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人语》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北大,经常迟到,叙伦严辞诘责,康答住居太远,不及赶到。叙伦道:“你不是住在翠花胡同吗?仅隔一条马路,三五分钟即可到达,怎能说远!”康答:“先生不是讲哲学吗?彼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先生不以为远,而我以为远哩。”叙伦无以置词。他喜制肴馔,有所谓“三白汤”,白菜、笋、豆腐,佐以二十种调味物,其味绝佳。一天,他饮于北京中央公园的长美轩,因没有美味的羹汤,便开若干调味品,嘱如法炮制。从此肆中称为“马先生汤”。他爱吃大蒜烧豆腐,说是:“色香味三者具备,且又价廉物美,大快朵颐。”他又审音顾曲,说:“程砚秋之歌,婉转促顿,固别有所长。其最佳处,纳音至于塞绝,而忽悠扬清曼,乃如高山坠石,戛然而止。”于花木中最喜杏花,在北京时,每逢仲春,往往赏杏于大觉寺,一再赋杏花诗,如:“山中莫道无春色,门外家家有杏花。”又:“移来小宋尚书宅,染得环山十里红。”又:“风景依稀似故乡,故乡只少杏花香。”制联也多佳构,挽夏穗卿联:“先生是郑渔仲一流,乃以贫而死乎!后世有扬子云复生,必能读其书矣。”颇自许以为恰当。他经常浏览说部,阅《荡寇志》,谓:“所述战具,如奔雷车之类,竟如现代之坦克车、机关枪、高射炮,亦奇思也。”后曾官浙江省民政厅厅长。解放后,主高教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等。晚年病废,失去知觉。一九七〇年逝世。所藏书,全归辅仁大学,凡二万余册,其中近代词人集很多。他主编《国粹学报》《大共和日报》《选报》《政艺通报》《昌言月刊》。后人克强、龙潜。

叶楚伧
叶楚伧,原名宗源,以古人往往有重叠其姓名的,如明末有“沈沈”,清代有“孙孙”,他署姓名为“叶叶”,又以父亲字凤巢,便号小凤。江苏吴县(今并入苏州)人,生于一八八三年。师事刘昌熙。状貌魁梧,有幽燕气,为文却很秀丽,胡朴安向他开玩笑说:“以貌求之,不愧楚伧,以文求之,不愧小凤。”他参加南社、国学商兑会、鸥社,舂音社,历主《民立报》、汕头《中华新报》《大风报》《太平洋报》《民国日报》笔政。他常为《民国日报》的经济来源,往往四处向友人借贷,或零购些白报纸以应付出版。此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江苏省建设厅长、江苏省政府秘书长、建设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主席等职。他有酒癖,兴之所至,连浮大白。若抑塞于怀,又必借酒以浇块垒。佳客来临,以为酒逢知己,非醉不可,风雨连朝,杜门不出,那就衔怀展卷,罄壶乃止。醉则温醇自克,他有句云:“酒中人是性中人,豪放恬祥各有真。”汪旭初谓:“恬祥二字,是楚伧写照。”他的短篇小说及小说杂论,又《金昌三月记》等,合刊为《小凤杂著》。东江王大觉评之谓:“星斗罗于胸中,风雷动于腕底,所撰诸书,辄自抒悲愤,意态至雄杰,有幽并健儿拍手横刀之概。而《金昌三月记》一篇,则又轻蒨婉约,笔致绵缈,不脱吴儿山温水软之习。”后来刊《世徽楼笔记》《楚伧文存》,那《金昌三月记》,以过于风华,被芟除了。后人叶元、叶南,有声海外。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0493N01.jpg"/>
叶楚伧为复旦大学成立三十周年题字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0493GN.jpg"/>
叶楚伧信札

任鸿隽
任鸿隽,字叔永,生于一八八六年。原籍浙江吴兴,清季应试,著籍巴县,便为四川巴县人。长兄治家敦朴,次兄喜研内典,鸿隽行三,四弟季彭。他游学日本,参加同盟会。民国初年,主四川《新中华报》笔政。袁世凯祸国,暗杀宋教仁,弟季彭痛国事无望,奔杭州,投烟霞山井中死。鸿隽师事章太炎,一九〇八年赴日本,和孙中山交往,二年后归。辛亥光复,南都新建,他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不数月去职。一九一三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攻理化,一九一八年回国。在美时,与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杨铨等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创刊《科学》杂志,时黄克强在美,克强为书报眉,该杂志赓续至一九六〇年才辍止,由高君宾整理全份保存。鸿隽在该杂志上发表稿件,连篇累牍,也由君宾摘出,编《任鸿隽著述年表》,其中有译有著,也有和人合作的。中国科学社是我国最早的科学团体,《科学》杂志是我国最早的科学期刊,当时对于推动中国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曾起了筚路蓝缕的作用。而在此四十余年中鞠躬尽瘁,始终社事者,当推鸿隽。第一期发刊词,署名“社员”,也是鸿隽手笔。自一九二五年起,至一九三五年止,他连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秘书及干事长,达十年之久。一九三五年,和他的夫人陈衡哲联翩入川,任四川大学校长。他一方面致力教育,一方面也留意地方政局,看到四川政客的蝇营狗苟,非常痛恨,曾撰了一篇《入蜀观感》,寄北京《独立评论》发刊。一班被诋的政客,大为反对,几有群起而攻之之势,因此鸿隽不安于位,只得辞职。离川之日,幸赖某方仗义护送,始得安全抵沪。他在报上再度揭发川省政治内幕及社会腐败状况,那些贪吏劣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