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游龙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哥,你试试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过两年,两个月,两天也行呀!”李凡彻底崩溃了,他才20岁,正是交朋结友的年纪,又是活泼的性格,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上个月才刚挑明,正在一边写信(军营老传统:恋爱靠写信)一边等信的忙得热火朝天,如果去了那个海岛,能三天一封信吗?能打手机吗?恐怕只能是打那个“手机”吧!

“这个……这个……这个是有点寂寞,这样吧,你小子任期满后,我向上级举荐……保你上军校,你小子不是念念不忘读大学吗?”

死肋!死肋!这绝对是李凡的致命诱惑!大学梦是他永远的梦,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能够重圆这个梦,他真的可以付出一切。但这个老狐狸是诚心的吗?还是先把我送上岛再说?李凡歪着头打量了一下那张看似老实的脸……算了,算了,借用本人刚才的豪言壮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军校只是额外的筹码,这个筹码能不能兑现可不便深究,再深究就不是革命军人了,成革命商人了,只是被这老实狐狸摆了一道,有些心不甘。

于是,在一个秋日的早晨,李凡将一晚上认真措辞写好的情书寄出去,说明自己要去海岛上深造两年,当然将连长的空头筹码尽最大所能说实,描绘了一番美好的前景,将本来应该在两三个月内慢慢表达的爱意高度浓缩,嘱咐班上的战士、排长、连长等一切可以嘱咐的人将来自**省**县**号的信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送给养的船一并带过来,如果实在放不下,就将青菜豆腐什么的丢点下去,务必要将信带来。

经过一整天的航行,送行船到达胜辉岛,又经过两天的土建工程,胜辉观察站正式成立,一座岛、一间屋、一张床、一个兵、一条枪……或许是两条。开始了他那神圣的历史使命:看护国家资源,不准其他人开采水下大陆架上的天然气资源。这项工作虽然神圣,但却没有什么挑战性,开阔的海面上一眼望得穿(借助高倍望远镜),看一眼三个月之内不用看第二眼,因为任何人想开采天然气都不是3个月之内能搞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海中可不是开玩笑的,除了这个小岛,方圆150海里没有一块陆地,搞建设你当是建高架桥么。

8个月来,李凡习惯了生物钟颠倒、习惯了一个人说话、也习惯了永远没有气感的气功(这是连长教给他的,连长说:“岛上闷啊!这是营长教给我的,人家的硬气功是军中一绝,你小子好好练习一下,或许你回来的时候就是武林高手了。”真有那一天,我一定将这个家伙揍得满地找牙!),习惯了永远不新鲜的脱水菜、也习惯了向大海大声朗颂他的小张琳给他写的14封信,其中的第9封信写得太好了:“在你走向远方的时候,我接到了你的爱:来自祖国最南端的、最正宗的南国相思豆,我会在家好好培育这颗相思豆,等你从远方回来时,我们的爱情豆一定会开花、结果的。”这是他临出发前高度浓缩的爱情换得的回信,8个月了,李凡一天看一遍,早能背下来,他有点恨他的记性太好了,如果得了健忘症该多好,天天都看信,天天新感受!

孤独的岛、孤独的兵、孤独的守望、五月的风伴着海浪轻轻地吻着寂寞的礁石,那一片片破碎的白花如同昨夜的梦境一样地易碎,李凡眼中有深深的伤痛,他想到了他的读书时代。

第三章 少年的悲与喜

李凡生于中华历1986年,祖籍江北省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靠背村,父母都是典型的农民,在这个小山村,历史上没有出过一个高中以上学历(旧社会按童生靠)的人。所有的人都是认识几个字后就迫不及待地回家将全身的肌肉锻炼发达,再迫不及待地找上一个同样没有什么大打算的女人,花上不到一年的时间生下一个儿子,然后依然是重复千百年来父辈重复的道路,在田地里日复一日地用汗珠子换粮食,抚养儿女“完成”他们并不长的学业,然后就是快速衰老,让位于下一代继续老祖宗田地里的伟大事业。

李凡之父李原希是靠背村少数几个明白人之一,母亲张秀娥端庄秀丽,算得上是这个小山村天作之合的美满姻缘,小两口共同操持这个小家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很受村里人的羡慕。可以说,李凡的童年尽管物质生活馈乏,但精神生活却是无可挑剔,在这个父母恩爱,勤劳善良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小李凡,耳濡目染地继承了父母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从小就养成了勤劳善良的性格,更兼开朗乐观,逢人一脸的笑容,是村里人见人爱的小宝贝。

事故发生在李凡最快乐的十二岁,那是深秋的一个傍晚,父亲从山上打柴回来,由于天太晚,再加上赶急了点,一不小心摔下了深沟,头部狠狠地撞上了一块尖刀般的石头,当场昏迷不醒,血流如注。更为不幸的是:没有一个人看见李原希的失足,于是,就在全村民小组发动寻找李原希,并最终在凌晨两点多找到他的时候,李原希已经在几个小时前悄然去世,身体已经僵硬多时了。

张秀娥在确信自己的丈夫是真的不能回来后,彻底崩溃了,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每天傍晚都会准时发病,发病就会到丈夫摔死的那条沟边抱着那棵大梧桐树说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