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修道生活录
分类: qsxs
哪位同学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我充耳不闻,对照着手中的《古文释义》做翻译。《古文释义》是开学时学校的,帮助我们了解初中阶段几篇文言文,这对我翻译《道藏》倒是很有用处,里边一些语句已经可以勉强读通顺了。当然,《道藏》后边那些符,我仍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终于熬到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不单单是我,几乎所有人都归心似箭,连苏俊杰他们也早早的离开学校,根本没等我。两个不讲义气的家伙!!
我一个人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享受着秋日暖阳,微风吹动路旁的树叶沙沙作响,抬头天远地扩,几只白鹭在头顶呱呱叫着飞过。我莫名升起几丝与年龄不符的哀愁,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飞翔,让这方天地不再束缚着我。
自从体内剪刀法宝吸收了几次气息后,我感觉自己整个人变得敏感了许多,连带心思也比同龄人更重一些。
村里一切照旧,唯一变化的是村里青年人少了许多。廖阳镇地处内地,改革开放步伐远比南方沿海要迟得多,直到九七年,南下打工才成为人们讨生活的一种方式。
父母也不甘寂寞,在我刚进初中不久,他们就卖掉耕牛,和同村人一起加入到南下大军当中。
奶奶跟着二叔家生活,现在我们家冷冷清清,连个看门的都没有。从二叔家领回钥匙,刚打开大门,阿黄就迫不及待迎了上来。小家伙顺着我的裤子一路上爬,钻进怀中吱吱乱叫,似乎怪我不该一个人丢下它。
没大人束缚,我自由了许多。在家里呆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就领着阿黄,去廖阳河里捉了条大鱼,晚上在自家炖鱼汤吃。
九十年代的我们那里的初中只过一天星期,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就必须赶到学校。看我离开,阿黄很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快进入学校,它才掉头钻进旁边的玉米地里消失。
开学第二个星期,我对学校已经渐渐熟悉起来,终于现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学校的图书馆。一般农村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摆设,根本不让学生借阅,怕影响学习。我们这所初中的校长是个老学究,反而在这方面管理比较宽松,学生下课后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书籍。
当然里边图书馆里更多是教科书、试题集这类学习用书,休闲类很少,就几本《青年文摘》和《读者》,这些休闲书大都被老师们借走,平时学生很难借到。
剩余是一些校友捐赠的图书,里边有讲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中医养生类书籍。
这类书籍别说学生不感兴趣,就是老师们也很少借阅。我看到后却如获至宝,借了一本白话文版的《黄帝内经养生学》回教室,坐下读的津津有味。
里边提到了“精气神”,按照这本书上的解释:“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就像化学中的元素。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被称为人身的三宝。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新奇书网―
第六章黄鼠狼拜月
更新时间:2013-5-811:30:36本章字数:4920
这样的解释让我茅塞大开,终于知道《道藏》中的精气神是什么意思,前几页那些人形,应该就是一种练气法。吸收天地元气?
最重要的是在这本书中画有一张人体穴位图,道藏中提到的那些泥洹宫、百会穴等都可以找到。
读懂前面几页描述的内容后,我迫不及待想要尝试起来。白天上课根本没有时间,晚上放学倒有空闲。不过我们的住宿条件很差,一个宿舍睡有二十多人,那里也没办法尝试。
想来想起,我只好等宿舍熄灯后,一个人悄悄起床走出宿舍,来到四楼楼顶平台。那里晚上没有人,非常寂静。
头顶一轮金黄的圆月悬挂在夜空中,为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
近处野旷天低,楼下广场上,栽种着一排排整齐的雪松,直延伸到学校大门口,留下大团大团斑驳的黑影。
再远些,是半人深的青纱帐。青纱帐尽头,连绵不绝的大山似乎连着天际。
一九九七年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开始了自己的修道生涯。谁又能想到,我竟然是看着一本中医书入门的。
在楼顶铺了张报纸,然后我按照书上描述的姿势盘膝坐下,口中默念咒语,双手开始捏法诀。《道藏》前面几页内容我研究了足足大半年时间,已经能够流利背下来,那些复杂的手诀也印在脑海中。
先弯曲大拇指,抬起食指顶前然后再曲握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一套动作坐下来,感觉没有任何气息被吸入体内。不过我并不灰心,双手继续做着动作。刚开始脑海中不断计算着手中的姿势,生怕做错,后来越来越熟练,我不再想动作,心神也渐渐沉寂在其中。
“轰……”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感觉身体突然轻松起来,好像已经没了重量,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好像开了扇天窗,那种舒服的气流透过天窗,钻入我的脑海,随即遍及全身。
这个时候,剪刀法宝突然出现在泥洹宫,将丝丝气流吸入
我充耳不闻,对照着手中的《古文释义》做翻译。《古文释义》是开学时学校的,帮助我们了解初中阶段几篇文言文,这对我翻译《道藏》倒是很有用处,里边一些语句已经可以勉强读通顺了。当然,《道藏》后边那些符,我仍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终于熬到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不单单是我,几乎所有人都归心似箭,连苏俊杰他们也早早的离开学校,根本没等我。两个不讲义气的家伙!!
