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人》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在监控屏前的人都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北极圈沿岸国家之间一团混乱的政治斗争就此拉开帷幕——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悉数卷入其中。
那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及:北极及其水下庞大的资源该归谁所有?
2007年12月27日,苏格兰,爱丁堡
他想念着他心爱的祖国,他的家人,还有阳光的温度,但他决不会想念过去那些动荡混乱的时光。
又一年过去了,然而一切和年初时没什么两样。总有一天他会让事情都步上正轨,但不是今天,今天是个哀悼另一个巨大的希望逝去的日子。
年轻的男人坐在大学里落满雪花的台阶上,忍住眼泪用笔记本电脑浏览着《福克斯新闻》。和他的许多朋友一样,他对于所看到的新闻既难过又愤怒。这个本可以为他的国家带来崭新曙光的女人,被残忍地从世上抹去了。他知道人民的生活会越发变得糟糕,直到有人像他一样不管政治观念的对错,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他发誓,总有一天他会改变未来。
他向下滚动页面,翻过那刺眼的标题:《布托遇刺使巴基斯坦陷入混乱》
周四,贝娜齐尔·布托遭到枪杀。当时她正从装甲车的顶舱门中探出身来向支持者们挥手示意。事件发生不久后,愤怒的人群在巴基斯坦各处发起暴乱,实现民主的希望危在旦夕。
布托的死标志着巴基斯坦腥风血雨的历史篇章翻开了形势严峻的新一页。二十八年前,前总统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在这座北方城市被军政府处以绞刑,二十八年后,他的女儿贝娜齐尔·布托亦在此地遇刺身亡。
她的死让巴基斯坦人民党群龙无首,并使1.6亿穆斯林人民陷入暴力和相互指责中。布托的支持者指责穆沙拉夫政府没能保护好她,尤其是经历过死亡威胁以及前几次的刺杀未遂事件后。
消息传开,支持者们聚集于布托逝去的医院,将玻璃门击得粉碎,朝车子扔石头,反复呼喊着:“杀人犯、穆沙拉夫、杀人犯!”
至少九人在暴乱中身亡。
这个年轻的男子看完了新闻,抬头望向漫天飞雪。
希望这是安拉赐予我的力量,让我得以改变一切可变之物。
<hr/>
1 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1月,是俄罗斯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

第一部分
<h2>一
现今
这并非计划的一部分。
走过宫殿河上的叹息桥1时,他的脑海里只剩下了这句话。夕阳缓缓从秋日的高空上滑下,他从总督府一路走来,走过那些惨白的石灰岩墙和装着铁栅的石窗,一手拿着炸药,一手拿着雷管和引线。
正如旧时惊恐的囚徒不会在路上欣赏风景,他也同样没有时间去赞叹威尼斯的风光。这座壮丽辉煌的哥特式宫殿曾经是威尼斯总督的府邸,而囚徒们便是从总督府中的审讯室去往阴冷潮湿的牢房迎接死亡的命运。威尼斯最著名也最具传奇色彩的逃犯卡萨诺瓦2也曾被囚禁于那牢房之中。
如果越过澙湖3望向圣乔治马焦雷教堂,他会看见两艘汽船正在驶近。而在圣马可广场旁边的小广场上,还有意大利精锐空降师的伞兵聚集在圣马可教堂和狄奥多教堂的圆柱之间。
麦秆桥和叹息桥相对而立,平时周日晚上这里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叹息桥为背景拍照。
但这天的威尼斯不同于平日。
总督府附近一带仓促间已被拉起隔离带,禁止进入。乔恩·斯蒂芬森被困于其中,正计划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他的家乡在雷克雅未克边上的法赫萨湾南部海岸,离这儿非常远。以前在祖国时乔恩在捕鱼船队上干过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待过比这儿更加狭窄的地方。他总谨记着老父亲的教诲,时刻提防着不测。
他只希望自己为这次行动所招募的人有着同样的决心和力量。他们都很优秀,胜任这次的任务绰绰有余,但乔恩怀疑他们别有企图,因为他们同意得太爽快了。这件事他早晚要解决,不过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
“去死吧,你这混蛋!去死吧!”
一个看上去约莫年过四十的女人将一把餐刀深深地插入老人腹中。老人瘫倒在卧室的地板上,看起来活不了多久了。
“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她大喊着,手上沾满了他的鲜血。“像是抱歉。”
男人抬眼望向她。他的目光变得呆滞无神,已经无法辨认出这个女人是谁。自从挚爱的妻子死去后,他独自一人在这儿住了大概有三年了。他并不惧怕死亡。而且说实话,这个疯女人反而帮了他一个大忙——这也是为什么当她闯进来的时候他没有作丝毫反抗。
“我可不感到抱歉,你这个可悲的杂种。”女人扭转着深深插入老人腹中的刀,直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
她从尸体边上走开,走进浴室洗去手上的血污。她看着镜子,那里面倒映出的那个回瞪着自己的人影让她厌憎极了。这就是她现在的生活,这就是她的命运。
该去找下一个目标了——那也是个人渣。
四十分钟后,辛妮德·奥博尔不适地坐在座位上,腰间的安全带勒得她生疼。她抬起左手,用手背擦去脸上悄无声息地滑落的泪水,
特雷维索离威尼斯不过半小时车程。在瑞安航空这班由都柏林飞往特雷维索的航班上,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她。这架波音737上有180人,不管怎么看,她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乘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辛妮德坐在窗边,透过玻璃望向下方黑压压的暴雨