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断减少,学校也就没落了。1840年,韦瑟比来到这儿工作后,学校稍微有些起色,但之后便再也没能恢复到过去最辉煌的状态。尽管如此,这所学校也算是二流学校中的名校。几个有声望的家族一直支持着学校,而学校也培养了一些在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比如法官、议员、殖民统治者,以及一些贵族和主教。当然绝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都成为了商人、工厂主和专业人士,也有零星的几个人成为了乡绅和牧师。像布鲁克菲尔德这样的学校,尽管不是名校,但有时势利的人羞于承认自己从没听说过它。



若布鲁克菲尔德不是这样的学校,也不会聘用奇普斯了。说到奇普斯这个人,无论是在社交还是学术方面,都只能算泛泛之辈,绝非出众之人,没有超出布鲁克菲尔德学校的水准。



他是也花了一段时间才认识到这点。最初,他的梦想是成为名校的校长或是高级教师。这并非是因为他的自负或妄想,只是在20岁出头的年纪,他也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很有抱负。但经过不断尝试和失败,他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比如他的学历并不高;还有尽管他维持课堂秩序的能力还不错,而且也在一直有所长进,但他并不能应付得了所有的情况。大约在1880年,也就是他在布鲁克菲尔德学校工作了10年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太可能在别的地方谋求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开始有了在这里安定下来的念头。40岁时,他在这里落地生根,日子过得很快活。50岁时,他成了同事眼中的老前辈。60岁时,在一个年轻新校长的带领下,他成了布鲁克菲尔德的老脸面——老布鲁克菲尔德晚宴上的贵宾,上诉法院在审理所有与布鲁克菲尔德历史和传统有关的案件时,他也是座上宾。1913年时,他65岁。那年他退休了,收到了一张支票、一张书桌和一个钟。他搬到了马路对面的威克特太太那里。这份体面的工作总算有了完满的结局。在人头攒动的期末晚宴上,大家为老奇普斯欢呼三声。那的的确确是三声欢呼,但他的职业生涯并没有就此打住。之后还有出人意料的尾声,这仿佛是为一位不幸的观众演奏的返场曲。



[1] 文法学校:英国的文法学校被认为是拥有特权的学校。学校可以按照入学考试的成绩优劣来挑选学生。(译注)



[2]哈罗公学:位于伦敦西北角,是英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公学之一。它于1572年创建,最初的目的是为当地的男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哈罗公学逐渐成为了富家子弟的学校。



[3] 乔治一世(1660年—1727年):汉诺威选帝侯、英国国王。(译注)



[4] 拿破仑战争:1799—1815。(译注)



[5] 维多利亚王朝中期:约1850—1890。(译注)

第三章



威克特太太租了一间光线充足、舒适宜人的小房间给他住。虽然房子装修浮夸,不是很美观,但这并不要紧,因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到学校很方便。他喜欢在风和日丽的下午,悠闲地走到球场看比赛。有学生脱帽向他致敬时,他喜欢笑着和他们聊上几句。他会特地去认识那些新学生,还会在他们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请他们喝下午茶,并特意从镇上的雷德韦商店里订一个铺满粉红色糖霜的胡桃蛋糕。如果是在冬季学期,他还会在壁炉前放上一盘浇过黄油的煎饼,最下面那块完全浸在了香喷喷的黄油之中。他的小客人们喜欢看他泡茶的样子——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不同茶罐里的茶叶一勺勺地混合起来。他会询问新生们的老家在哪儿,看看他们是否有亲戚在布鲁克菲尔德。他总是留意不让孩子们的盘子空着。到了五点整,也就是在茶话会进行了一小时后,他会瞥一眼钟,然后说:“呃……很高兴……呃……能和你们聊天……但很遗憾……呃……你们该走了……”之后他会在门廊和他们握手,微笑着和他们道别。他们跑过马路,回到学校。他们会边跑边说:“奇普斯这个老爷子,总会倒杯好茶给你喝,但无论如何一到点准会打发你走人……”



威克特太太进房间收拾餐具时,奇普斯总会发表自己的评论:“刚才真是一段……呃……有趣的时光啊,威克特太太,小布兰克森告诉我……呃……他叔叔是科林伍德市长——就是那个在这儿读过书的科林伍德。我记得是那样的,天啊,我对科林伍德印象挺深的。因为我记得他有一次为了把球从排水沟里拿出来,居然爬上了体育馆的屋顶。为此我罚过他。要知道他很可能会摔断脖子的。你还记得他吗,威克特太太?他上学的时候你也在吧。”



威克特太太在存够钱之前,曾在学校的被褥保管室工作。



“是啊,我认识他,先生。他就是个小无赖。不过我们倒没起过争执,就是觉得他脸皮还挺厚的。不过他倒从来没有什么坏心眼,从没有,先生。他不是还拿过勋章吗?”



“是啊,金十字英勇勋章。”



“你还需要其他东西吗,先生?”



“在做晚祷前……呃……就不用了。我觉得他是在埃及去世的。呃……你在晚祷时再把晚饭送来吧。”



“好的,先生。”



在威克特太太家里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