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明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密探,为了聊表心意,愿意交纳投名状,为大王效力。”⑴

古代绿林山贼入伙,除了知根知底之人外,外人想要入伙,都需要交纳投名状,所谓投名状,就是交纳一份契约,表示自愿入伙,除了接受招安外,就只能沦为强盗。

一些强大的盗匪,为了表示不受招安,决心与官军为敌,所立的规矩更是残酷,他们的投名状就是下山斩杀一位山寨的仇人,将头带来,仿佛梁山好汉一般。

描写梁山好汉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还做过张士诚的谋士,书中所描写的市井人物也与明初相似,现在虽然已经到了明末,市风大变,但是总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白须老人见下山虎心中犹豫,也不愿多生枝节,居然抢过同伴的一柄腰刀,向刘宣走来,显然打算将刘宣斩杀。

刘宣见情况已经危机万分,情急之下只好开口说道:“头领大王,小人身强体壮,哪怕是成为盗贼,也远远好过他们几人,求大王饶一条小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宣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有原因的,经过刘宣仔细观察,从口音,穿戴,分食高粱饼子来看,下山虎这伙盗匪应该是分成两伙人。

其中一伙应该是下山虎的亲信,他们穿戴整齐,身体比较强壮,身上佩戴的兵器也比较精良,从下山虎谈话中看,应该是下山虎从官军中带出来的逃兵。

剩下的七八位饥民面黄肌瘦,双眼放出一道道绿光,从口音来看,应该是附近的百姓,因为没有粮食,只好沦为强盗,这一伙人,几乎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手中只有一柄半新不旧的腰刀,最想要将刘宣斩杀食用的也是这一伙饥民。

听了刘宣的讲话,白须老人加快了脚步,向刘宣走来,一定要将刘宣杀死吃肉。

就在白须老人距离刘宣不到五步之时,下山虎一挥双手,开口说道:“且慢动手。”

白须老人充耳不闻,假装没有听见,显然想要造成事实,逼下山虎同意。

下山虎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迅速将身上的弓箭摘下,随手射出一箭,这一箭异常精准,直接射在白须老人的脚边三寸之处。

白须老人心中一寒,知道下山虎动了真怒,再也不敢多做主张,只好站在原地,不敢随意行动。

下山虎哈哈大笑了几声,开口说道:“如今这世道,饥民遍地,商旅绝迹,连强盗都没有饭吃,投名状也没有半分用处,你既然决定入伙为匪,我就做主招你入伙。”

“不过白须羊等人也是我的兄弟,他们一定要将你当做两脚羊食用,我也不好违逆他们的心愿。”

“如今你也算是入伙,那么按照绿林规矩,我就给你一个机会,能不能活命,就看你的本事大小了。”

一般来说,落草为寇的强盗,为了避免牵累亲族,都会起一个匪号,比如下山虎本命就叫做张虎成,是榆林镇的把总,白须老者看来就叫做白须羊。

下山虎疾走几步,来到刘宣面前,拔出腰中宝剑,轻轻一斩,就将捆绑刘宣的绳索斩断。

下山虎一指刘宣与白须老者,开口说道:“你二人一人想要活命,一人要食用两脚羊,按照绿林的规矩,当然是强者为胜,你二人各施手段,谁能活下来,都算自己的本事。”

白须羊心中一动,看向刘宣的目光中也带有几分畏惧,毕竟刘宣身高马大,身高一米八五,在这个缺乏营养的明末时代,也算是少有的巨人了。

刘宣被长时间绑在木棍上面,早已经手脚发麻,刚刚被下山虎松绑,就活动了一下筋骨,缓解了一下麻木的四肢。

刘宣拱了拱手,开口说道:“头领哥哥,既然各凭本事,公平对决,小人祈求哥哥赐下一件兵刃。”

下山虎不耐烦的嘟了嘟嘴说道:“每一件兵器都是众兄弟吃饭的家伙,哪能轻易借给你,如有损伤,你也赔不起,况且世间哪有那么多公平,你能有一个活命的机会已经非常不容易,男子汉大丈夫,那来的这么多啰嗦。”

刘宣心中格外的感激下山虎,对于下山虎的难处,也非常理解,下山虎没有粮食,决定夜袭董家堡,就需要白须羊等本地人引路帮忙,而白须羊等人一定要将刘宣当做两脚羊食用,也让下山虎心中厌恶。

按照绿林规矩,一伙人中如果有矛盾,可以公开决斗,生死各安天命,下山虎利用这个规矩,给了刘宣一个挣扎活命的机会。

刘宣上一世从小流落江湖,砍人打架也都是家常便饭,手中虽然没有人命,但是也经常见血,心中并没有几分害怕。

后来虽然渐渐发迹,不再轻易动手,但是却经常锻炼身体,论起生死搏斗的本领,虽然可能比不上下山虎等勇士,但是也自付有几分手段,远比刚刚入伙的白须羊厉害。

刘宣虽然四肢还有些发麻,但却知道已经到了危机关头,单脚一挑,将捆绑自己的木棒挑起抓到手中。

这截木棒碗口粗细,七尺多长,枝干粗糙,连树皮也没有剥干净,一看就是折断不久,没有晒干的新木。

这根木棒重量不轻,大约有二十四五斤,如果在战阵之上,除了少有的猛将兄,很少有人能够使用这样的重兵器,刘宣心中一动,知道自己手脚麻木酸软,也不能长时间挥舞木棒,只能速战速决。

白须羊见刘宣手中没有兵刃,心中也加了几分胆色,他嘴里狠狠地吞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