君:已故的君主,大公:太公,指姜尚,他是齐国

的开国君主。(7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九伯:九州的

长官。五侯九伯泛指各国诸侯。(8 )实征之:可以征伐他们。(9 )履:践踏。

这里指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10)海:指渤海和黄海。河:黄河。穆陵:地名,

在今湖北麻城北的穆陵山。大隶:地名,在今河北隆卢。(11)贡:贡物。包:

裹束。茅:菁茅。入:进贡。(12)共:同“供”,供给。(13)缩酒:渗滤酒

渣。(14)寡人:古代君主自称是征:征取这种贡物。(15)昭王:周成王的孙

子周昭王。问:责问。(16)次:军队临时驻扎。陉(xing):楚国地名。(17)

屈完:楚国大夫。如:到,去。师:军队。(18)召(shao)陵:楚国地名,在

今河南偃城东。(19)不谷:不善,诸侯自己的谦称。(20)惠:恩惠,这里作

表示敬意的词。徼(jiao):求。敝邑:对自己国家的谦称。(21)辱:屈辱,

这里作表示敬意的词。(22)众:指诸侯的军队,(23)绥:安抚。(24)方城

:指楚国北境的大别山、桐柏山一带山。(25)盟:订立盟约。

「译文」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

去攻打楚国。

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马发

情相逐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

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

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

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工室的

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

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

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工南巡没有返回,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