我一个人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享受着秋日暖阳,微风吹动路旁的树叶沙沙作响,抬头天远地扩,几只白鹭在头顶呱呱叫着飞过。我莫名升起几丝与年龄不符的哀愁,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飞翔,让这方天地不再束缚着我。
自从体内剪刀法宝吸收了几次气息后,我感觉自己整个人变得敏感了许多,连带心思也比同龄人更重一些。
村里一切照旧,唯一变化的是村里青年人少了许多。廖阳镇地处内地,改革开放步伐远比南方沿海要迟得多,直到九七年,南下打工才成为人们讨生活的一种方式。
父母也不甘寂寞,在我刚进初中不久,他们就卖掉耕牛,和同村人一起加入到南下大军当中。
奶奶跟着二叔家生活,现在我们家冷冷清清,连个看门的都没有。从二叔家领回钥匙,刚打开大门,阿黄就迫不及待迎了上来。小家伙顺着我的裤子一路上爬,钻进怀中吱吱乱叫,似乎怪我不该一个人丢下它。
没大人束缚,我自由了许多。在家里呆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就领着阿黄,去廖阳河里捉了条大鱼,晚上在自家炖鱼汤吃。
九十年代的我们那里的初中只过一天星期,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就必须赶到学校。看我离开,阿黄很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快进入学校,它才掉头钻进旁边的玉米地里消失。
开学第二个星期,我对学校已经渐渐熟悉起来,终于现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学校的图书馆。一般农村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摆设,根本不让学生借阅,怕影响学习。我们这所初中的校长是个老学究,反而在这方面管理比较宽松,学生下课后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书籍。
当然里边图书馆里更多是教科书、试题集这类学习用书,休闲类很少,就几本《青年文摘》和《读者》,这些休闲书大都被老师们借走,平时学生很难借到。
剩余是一些校友捐赠的图书,里边有讲马克思主义的,也有中医养生类书籍。
这类书籍别说学生不感兴趣,就是老师们也很少借阅。我看到后却如获至宝,借了一本白话文版的《黄帝内经养生学》回教室,坐下读的津津有味。
里边提到了“精气神”,按照这本书上的解释:“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就像化学中的元素。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被称为人身的三宝。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新奇书网―
第六章黄鼠狼拜月
更新时间:2013-5-811:30:36本章字数:4920
这样的解释让我茅塞大开,终于知道《道藏》中的精气神是什么意思,前几页那些人形,应该就是一种练气法。吸收天地元气?
最重要的是在这本书中画有一张人体穴位图,道藏中提到的那些泥洹宫、百会穴等都可以找到。
读懂前面几页描述的内容后,我迫不及待想要尝试起来。白天上课根本没有时间,晚上放学倒有空闲。不过我们的住宿条件很差,一个宿舍睡有二十多人,那里也没办法尝试。
想来想起,我只好等宿舍熄灯后,一个人悄悄起床走出宿舍,来到四楼楼顶平台。那里晚上没有人,非常寂静。
头顶一轮金黄的圆月悬挂在夜空中,为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
近处野旷天低,楼下广场上,栽种着一排排整齐的雪松,直延伸到学校大门口,留下大团大团斑驳的黑影。
再远些,是半人深的青纱帐。青纱帐尽头,连绵不绝的大山似乎连着天际。
一九九七年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开始了自己的修道生涯。谁又能想到,我竟然是看着一本中医书入门的。
在楼顶铺了张报纸,然后我按照书上描述的姿势盘膝坐下,口中默念咒语,双手开始捏法诀。《道藏》前面几页内容我研究了足足大半年时间,已经能够流利背下来,那些复杂的手诀也印在脑海中。
先弯曲大拇指,抬起食指顶前然后再曲握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一套动作坐下来,感觉没有任何气息被吸入体内。不过我并不灰心,双手继续做着动作。刚开始脑海中不断计算着手中的姿势,生怕做错,后来越来越熟练,我不再想动作,心神也渐渐沉寂在其中。
“轰……”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感觉身体突然轻松起来,好像已经没了重量,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好像开了扇天窗,那种舒服的气流透过天窗,钻入我的脑海,随即遍及全身。
这个时候,剪刀法宝突然出现在泥洹宫,将丝丝气流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