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途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月的书,你就觉得翅膀长硬了,飞出了仙鸾镇。这事也怪你娘窦氏宠溺你,怂恿我放你出去见见世面!要是没这茬子,现在我就不必这么操心你了!”

萧水生听得唯唯诺诺的,清楚爹娘心意的他,甘心承受着萧老实的怒怨。

正巧,晾完衣物的窦氏正回屋,这些话一句不落的听到了耳里。跟着就开了话匣子:“呦,当家的,当初你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可是听某人说,咱们家水生天生异象,应该是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不该让他窝在仙鸾村委屈了!”

“爹,您当初真的这么说?”萧水生脸上惊讶的表情一闪而逝。

萧老实虚咳一声掩饰了糗态,不好意思的朝窦氏抱怨道:“你也是的,我这是在教育儿子。你瞎凑什么热闹!”

窦氏白净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走到萧水生面前,慈爱的拨弄正了他散乱的鬓发说道:“水生也老大不小了,你别老叨唠个没完,他这不是老老实实的安全回来了嘛!”

走出老屋,萧水生将脸上的散漫收敛起来,回复到平常老实木讷的农民像。说起来,他萧水生也只有在爹娘面前如此自然放松了,对外人就都是另外一副脸孔。这倒不是他萧水生势利,而是这十几年的经历让他养成了这么个“优良”的习惯。

萧水生绕着广祈山脚漫步,耳边边回响娘亲嘱咐的话,边回忆这十几年来的经历:原本他萧水生应该按照父亲殷切期望,成为一个伟大的农民。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在他十二岁那年,仙鸾村来了一位姓张的白面书生。

要知道,在仙鸾镇所属的吴国,历来重文轻武,文人的地位很高。拥有秀才身份的张书生自然就得到了仙鸾村民很高的待遇。不仅被安排入住进村内环境条件最好的求神祗庙,而且只要是张秀才的要求,村民们几乎是有求必应。

后来,张秀才像是不堪接受村民的隆重盛情,提出要对村内的孩童进行启蒙教育。像这种天上掉馅饼砸仙鸾村的好事,村长自然立刻拍板。

于是乎,连同萧水生在内的五十几个孩童一起进驻了求神祗庙。萧水生天生聪慧,很快在五十几个孩童之中脱颖而出,受到张秀才的重视。这事当初还引得萧老实好一阵自夸,几乎是逢人便说。

可惜好景不常,张秀才在接到驿馆送来的一封书信后便匆匆告辞离开,后来就在也没有回来。整个教习过程没有超过三个月,但对于萧水生来说,却是受益终生。不但学会了识字作文,还初步研读了一些经文。连带着,为人处世的智慧也通晓了一些。

萧老实虽然惋惜儿子不能成秀才,但却明白日子是不能停下的。于是要求萧水生再次下地劳作,无奈何萧水生此刻却是无比向往张秀才的生活方式,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怎么也提不起兴趣。

于是在媳妇窦氏的劝解下,萧老实答应他离开土地去临弱城讨日子。

临弱城位于仙鸾镇东北方,翻山越岭用两个日头便可到达。可萧老实对舞夕之年的萧水生却是着实放心不下,托关系送礼好说歹说,才让回老家省亲的福叔答应带上他。

福叔全名福至,是临弱城福星楼的二掌柜,负责福星楼的酒水供应。萧水生在他的手上做了酒保兼伙计,活计不轻。但萧水生靠着踏实勤快,人又聪慧,很快得到了他的欣赏。加上又是老家来人,三个月后萧水生便被提升到酿酒房干活。

酿酒可比酒保轻松多了,除了寅时至卯时这段时辰将酒酿好,其他时辰都是例假。萧水生心眼活络,利用闲余时间一边酿酒技术彻底掌握,一边到临弱城内的贤集书馆抄誊礼义春秋,诗歌文章。等抄誊完毕后,一有空闲就埋头苦啃,遇到晦涩难通的地方,就去大同书院请教那里的讲师,尽管好处费少不了。

这种日子一度就是三年,期间萧水生在酒楼的身份也辗转不停,历任厨师,柜台,管账等等,到后来几乎做遍了福星楼所有的职位。三年下来,萧水生不仅将一身阅人功夫练得炉火纯青,为人处世磨砺的圆滑老辣不说,嘴皮子上功夫也是登峰造极。在治学方面,经过三年的勤学苦读后,诸子经典他是烂熟于胸,锦绣文章也是信手拈来,渐渐的在临弱城打下了不小的名气。

三年后的萧水生已然是福星楼的三掌柜,正值志学之年的他更是踌躇满志:一边自学深造,一边着手打造自己的事业。第四年考上秀才功名的他,果断卸职离开了临弱城。凭着几年积攒的千两银子,在端瑞城盘下一间酒家打出文人雅士阁的旗号。凭借自身对酒店经营的熟稔,和他本身的文学素养,文人雅诗阁很快变成为端瑞城第一酒楼,成了日进斗金的聚宝盆。

在仕场上,他也在第七年通过贿赂主考官和本身不错的文采拿到了举子的身份。

一切都是那样顺风顺水。

或许是泰极否来。第九年他被人诬陷获罪,不仅酒楼被查封,而且举子身份也被剥夺。寻亏萧水生用大把的银子打通了关节,才免去了牢狱之灾。

仅此一遭,萧水生就被打回了原形。

人说落魄的时候,最容易反省。他萧水生得意的时候也算得上“葡萄美酒夜光杯”“春风得意马蹄疾”“美人在抱剑在怀”,可偏偏忘了孝敬爹娘这一茬。自然没脸回仙鸾村,左思右想下定下了游荡天下的计划。

从吴国到新月国,再从汉国跨过旌阳国――一路上,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